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影評可能有劇透
他是個圖書管理員,木訥獨行,沒有朋友,褲子還太短。
她是個漂亮寶貝,時尚外放,眼神迷人,還會到處貼字條。
他們相遇了。
他們?nèi)⒓优蓪?,去森林,去聽現(xiàn)場演唱會。會上她的左手?jǐn)嗔?,他立馬解下自己的手臂接了上去。
后來她的右腿也斷了,他再取下自己的腳。她說,我有選擇權(quán),我不要。他說,你知道么,我做了一個夢,夢里你失去了一條腿,他們都要給你找腿,可你只要我的。
他拄著拐杖一跳一跳地回家,家里溫馨地擺著她做的小老鼠,看著這些他覺得一切都值得,甚至,這是無法衡量比較的。
最后她又出事了,他到了醫(yī)院,悲哀地看著手術(shù)臺上昏迷的她。他毅然獻(xiàn)出自己的身體。終于,她醒了過來,坐在輪椅上,懷里抱著他的頭,夕陽溫柔地流瀉著暖暖的光。
一個簡單的故事,一部關(guān)于機(jī)器人間的愛情的短片。
觀影之初,我在想為什么影片中有的“人”長得就是現(xiàn)實中的樣子,而我們的主角,同其他若干的人一樣,卻是一臺老舊的電腦主機(jī)樣子呢?可我后來又想,實際上,是什么樣子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那不過是我們從生母那邊得到的一幅外殼。
我再想,是不是這些機(jī)器人隱喻著那些心靈寂寞或者更甚者,有著心理問題的人呢?只是導(dǎo)演似乎也沒給我們答案,誰知道這里頭的機(jī)器人就不正常,而那些“人模人樣”的人就是正常呢?也許是相反的。
導(dǎo)演同樣在另一個問題上沒有給我們答案,為什么女主角不斷地出事,失去了手又失去了腳,最后連身子都斷成了兩節(jié)?
從她的表現(xiàn)來看,她是個活潑的時尚的可人兒,是不是她太貪玩了以至于出了事了?然而導(dǎo)演就是不告訴我們?yōu)槭裁础?br>也許導(dǎo)演就是想把觀眾直接放置到一個設(shè)置好了的容器中,她就是斷了手?jǐn)嗔四_了,that's it.又也許是,追究為什么是沒有用的,這就是問題,這就是存在。猶如空房間里的大象。
重點是,男主角義無反顧地獻(xiàn)出自己的身體,從一條手臂到一條腿,最后連身體都全給了她,剩下一個腦袋。(顯然機(jī)器人跟人是不同的,人的生命之源在于心臟,而機(jī)器人,或者說電腦,生命力在于主機(jī)。所以他沒有死,只是剩下了最后的頭顱。)
這是為什么?我想觀眾都不禁會問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因為愛。是啊,因為愛。
自從認(rèn)識了她,愛上了她,他感到生活有了不一般的意義,原本他只是日復(fù)一日地機(jī)械地工作著,累了就充電。而到了后來他會問候別人了,工作時充滿了生氣。這就是改變,這就是她帶給他的,這就是愛。她改變了他的生活,哪怕在外人看來,那是多么微不足道的改變。所以她值得,他愿意用他的身體來換取她的生命。
而倘若這會讓他死去,我想他同樣會付出的。誠如片名,i'm here,我在這里。在哪里呢?在輪椅上的你的手里,在你的心里。我活過愛過,足夠了,不求占有,愿你繼續(xù)活下去,生活下去,幸福下去。
這讓我想起鋼之煉金術(shù)師里頭的一句臺詞——“只要活著,生命就總有一天要走到盡頭。肉體回歸大地,上面長出花草,靈魂就化為回憶,在人們的心中繼續(xù)活下去。世間的一切都在不停流逝著,循環(huán)著,人的生命也如是?!敝攸c在于,“靈魂就化為回憶,在人們的心中繼續(xù)活下去?!比绻@是一份美好的靈魂的話。
這樣的付出,也許在如今金屬疲勞消費主義還有著嚴(yán)重自我崇拜的社會里會變成奇談。然而我們歌頌親情,在親情里頭父母可以無求回報的付出,甚至為我們付出生命(在這么多天災(zāi)人禍中體現(xiàn)得很多),為什么愛情不能?為什么我們不相信愛情了?如果是你,你要問一問那顆心,你能做到么?你為什么而愛?你愛的究竟是誰?或者,你真的愛了么?你是否愛了?
----------------------一點點補(bǔ)充--------------------------------
感覺有很多人都在罵片中的女主角,說她太“事兒逼”、“天煞星”、害人害己,之類云云。我想說的是:
第一,中西方觀念有比較大的差距,我們站在自己的文化語境里去評價另外一個文化語境的事物,難免會有點過于主觀。我們常說,人總是無法完全理解另外一個人,甚至連自己也無法理解,同理,我們可以先放下這一種不理解。
我讀過這么一個故事(真人真事)。故事說的是一個美國女人,結(jié)過三次婚,生了好幾個孩子,但是三任丈夫都死了,孩子似乎也走了好幾個(這一點記不清了)。在中國,這樣的女人肯定逃不掉被冠上“克夫克子命”,或者自責(zé)到死,然而當(dāng)事人自己卻從不怨天尤人,她說她感謝上帝(先不說她的宗教信仰)讓她有過那些經(jīng)歷,讓她愛過那些人,這是生活。對吧,這就是生活。當(dāng)事人都沒覺得怎么了,我們旁觀者在急什么罵什么?
太寡淡的時候我們要求起伏,太狗血時我們又會覺得夸張。究竟生活要什么樣的面孔呢?歸根到底,怎么樣都是生活,這就是生活。
再來,如果這個女主角能演得如此讓人深惡痛絕,那么說明導(dǎo)演和演員把角色演繹得很飽滿到位。正如大家都很喜歡男主角是一樣的道理。
文學(xué)中除了直接刻畫真善美的事物來打動受眾這一種手法,有時還會特意描繪假惡丑,讓人們感受到那么做是不對、是低俗的、是罪惡墮落的,從而達(dá)到了引發(fā)人們對真善美做更多的思考(比如說波德萊爾的《惡之花》?)。當(dāng)然,這里說的并不是說這個女主角多么假惡丑。只是,我們唾罵這個女主角任性也好磨嘰也罷,至少我們自己心底都已經(jīng)因此大致明白該怎么做才更好。這樣就好了,接下去的就是實踐出來,去愛,去被愛。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