家庭
雅克·塔蒂的外祖父是俄國駐法使館外交官,祖父是荷蘭裔鑲框商人,與畫家梵高相交甚好。塔蒂年輕時曾在父親的鑲框商店工作。
感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雅克·塔蒂在巴黎的一家雜耍戲院與一個奧地利的女子相遇相戀。在她懷孕后,提出要與塔蒂結婚,但塔蒂的姐姐娜塔莉建議塔蒂不要結婚。于是,她黯然遠走他鄉(xiāng),臨走前還簽下協議,承諾不追究塔蒂作為父親應盡的職責。后來,她生下女兒海爾格·瑪麗-讓娜·謝爾。之后,嫁給了別人。
1944年,雅克·塔蒂與米謝琳·溫特成婚。之后,溫特育有一子一女,其中女兒叫蘇菲·塔蒂。2002年,蘇菲·塔蒂逝世。
奧斯卡金像獎
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jié)
法國電影凱撒獎
莫斯科電影節(jié)
《于洛先生三部曲》在主題上是延續(xù)的。在三部曲中,雅克·塔蒂所冠以的主題都是對工業(yè)文明的思考。他沒有從大的角度去探析這種對立,而是從一個不起眼的人物入手,通過對其生活的細節(jié)展示而完成的。在構圖上,從寫實而平穩(wěn)的構圖過渡到抽象的電影語言,從陳述過渡到寓意的總結。在聲音的使用上,雅克·塔蒂瓦解了話語的意義,代之更多的是肢體語言,同時自然音響的使用,強化了于洛先生孤單而無聊的世界。情節(jié)上,敘事的取消呈現了時間下的集體面相。
雅克·塔蒂不同于查理·卓別林、巴斯特·基頓利用靈活或機械的肢體動作制造笑點,塔蒂擅長通過聲音引人發(fā)笑。在他的系列影片《于洛先生三部曲》中,塔蒂對聲音進行了各種藝術化處理,聲音本體被凸顯出來并參與表演以及敘事。同時,在各種聲音的場域中,塔蒂完成了對現代工業(yè)社會文明的反思。塔蒂在他的電影中將言語的意義進行了解構,避免觀眾的注意力局限于對白之中。對于塔蒂而言,電影不是單純地用攝影機拍攝并錄制下人物的對話,這種方式在某種意義上將有聲電影簡化為記錄,實現人與機械的轉接。塔蒂想要做的是對人本體的關注,對身體的強調,進而達到去機械化,即話語被肢體語言取代。因此他常采用遠觀的方式進行拍攝,攝影機如一位旁觀者注視著人物的行動。
Copyright ? 2020-2025 www.syjgw181.com [天龍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