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狗》是一部驚悚電影,講述了數(shù)學家大衛(wèi)?薩莫和妻子艾米回到英國鄉(xiāng)村的老房子,卻陷入可怕事件的故事。大衛(wèi)被村民欺負,但最終展開了一場血腥的殺戮。電影通過展現(xiàn)人性的黑暗面和對抗邪惡的斗爭,引發(fā)觀眾的思考。導演巧妙運用鏡頭語言和音樂,增強了緊張氛圍。演員們的表演出色,達斯汀?霍夫曼和蘇珊?喬治的演技令人印象深刻??偟膩碚f,《稻草狗》是一部令人毛骨悚然的驚悚電影,給觀眾帶來了精彩的觀影體驗。
早就讀過介紹,說《稻草狗》內容非常血腥暴力,基調陰沉壓抑,曾在英國被禁。但實話說拍攝于1971年的本片以2011年的眼光來看根本算不得很出位,至于壓抑么…反正我是不覺得,而且我猜測部分男性觀眾,包括平時和和氣氣的老好人、飛揚跋扈的大男子、以及正在承受什么七年之癢中年危機的,在觀看本片的過程中應該都會感到很解氣。片名據(jù)說來自老子《道德經(jīng)》的英譯本,但老子一共也就幾千個字流傳于世,解讀空間過大(就目前已知材料來看,導演很有可能誤讀了),故我就不在片名上做文章了。
電影講述了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飾演的美國數(shù)學教授大衛(wèi)(David Summer),為了完成論著帶著他那無所事事的家庭主婦妻子艾米(Amy)回到英國鄉(xiāng)下的老房子。性感又有氣質的艾米很快吸引了村中男人們的目光,而大衛(wèi)老實的外表和木訥的作風讓這些人變得有恃無恐,他們吊死了他家的貓并強奸了艾米,最后更對他的房子展開了瘋狂圍攻。大衛(wèi)終于血性大發(fā),拿起獵槍與他們一絕死戰(zhàn)…
本片一開場就是艾米和大衛(wèi)索然無味的鄉(xiāng)村時光。艾米的精神狀態(tài)顯然還停留在少女時代(大衛(wèi)也說“她像14歲的人一樣”),是個每分每秒都等著別人來哄的傻妹妹,動不動就耍小脾氣,信手擦掉了大衛(wèi)寫在黑板上的數(shù)學公式;大衛(wèi)則是典型的理工Nerd,他完全無法察覺艾米那些小女人氣十足的心思,也感受不到周圍村民的態(tài)度中所蘊藏的深深敵意,或者毋寧說是他中產階級的出身、過往寧靜的書齋生活以及良好的教養(yǎng)讓他抱定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天真想法。
這對夫婦就好像瑪麗蓮夢露和阿瑟米勒,精神上十分不合拍,性格也天差地別,從始至終都交流不暢,為后來所發(fā)生的一切埋下了隱患。艾米從不戴胸罩,也因為和大衛(wèi)賭氣就直接脫了上衣走到窗前一泄春光,讓為他們修房的工人們大飽眼福,但同時又不停抱怨工人們對她不懷好意,懷疑他們圖謀不軌(當然他們確實早就圖謀不軌)。我感到艾米和大衛(wèi)的學術生活其實是格格不入的,不僅是由于她更適合歡愉熱鬧的都市,而且妻子——以及進一步的母親角色對她來說太困難了——所以她不幸成為了一個“絕望的主婦”。
垂涎她美色的工人查理干脆就趁大衛(wèi)外出打獵時破門而入,意欲強奸。這是一段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有名的戲,當年遭到了有關部門的炮轟,因為艾米作為有夫之婦,面對粗鄙的強奸者竟然態(tài)度曖昧,半推半就,沉醉其中。雖然演員樸實寒酸了點,但不難揣測出導演的設定意圖:查理是很強壯很能干的,典型的種馬,和大衛(wèi)產生了鮮明的對比。他雖是一介莽夫,但對艾米還是心懷憧憬的,高貴的艾米就像他的公主一樣,所以他對艾米并非單純的肉欲,而是一開始就有感情的。
艾米對查理應該是由性生愛(當然愛也談不上,依戀而已),雖然我不太好意思寫,但…還是寫上吧,她顯然被干得很爽,所以就迷亂了(也從側面反應出平時他們夫妻生活不和諧),抱住查理說“Hold Me”,所以查理也便放下了猛獸嘴臉,展露內心的柔情,不停地念叨“Sorry”。不過就當此二人沉浸之時,另一個工人端著槍闖進來,艾米不幸遭遇了真正的強奸。這段戲和大衛(wèi)打獵那段戲交替剪輯,一是充分展現(xiàn)了艾米空虛的精神世界,二是體現(xiàn)了大衛(wèi)精神上的蛻變。我想如果不是有這次打獵活動做鋪墊,后來他不會那么輕易地就能背棄原有生活狀態(tài),成為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
女權主義者一定會非常痛恨這部電影,因為艾米確實是太討厭了。我感到艾米在被強奸以后內心其實是暗爽的,部分原因是因為她捕獲了查理,他們雖然只有那一次真正的交流,但精神上已經(jīng)有了強烈的羈絆;還有部分原因是她的本性是放蕩的(只是還未被完全激發(fā)出來),道德與責任對她來講非常模糊,何況她顯然早已厭倦了大衛(wèi)的沉悶學者生活。
我傾向于認為大衛(wèi)并不知道艾米被強奸,盡管當他打獵歸來時艾米暗示了他,但顯然大衛(wèi)并沒有敏感到能夠察覺出這么深的含義(并且他的本性相當善良,總是把人往好處想)。而且我也不覺得大衛(wèi)“性格懦弱,一忍再忍”,他很遲鈍,不曉得周圍發(fā)生了什么,看不到事情的本質,所以對他來說自家貓被吊死在衣柜里可能是任何一個過路者的惡作劇、工人們頂多是不好好工作罷了,而偷工減料是不值得大動肝火的,他并沒有什么需要忍的。
但他是有原則、有底線、有爆點的,崇尚法律,關愛弱勢群體,并堅決秉持著“私有領地神圣不可侵犯”的信念。撞到他車上的弱智男生確實誤殺了自己喜歡的女孩子,但這并不能成為女孩的父親沖到自己門上要求交人的理由,大概是純粹理科思維的緣故,他表現(xiàn)得特別倔強,即便五個醉酒的狂徒氣勢洶洶地持槍殺上門來、用石頭擊打窗子,也絲毫不肯在這個原則問題上讓步。
與其說是“忍無可忍”,他的怨氣更多地是針對他們的無法無天;而艾米不停要求他交出弱智男生,一直在尖叫,不支持他,顯得異常的虛偽、自私、冷漠,令他感到非常心灰意冷,反而激發(fā)了他“孤單英雄”的隱性體質。得說霍夫曼的表演確實非常精彩,自始至終沒有特別夸張糾結的表情,講話也是柔聲細語,維持了其小男人的本色,但當他把暴徒用鋼絲捆在窗戶上時,冷峻的眼神令觀眾無比確信他是發(fā)了狂。
最后一場戲可說是不講理對上講理的故事,結局是講理的人變得最不講理。那些叫囂著革命與運動的躁動青少年們應當好好看看這部電影,它充分揭示了很多打砸搶燒,群體性事件的真正起因。參與進來的工人顯然并非是被正義感驅使,他們的本質就是社會渣滓,游手好閑,能夠從凌辱、欺負他人中獲得快樂,并完全受動物本能支配,是中產階級的對立面。大衛(wèi)意識到了艾米的出軌,查理朝意圖再次強奸艾米的同伙放的那一槍也擊碎了大衛(wèi)的心,若是換成女編劇,或許會讓艾米在最后一劫中成熟起來,勇敢地和丈夫站在一起,讓這場戰(zhàn)斗成為挽救婚姻的契機;但男性主創(chuàng)們顯然不這樣想,他們想要逃離無知女性的束縛,走出墳墓——所以當一切終結,他選擇了和弱智男孩一道出走(忍不住插一句效果很汗,《傻子教授走天涯》么…),留給了艾米一地尸體——簡直是個男版娜拉的故事。
艾米是典型的芭比娃娃,她的性格缺陷太明顯了,無論以傳統(tǒng)還是現(xiàn)代的標準來看都是不合格的,難怪電影會被女權主義者猛烈抨擊。故我將它視作一曲中產階級男子的贊歌,霍夫曼的很多電影都有這樣的特質,雖然他演不了帕西諾那樣的大英雄,但作品本身往往是充滿男權意味的,而他的精彩演繹會使得觀眾認同他的立場(我感覺到最明顯的體現(xiàn)便是《克萊默夫婦》)。最后說說導演Sam Peckinpah,他有常年的酒精與藥物濫用史,是狂熱的獵槍迷,鐘情墨西哥的生活方式并把人生的大部分時光獻給了墨西哥,喝醉的時候喜歡射鏡子,后來患上了嚴重的妄想癥。如你所見,這些元素全都體現(xiàn)在他的電影里了。. 這篇影評有劇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