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贛,1989年6月出生于貴州省凱里市,中國導演、編劇、攝影師,畢業(yè)于山西傳媒學院2008級編導專業(yè)。
2008年,在大學期間拍攝了個人首部短片《南方》,并在校內(nèi)“光影隨行”影展獲得金獎。2010年,拍攝了短片《老虎》,該片于翌年入選第八屆中國獨立影像年度展主競賽單元。2012年,執(zhí)導黑白短片《金剛經(jīng)》,獲得第19屆香港ifva電影節(jié)特別表揚獎。2015年,執(zhí)導個人首部電影作品《路邊野餐》,憑該片獲得第6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jié)當代電影人單元最佳新導演銀豹獎以及第5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同年,獲得第7屆中國電影導演協(xié)會年度青年導演獎。2016年,獲得GQ年度人物盛典年度新銳導演獎;同年,其執(zhí)導的《路邊野餐》入選第14屆俄羅斯海參崴國際電影節(jié)“聚焦中國”展映單元。2018年4月,其執(zhí)導的電影《地球最后的夜晚》入圍了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一種關注單元。
從小學到初中,畢贛的愛好是打籃球,他夢想著去打NBA,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高卻沒能達標。在十五六歲時,畢贛開始寫詩,他喜歡巴列霍、佩索阿和臺灣的痖弦。后來,畢贛看到電影《導盲犬小Q》,喜歡小動物的他被打動了,也由此產(chǎn)生了拍電影的想法。高考時,他報了電視編導專業(yè),直到開學才知道這專業(yè)是做電視的,和電影沒多大聯(lián)系。
2008年,畢贛進入山西傳媒學院編播系就讀;同年,畢贛自編自導了個人首部短片《南方》,并在校內(nèi)“光影隨行”影展獲得金獎。在大學期間,畢贛靠自學鉆研電影,還去圖書館學習電影史、美術史。大二時,畢贛拿著姑媽給的一萬塊錢,試著實踐自己的學習成果。但由于沒有劇本、不會調(diào)度等,最后出來的好多鏡頭穿幫,這讓他覺得自己不是拍電影的料。
2010年,畢贛執(zhí)導了由陳永忠主演的劇情片《老虎》。該片于翌年入選第八屆中國獨立影像年度展主競賽單元,畢贛由此成為歷屆CIFF最年輕導演。2011年畢業(yè)后,畢贛回到家鄉(xiāng)找工作,并在朋友的介紹下去了一家廣告工作室,但由于自己的想法和老板不一致而離開了。
家庭
畢贛的父親是出租車司機,母親是理發(fā)店的老板,但兩人性格不合,后來離異了。之后,畢贛的父親便帶著他生活,而外出打工的母親每年才回去看他一次。
婚姻
2015年12月31日,畢贛與相識多年的朱云在貴州凱里舉行婚禮,而他的妻子也是一名導演。
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
臺灣電影金馬獎
洛迦諾國際電影節(jié)
南特三大洲電影節(jié)
中國電影導演協(xié)會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上海影評人獎
亞太電影大獎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jié)
其他獎項
畢贛的出現(xiàn)讓賈樟柯后繼有人,給中國電影注入了一劑強心劑。他的作品創(chuàng)造了一種強有力的新魔幻現(xiàn)實主義,有時令人費解,卻刻刻讓人著迷,并認可了影片在電影美學上的驚人嘗試與成功。
畢贛導演很有個性和風格,他很用功、也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的導演值得去支持。
畢贛的作品敘事沒有任何的借鑒,而是來源于他的生活,并通過電影表現(xiàn)出他的生活感受,這樣的作品值得重視,他很可能成為年輕一代中比較中堅的電影導演。
畢贛導演給美國評論界和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超凡脫俗的處女作《路邊野餐》獲得了眾多獎項,足以證明他的才華橫溢。
Copyright ? 2020-2025 www.syjgw181.com [天龍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