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影評可能有劇透
1。我會一直在這里等你,你可不可以在午休時從窗口向我打個招呼。
在眾人驚慌旁觀之時,他與兄弟沖向大海中救起陌生的溺水女子。而與此同時,他心愛的妻子悴然離逝。當他回到家中,只剩十歲的女兒纖小瘦弱的身子撲向他的懷抱。
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冷靜的鏡頭處理。創(chuàng)傷和疼痛輕描淡寫地被不得不繼續(xù)的現(xiàn)實生活靜悄掩蓋。他獨自一人帶著女兒上班,下班,吃飯,睡覺,讀故事,玩游戲。他開始接送女兒上學,認識女兒的學校,同學,家長。
如果沒有幼小的女兒,他或許會陷入一個人的憂傷里沉淪。看著父女兩人相伴相依為命的樣子,我不止一次想起亦舒的小說[如何說再見]。也是失去妻子的男人,一個人帶著小小人兒無助而努力地繼續(xù)生活,抗拒每時每刻思念的來襲。甚至為了逃避熟悉的環(huán)境,帶著女兒開始環(huán)游世界。到頭來,女兒成長并逐漸學會面對生活的真相與現(xiàn)實狀況,而他卻仍然陷在對愛妻的回憶中無法自拔。有日終于發(fā)現(xiàn),原來他害怕女兒失去母親會太過孤單,卻原來一直是女兒陪伴了他的孤單。
而意大利的傳媒經(jīng)理人皮埃特羅,對走進校門的女兒承諾:我會一直在這里等你,直到你出來。這個小小承諾開始了他的另一種生活。開始女兒并不相信,一天,兩天,他坐在學校對面的長椅上,看著女兒教室的窗口,每天午休時在女兒看得見自己的地方與她對視揮手。慢慢的,他把這種生活看作是理所當然。發(fā)呆,觀看,讀報,喝咖啡,與每天路過的一個孩子玩著按動車燈的游戲,與遛狗的女子以沉默作為招呼,與咖啡館老板討論一頓午餐的做法。漸漸的,他的兄弟來這里與他傾訴心事,他的小姨子來這里與他傾訴煩惱,他的拍檔上司客戶都來這里與他商談工作。他救起的女子亦來此向他致謝,并得悉自己遇難時平日看似溫存的丈夫表現(xiàn)出冷漠自私的一面。
學校對面的這個小小公園,成了他另一種人生的開始。
2。然而,悲傷還是來襲,在寂靜的深夜,如狂流奔瀉。
一個事業(yè)有成的男人到底是以什么為代價來了解到生命中的一種缺失呢?他從親人口中突然得知到妻子從不曾透露過的心事,他甚至不知道在妻子逝去前一直得病,更不知妻子平日里是如何寂寞孤獨。他忙于工作,忙于應(yīng)酬,忙于商場中的爾虞我詐。他忘了把腳步放慢來看看生活的真相,而如今,卻終于被迫停下腳步。
悲傷到這時候才被盡情宣瀉。他在家長心靈輔導(dǎo)課上聽臺上的人講述死亡或以精神或以形體的方式來結(jié)束,長久積壓著的情緒突然如潮水決堤。他駕車在空蕩的深夜馬路上無目的狂奔,目光呆滯而絕望,突發(fā)的緊急剎車后,他象突然按到了悲傷的按鈕,在寂靜的馬路上失聲痛哭。所有的思念與悔悟,來得這樣尖銳,讓人手足無措,只能象個孩子般,以一場嚎哭來發(fā)瀉。
而悲傷又是這樣節(jié)制。因為懂得節(jié)制,所以被人尊重。因為懂得節(jié)制,所以悲傷是這樣凝重。因為懂得節(jié)制,所以生活得以延續(xù)。
3。生命是一場寧靜表面下的躁動和疼痛。
我對意大利電影雖不及對西班牙電影那么至愛不渝,但仍然時時他們所折服。這部看似平靜的電影[平靜的躁動/寧靜的混亂]沒有[海上鋼琴師]與[西西里美麗傳說]中處理悲傷的手法那么令人感覺震撼,可是那種同樣靜默著的力量卻猶如靜水深流,我屏氣凝神,隨之浮沉潛游。
我們經(jīng)常假悲傷之名哭泣落淚,或沉睡遺忘。有時候也好象真的以為哭出來就找到了堅強下去的力量。可是近年來,我突然領(lǐng)略到那些隱忍不發(fā)的悲傷和沉默,那些看似平靜的面孔和目光,那些看似沒有什么不同的生活,它所掩埋起來的各種憂傷,才最是讓人無法抵擋。你能不能理解這一種對命運舉手投降的無奈和絕望?它甚至與樂觀悲觀無關(guān),它甚至與任何感覺感受無關(guān),它只是低眉以對,卻又步步從容。
所有世事蒼茫象一條寧靜的河流。我們都要泅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