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下的故事》是由吳錦源執(zhí)導,陳寶華編劇,黃覺,胡杏兒,李治廷,謝君豪,吳千語等明星主演的劇情,電視劇。
《獅子山下》是一部香港電視劇,于2018年播出。劇情以香港回歸祖國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家族在香港發(fā)展的故事。劇中主人公梁歡在丈夫意外身亡后,獨自經(jīng)營茶餐廳,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zhàn),她堅持不懈地努力,最終取得了成功。劇中還展現(xiàn)了香港人民的精神風貌,他們團結一心,共同為香港的繁榮發(fā)展努力奮斗。《獅子山下》通過家族的故事,展現(xiàn)了香港人民的堅韌和樂觀精神,傳遞了對香港未來的美好期許。
《獅子山下的故事》別名:獅子山下·情,獅子山下情,于2022-06-12在騰訊視頻首播,制片國家/地區(qū)為中國大陸,總集數(shù)30集,語言對白普通話,最新狀態(tài)第27集。該電視劇評分0.0分,評分人數(shù)1282人。
黃覺 飾演
燒臘師傅,外號金撈,即廣東人俗語中的襟撈,手上帶著一只金色勞力士,沒錢便拿到押店典當,有錢便把金表贖回來,樂天的性情中人,好賭成性,且自我管理能力低,但對朋友仗義,傳說因勞金過于嗜好賭博,甚至把妻子都輸?shù)袅?。吊兒郎當,得過且過,但對朋友仗義,是性情中人。
胡杏兒 飾演
廣東佛山人,淳樸的內(nèi)地來港的移民,靠著朋友的支持和自己勤懇的努力讓自己和兩個孩子在香港站穩(wěn)了腳跟,不卑不亢,積極向上,影響了很多人。家中經(jīng)營云吞麪店,賢惠勤快,樂天知命。后來為守住亡夫留下的茶餐廳,堅持到底,努力打拼,還一直繼承亡夫高山的心愿,幫助身邊的人。
李治廷 飾演
帥氣時尚,心高氣傲,具個人魅力,甚得父母羅一同、甄茜美和外公甄建華的寵愛。從小睿智聰明,對數(shù)字非常敏銳,認為錢能解決一切。
謝君豪 飾演
茶餐廳的西餐師傅,為人風趣,有情有義,樂天知命,是香港土生土長的草根階層,甄茜美丈夫,為人風趣,有情有義,刻苦耐勞。和很多香港人一樣擁有一份獅子山精神,刻苦耐勞,同舟共濟,在逆境中奮斗向上。
吳千語 飾演
生于內(nèi)地,少年時隨母親梁歡來港與父親李高山團聚,不幸父親遇劫身亡,從此與母親及在港出生的弟弟李友用相依為命。個性獨立,有主見,自強不息。
樊亦敏 飾演
暫無簡介
《獅子山下的故事》是一部感人至深的電視劇,講述了梁歡和她的女兒李友好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來到香港與丈夫李高山團聚的故事。然而,他們的團聚卻被李高山的意外身亡打破。梁歡面對失去丈夫的打擊,毅然決然地守住了亡夫的茶餐廳,憑著自己的努力和堅持,她戰(zhàn)勝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在梁歡最困難的時候,她得到了李高山生前的好友羅一同和勞金的幫助。在茶餐廳員工的支持下,他們一起努力奮斗,共同面對逆境。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梁歡、羅一同和勞金的子女也長大成人,他們面對了亞洲金融危機、非典疫情、美國次貸危機等一系列的挑戰(zhàn)。在事業(yè)、未來和情感的抉擇中,他們依然緊密團結在一起,發(fā)揮獅子山精神,共同努力打拼。他們相信,只要香港與祖國同心協(xié)力,在祖國的強大支援下,香港一定會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不僅在香港,他們還將茶餐廳的業(yè)務拓展到了內(nèi)地,為更多人提供優(yōu)質(zhì)的服務。這部電視劇展現(xiàn)了他們的堅韌和勇氣,同時也傳遞出了對香港的熱愛和對未來的希望。觀眾們將會被劇中人物的故事所感動,同時也會對獅子山精神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認同。
最近在央一熱播的電視劇《獅子山下的故事》,不知大家看了沒有?該劇集合了一大批大家熟悉的香港老中青演員,以一家茶餐廳為背景,書寫獅子山下的悲歡離合故事,表現(xiàn)香港草根市民刻苦耐勞、勤奮拼搏、自強不息、互幫互助的獅子山精神。
該劇在開播前,打出了“港版《人世間》”的標簽,正是這個標簽吸引了我。作為2022年開年大劇的《人世間》,熱播期間街談巷議,感動了電視機前的無數(shù)觀眾,成為現(xiàn)象級的超級爆款電視劇。作為一個從小看港劇長大的中年人,我也很想看看港味的“人世間”是什么樣子。
其實,看《獅子山下的故事》第一集的時候,主要演員們的老態(tài)與磨皮,浮夸的表演風格,還有令人別扭出戲的普通話配音,差點將我勸退。但是沖著劇中濃濃的港味市井氣息,以及那個年代的懷舊感,還有久違了的天王黎明演唱的片頭曲《無懼競賽》,我還是堅持看了下來。
看完第一集時,得知該劇在騰訊視頻還有一個粵語版本,于是趕忙去搜了來看,果然看粵語版,違和感和尷尬感就少了很多。
該劇不以曲折離奇和大開大合的劇情吸引眼球,而是用細水長流、不急不緩的拍攝手法,帶領觀眾感受那些生活中的溫情與感動,還有香港小市民身上特有的那種樂觀幽默、毒舌犀利。
一家好兄弟茶餐廳,匯聚著互幫互助相親相愛的異姓三兄弟,李高山、羅一同和勞金。以飾演反派角色出名的譚耀文,這次在《獅子山下的故事》中飾演了一個大好人李高山。他善良樂觀、講義氣、有愛心、重感情,簡直就是一個沒有任何道德瑕疵的圣人。
但就在觀眾逐漸沉浸在他和梁歡的美好愛情中時,李高山卻猝不及防地下線了。而且屬于強行下線的那種。
不得不說,這一段拍得不是很令人信服。李高山被一名少年小混混誤傷,但為了不讓那個孩子受到懲罰,李高山硬是自己拔出了胸前的刀子,還把刀子悄悄丟到了下水道里,導致了自己大出血,還沒有來得及去醫(yī)院就身亡了。
可以把李高山拍成一個大好人,但沒必要拍成一個“圣母”,這就有點虛假了。
我明白編劇的創(chuàng)作意圖是,突出大陸到香港的梁歡的自我奮斗精神,以及她與香港市民相互幫助、相互扶持的情誼。但你要想讓李高山下線,可以安排他生病或者是見義勇為什么的,都比這個劇情安排要合理。
而且,我本以為在李高山下線以后,劇情會著重刻畫羅一同和勞金,以及茶餐廳的伙計們,怎么幫助梁歡,一起把“喜歡你”茶餐廳艱難經(jīng)營下去,并且生意越做越好。在這個經(jīng)營茶餐廳的漫長過程中,所發(fā)生的故事,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感動。
但實際并不是。李高山下線后,描繪梁歡與羅一同、勞金怎樣經(jīng)營茶餐廳的劇情和細節(jié)很少,幾乎是一晃而過,主要就說了一下甄茜美父親,也就是羅一同的岳父甄建華,對梁歡接手茶餐廳的阻撓,以及大富貴的暗暗幫助,接著,鏡頭一晃,就到了十幾年后,香港回歸之前。
這個時候,梁歡、一同和勞金的兒女都已經(jīng)長大成人,故事就主要放到下一代身上了。而這六位下一代的故事,就是常見的都市愛情劇情節(jié)和橋段,暗戀、單戀、三角戀等等。
雖然這部劇我一直追了下來,但是,拿它和《人世間》相比較的話,可以這樣說,兩者根本不在一個檔次。無論是從劇情的表述、演員的表演,還是對現(xiàn)實與人性的反映與刻畫,以及細節(jié)的魅力上,《獅子山下的故事》都無法與《人世間》相提并論。
那么,號稱“港版《人世間》”的《獅子山下的故事》,與現(xiàn)實大劇《人世間》相比,到底差在哪兒?
首先,差在對角色的細致描繪與立體刻畫上。
《人世間》和《獅子山下的故事》同樣都是群像劇,但《人世間》重點將筆墨放在了周家三兄妹的刻畫上,尤其是對周秉昆這個人物的刻畫,可謂既現(xiàn)實又細膩,而且從中能夠體會和感受到周秉昆的一次次成長,以及他所面臨的現(xiàn)實困難和心靈困惑,他面對親情、愛情、友情的抉擇時所體現(xiàn)出的人性的掙扎與迷茫。
而《獅子山下的故事》卻變成了真的“群像”劇。劇中,人物眾多,卻沒有抽出任何一個人物來,細膩描繪和刻畫ta的人物形象,ta的性格、成長、喜怒悲歡與人性的掙扎、感情的困惑、對人生的思考等等,這些幾乎都沒有,即使有一些,也是一筆帶過,從不深入探討。
即便是作為劇中第一主角的梁歡,劇情對她的描繪也是流于表面,而且非常地單一和扁平。除了自己跑去醫(yī)院生孩子那場戲,給人的印象比較深刻外,對于梁歡,除了她的咋咋呼呼,也就是那句“我是廣東佛山梁歡”了。
不僅僅是梁歡,該劇中幾乎所有的角色,都給人一種紙片人的感覺。動作表情、言行舉止,幾十年沒有變化,人人都沒有私心,沒有利益沖突,你好我好大家好,一片從里到外的歡樂祥和。
劇中唯一一個比較真實,令我覺得可愛的角色,反而是劇中那個自私自利、對很多新鮮事物看不慣的老頭甄建華。
他一開始對大陸妹梁歡有成見,瞧不起梁歡,后來才慢慢改觀對梁歡和大陸的印象;當聽說香港要回歸祖國時,他忙著移民到英國去,因為他害怕香港回歸后,他的生意會不好做,日子會不好過,結果去了英國后,因為在那邊人生地不熟,受到輕視與孤立,忍受不了孤獨的日子,又跑回了香港。他的這些言行與心理,比較符合那個時候老香港人的心態(tài),而且這個老頭身上既有缺點和毛病,又有人情味和可愛的一面,人物形象反而顯得比較立體和真實。
其次,差在演員尤其是主要演員的表演上。
該劇的第一主角,是梁歡。由香港演員胡杏兒飾演。
梁歡作為一個從大陸移民香港的新香港市民,又在剛到香港不久,就失去了相親相愛的丈夫李高山。憑著性格中的堅韌與不屈精神,她成功在香港站住了腳跟,并養(yǎng)大了兩個孩子。隨著歲月的變遷,她和孩子也一起經(jīng)歷了一次次的時代浪潮與變化。
這樣一個正面的女性角色,應該很有塑造性,可以從不同的側面,來展示她對于事業(yè)、情感以及人生的積極追求,以及所遇到的困惑。
可是,胡杏兒演繹出來的是一個什么樣的藝術形象呢?說話粗聲大氣,咋咋呼呼,動不動就拍桌子、橫眉立目,神情氣質(zhì)言行舉止,甚至衣著發(fā)型,二十年如一日地不變。
那個開卡拉OK的大富貴,多年來一直暗暗地喜歡梁歡,幫助梁歡,可是梁歡對于大富貴的一切暗中相助,從不知曉到知曉,完全看不出她的感情波瀾。沒錯,你可以不喜歡大富貴,但至少,人非草木,至少要有所感動,態(tài)度要有所改變吧。
那個年代的大陸人和香港人,氣質(zhì)和行事是完全不同的。而胡杏兒,并沒有演繹出梁歡作為一個初到香港的大陸妹,與本土生長的香港妹的區(qū)別。更沒有演繹出內(nèi)地平民思想與香港市民精神的碰撞與融合。
她并沒有細細去體會和體驗這個角色的成長與變化,反而是以粗線條的表現(xiàn)方式,直接就給你奉獻一個大大咧咧、咋咋呼呼的梁歡就完事了。
這既是演員表演的失敗,也是劇本的鍋。
你看,就連我們大家公認的好演員,曾經(jīng)在《山海情》和《開端》中,有著精湛出色表演的內(nèi)地演員黃覺,在《獅子山下的故事》中,演技也沒有令人驚喜之處,而只是中規(guī)中矩罷了。
演員能不能有出色表現(xiàn),除了與自身演技有關之外,與劇本和導演也有著很重要的關系。沒有好劇本,演員沒有發(fā)揮的空間和余地,再好的演員也白搭。
其三,該劇就如同一部流水賬,溫情平淡有余,鮮活生動不足。
《獅子山下的故事》現(xiàn)已更新到第17集,我也已經(jīng)追到了第16集。這十幾集追下來,給我的總體感覺就是:這部劇就像是梁歡、羅一同、勞金三個家庭的流水賬。
我們都知道,這部劇,是一部獻禮劇,是為了迎接和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所拍攝的主旋律劇。因此,該劇中提到和融入了諸多的大事件,比如香港回歸、亞洲金融風暴、申奧成功、非典疫情、全球金融海嘯等等。
但是,以30集的劇集體量,裝入如此多的大事件,難免會出現(xiàn)內(nèi)容撐不起主題的缺憾。
該劇采用的“以小見大”的表現(xiàn)手法,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以30集的內(nèi)容體量來表現(xiàn),卻出現(xiàn)了那么多的人物群像,導致該劇中每一個人物都沒有機會好好刻畫。
該劇好像一個大籮筐,什么都想往里裝,為了面面俱到,什么橋段都用上了,喜劇元素、愛情橋段、年代劇、生活劇,像是個大雜燴的拼盤,雖令人覺得眼花繚亂,但卻缺乏一道令人難忘叫好、眼前一亮的“主菜”。
比起《人世間》來,可以說,《獅子山下的故事》徒有其表,而缺乏內(nèi)涵。只有筋骨的堅實,而缺乏血肉的豐滿與細膩。
我覺得,其實劇本可以找一個更細小的切入點,以其中一個家庭的成長與變遷為主,細致描繪,以小見大,反而效果會比這樣面面俱到卻無一能到的好。
綜上,就是露珠對《獅子山下的故事》的一點個人觀感與看法。我之所以追該劇,不是沖著劇情與表演,而主要是沖著懷舊與情懷。
估計該劇的觀眾,以中年以上居多,年輕觀眾比較少,不知我猜得對不對?
歡迎留言說說你對該劇的看法,以及,你是屬于哪個年齡段的觀眾呀。
這篇影評有劇透Copyright ? 2020-2025 www.syjgw181.com [天龍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