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天堂男人,日韩大片免费观看,干影院,日韩在线观看免费,午夜伦伦电影理论片大片,欧美视频亚洲视频,国产一区在线电影

首頁電影評分6.7分

導演:王凱 編劇:王凱 

主演:王凱更多

年份:2020 類型:紀錄片 

地區(qū):中國大陸 

狀態(tài):高清片長:127分鐘

觀看地址

《癮》劇情介紹

《癮》是由王凱執(zhí)導,王凱編劇,王凱等明星主演的紀錄片電影。

《癮》是王凱導演的處女作,也是他“家庭紀錄計劃”的首部影片。他生于江西宜春,現(xiàn)于英國攻讀博士,研究方向為社會參與藝術與紀錄片研究?! ∮捌涗浀氖峭鮿P自己生活的日常,長時間在國外求學的生活,讓他經(jīng)常缺少陪伴母親的機會。由于身處兩地,他和母親的溝通又增添了距離,這讓他重新反省自己和母親的關系。于是,王凱試圖通過拍攝,以此激發(fā)與母親之間更多的溝通,試圖對過往和當下進行重新的回顧和認識……  然而,事實上要與母親尋找一種可以共同感知的現(xiàn)實,卻是困難的。語言和觀念的代溝,給共情和對話帶來種種窘迫。

《癮》別名:TheLovelyWidowandHerAnnoyingSon,于2020-07-30上映,制片國家/地區(qū)為中國大陸。時長共127分鐘,語言對白普通話,最新狀態(tài)高清。該電影評分6.7分,評分人數(shù)436人。

《癮》演員表

  • 王凱

    職業(yè): 演員,歌手

     

  • 王凱

    職業(yè): 配音演員

     

《癮》評論

同類型電影

  • 完結(jié)

    哪吒之魔童鬧海

    呂艷婷,囧森瑟夫,瀚墨,陳浩,綠綺,張珈銘,楊衛(wèi),雨辰,周泳汐,韓雨澤,南嶼,零柒,良生

  • 完結(jié)

    黑樓驚魂

    薛珍珠,宋宇,蘇酥,張慧,李凱龍,徐敬凱,唐敏,趙媛,于霞,沈明霞,恒樂,王志崗

  • 完結(jié)

    狄仁杰之通天謎案

    韓棟,羅立群,沈芝弈,譚琍敏

  • 2025年04月22日上映

    搖滾詩人:未知的傳奇

    提莫西·查拉梅,愛德華·諾頓,艾麗·范寧,莫妮卡·巴巴羅,波伊德·霍布魯克,丹·福勒,諾爾貝特·里奧·布茨,初音映莉子,比格·比爾·莫根菲爾德,威爾·哈里森,斯科特·麥克納里,P·J·伯恩,邁克爾·切魯斯,查理·塔漢,伊萊·布朗,彼得·格雷·劉易斯,彼得·格雷蒂,喬·蒂皮特,禮薩·薩拉薩爾,大衛(wèi)·阿倫·伯施理,詹姆士·奧斯汀·約翰遜,約書亞·亨利,大衛(wèi)·溫澤爾,瑪雅·菲德曼,伊洛斯·佩若特,萊利·哈什莫托,倫尼·格羅斯曼

  • 完結(jié)

    開心超人之逆世營救

    劉紅韻,祖晴,嚴彥子,鄧玉婷,高全勝,李團

  • 完結(jié)

    我的世界大電影

    杰森·莫瑪,杰克·布萊克,塞巴斯蒂安·尤金·漢森,艾瑪·邁爾斯,丹妮爾·布魯克斯

  • 完結(jié)

    赴湯蹈火

    安志杰,吳建豪,洪天照,趙仁杰,趙夕汐,李元玲,李彥萱,張鶴倫,米婭·迪奧普,杰古

《癮》影評

5有用

《癮》背后的“弒母”沖動:我希望攝像機有種武器的成分存在

這篇影評可能有劇透

私影像的興起是近年中國獨立紀錄片一大現(xiàn)象。紀錄片創(chuàng)作者向外去探索社會議題的傳統(tǒng)逐漸因新一代創(chuàng)作者崛起而轉(zhuǎn)向向內(nèi)的個體探索,家人成為最重要的也是最方便的拍攝對象,個人情感和家庭關系成為創(chuàng)作者關注的題材。青年導演王凱的《癮》是今年FIRST青年電影展競賽入圍的紀錄片中最受評委關注的片子之一。《癮》是拍攝母子關系的家庭影像,意圖借助攝像機的媒介打破橫在自己與母親之間語言和觀念上的代溝。最近,凹凸鏡DOC在英國的編輯專程坐火車到達王凱導演住處,與正在讀博士的王凱見面,聊了聊拍攝《癮》背后的想法和他現(xiàn)在的思考。他談到自己對《癮》重新審視后思考出的“弒母”之于片子的意義,對攝像機暴力性的看法以及自己對《癮》創(chuàng)作的最新回顧與評價。

《癮》劇照

《癮》背后的“弒母”沖動:我希望攝像機有種武器的成分存在

撰文、采訪:糾結(jié)的茶編輯:Sunny、楊楊L菲

《癮》以散文電影結(jié)構(gòu)開頭,導演用大段獨白和頻繁的蒙太奇試圖傾述一個乏有成就的年輕人,意外喪父的兒子對自己,對母親復雜的情緒。這一點從《癮》的英文名可以看出:The Lovely Widow and Her Annoying Son(可愛的寡婦和她惱人的兒子)。王凱以《欲望電影:阿莫多瓦談電影》里一張阿莫多瓦與他母親的照片為題,解讀他們兩人在照片中獨特的姿態(tài)。想象阿莫多瓦和母親照片背后的關系,以及照片中意外相似的父親缺席,王凱對照出自己和母親之間關系的可能性和思考。

《癮》劇照

之后的故事大多發(fā)生在王凱外婆外公宜春的家中。他和母親兩人蝸居在一間小房子里,爭吵著出國讀博士的必要性;母親給兒子講道聽途說來的禮金數(shù),質(zhì)疑他紀錄的意義;兒子播放與女朋友爭論的錄音給母親聽;母親表露她對兒子的期待,回顧起已不能言語的外公對自己疼愛的往事,等等。素材攬括兩人瑣碎的日常,外公的離世以及導演在東莞看廠的抓老鼠經(jīng)歷。

在攝像機面前,兩人各自成為獨角戲的主角。母親每天照顧外公,干家務,看電視劇,聽公眾號推送語音。兒子不時提出質(zhì)疑,反駁和批評。王凱不時引誘母親拍攝自己,體會拍攝的角色。大多時候,王凱把鏡頭貼近母親,近距離拍攝她的述說,充滿私密感。

《癮》劇照

私影像的興起是近年中國獨立紀錄片一大現(xiàn)象。紀錄片創(chuàng)作者向外去探索社會議題的傳統(tǒng)逐漸因新一代創(chuàng)作者崛起而轉(zhuǎn)向向內(nèi)的個體探索。家人成為最重要的也是最方便的拍攝對象。個人情感和家庭關系成為創(chuàng)作者關注的題材。

“家庭影像是社會的縮影,而我更關注自己在家庭中的成長變化,家庭跟社會的關聯(lián)”,王凱在一次訪談中講道。

私影像對公共性的主動退卻并沒有完全淪為無效的拍攝。學者余天琦曾經(jīng)提到自己拍攝私影像紀錄片遇到的中心問題,即如何擺放自我和了解自我的主體性(how to position myself and understand my own subjectivity)。這也是好的私影像所能達到的,以影像為載體,構(gòu)建出探索個體自我的道路。

對王凱而言,拍攝《癮》的初衷是為了紀錄下自己在經(jīng)歷家庭變故后欲望的改變和自我的成長。然而最終《癮》中母親的角色更加凸顯,母子命題成為焦點。在訪談中,他袒露最近才想通《癮》的意義在于“弒母”。

“我想讓她母親角色死亡的一個狀態(tài),因為我覺得她的母親角色對我很壓抑?!保鮿P解釋道。私影像的魅力也在于此。紀錄要早于紀錄的價值。因此紀錄本身就會帶有爭議不休的倫理問題。

《癮》劇照

拍攝的倫理問題因此成為私影像紛紛挑戰(zhàn)的突破口。在與王凱的采訪中,他也談到拍攝自己和母親的勇氣以及背后作者性的自我表達。當然,在王凱看來倫理問題(攝像機的暴力性)并不是問題。

私影像的另一個問題在于其表演性。不像直接電影對表演性的避免和故意隱藏,私影像是導演主動加入的自我表演,表演性成為其著重的創(chuàng)作點。《癮》也是如此。在采訪中,王凱坦誠對表演性的積極擁抱,一種他稱為即為作者又為演員的狀態(tài)。

英國學者斯特拉·布魯茲(Stella Bruzzi)在她的《新紀錄:批評性導論》(《New Documentar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中提出一個很有意思的區(qū)分-----尼克·布魯姆菲爾德(Nick Broomfield)和“尼克·布魯姆菲爾德”。

尼克·布魯姆菲爾德

二者的關鍵差別在于前一個是作為導演的尼克·布魯姆菲爾德和后一個是作為演員的尼克·布魯姆菲爾德。拍攝過《追蹤撒切爾》等片的尼克·布魯姆菲爾德是十分聰明邏輯性很強的導演。而演員“尼克·布魯姆菲爾德”則以戴著耳機,拿著收音麥,呆呆毫無攻擊性的形象出現(xiàn)在鏡頭前。這種形象便于導演適時地表演,以觸怒拍攝對象等方式來收集素材。

私影像還存在另一個問題:個人問題如何與社會性議題結(jié)合。這也是王凱媽媽所不解的。然而即使缺乏像《日常對話》中的性別議題的社會性,王凱透露出《癮》中不乏對集體性議題的故意觸碰,比如死亡之于中國人。

最近,凹凸鏡DOC在英國的編輯專程坐火車到達王凱導演住處,與正在讀博士的王凱見面,聊了聊拍攝《癮》背后的想法和他現(xiàn)在的思考。他談到自己對《癮》重新審視后思考出的“弒母”之于片子的意義,對攝像機暴力性的看法以及自己對《癮》創(chuàng)作的最新回顧與評價。

《癮》海報

凹凸鏡DOC:影片跨越四五年時間,你可以先講講這個片子最初的設想是怎樣的?家庭紀錄計劃又是什么?

王凱:我原來是畫畫的,就想能快點成名,做出好的作品。我沒有去想內(nèi)容上要怎么考慮。我覺得這個跟經(jīng)歷有關。到了大學,再讀了研究生,談戀愛,和家庭變故以后,我覺得家庭身邊的事情會讓人重新有所感觸。我會覺得這個東西挺有思考價值的,我甚至想去把這個東西作為一個我作品的內(nèi)容。我不想抽象出來做某個作品,好像做一個東西賺錢養(yǎng)家一樣。我覺得我想去面對一下這些事情。直到15年,家里有變故以后,我就更加想對這個事情有個回顧,紀錄,和寫作,同時對我生活中說不出來的東西能有表達的途徑,有點反抗的意味。

凹凸鏡DOC:剛才你講到,其實你有在寫作,最后為什么用紀錄片這樣的形式來處理母子關系,家庭變故和對未來的困惑?

王凱:其實關鍵不在紀錄片,不在某種電影類型上,而是在更直接的工具上,那就是攝像機。我覺得攝像機和其他寫作方式不一樣。因為我在拍你的時候,你就能意識到你也在。你能意識到你自己說話,要怎么說。你會意識在我們在對話,we're doing something,一個現(xiàn)在時的狀態(tài)。我覺得這種狀態(tài)可以刺激出很多灰色地帶的東西。即是真實的,這個真實之中又有你察覺不到的真實。比如說我跟你在攝像機面前吵架,你真的生氣了,但你又可能會有一定的克制。所以我覺得在攝像機(存在)的狀態(tài)下這種(本身有真實性的)社會表演會非常有意思,有點玩味的色彩。如果我去寫作的話,它只是我一個人的寫作或者創(chuàng)作,這種狀態(tài)下其實是有種讓別人去判斷的東西。

凹凸鏡DOC:所以你是想讓母親加入進來的。

王凱:我想讓我媽媽加入進來。因為我媽媽當時在生活狀態(tài)上是很消極的。我們只是想著怎么度過這個時期。我當時覺得這是一個機會,媽媽可以跟我好好聊一聊。我當時是有一個,我現(xiàn)在才想明白的東西。

凹凸鏡DOC:是什么呢?

王凱:弒母。這里面有個弒母情結(jié)在里面。就是我想讓她母親角色死亡的一個狀態(tài)。因為我覺得她的母親角色對我很壓抑。我要扮演很乖很孝順很有出息的角色,讓她才覺得有安全感,特別是沒有丈夫以后。我一邊覺得她是需要安慰的,但是我又很不認可這種脆弱的樣子。因為這讓我很壓抑。我覺得自己平常不是一個非常好的男孩子,我很貪玩,我會懷疑我自己貪玩就是件不道德的事情。我追求我自己的欲望就成為非常惡心的事情。所以我希望攝像機有種武器的成分存在。

凹凸鏡DOC:你講到攝像機有點像武器,那我接著有個問題。很多觀眾學者會覺得利用攝像機去拍攝親人像父母這些對攝像機沒有太多了解的,他(她)不知道自己呈現(xiàn)在畫面上是怎樣的,同時也被排除在剪輯之外,你會覺得它帶有一種暴力性在里面嗎? 王凱:當然。我覺得問題關鍵不在于暴不暴力。而是拍攝者就是要認識這個暴力。我覺得不要讓暴力弄得很害怕。你就是害怕(被)質(zhì)疑你站在拍攝者的道德制高點審視,你要拍這個東西它就是一種暴力。我希望她(母親)來拍我,為什么她不來拍我呢?

凹凸鏡DOC:你在影片中其實也試圖扭轉(zhuǎn)了不對等權力的關系,讓你母親去感受了攝像機的魅力。 王凱:對,這是我讓她去感受攝像機存在的意義,還有她愿不愿意去感受這個存在。如果她不愿意去感受,我們很多時候是這種感覺: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她對這個媒介沒有意識,但她對手機有意識啊。她知道拍攝,她不是不知道拍攝的存在,她不是殖民時代被殖民的土著不知道西方人攝影機為何物,不知道人類學背后的陰謀。我媽媽能知道啊?;蛘吆芏鄷r候大家能知道攝影機的暴力,但是我反而覺得你應該要有勇氣拿起具有一定暴力性的東西。(攝影機)暴力如果不是對外的話就會成為我們之間的暴力。

所以我心態(tài)上覺得拍這個是給我和我媽賦予權力的。為什么?我要出來讀書,做很多事情,家里會給予她很多干涉,會說你當媽媽的要管好你兒子,他不是讀書的料。甚至朋友的安慰也會對她有干涉。我只有去利用我這里的暴力,讓它產(chǎn)生一個可以公開的暴力。因為其他人的暴力是不可以公開的。 假如你分手了,我來安慰你。我說你早聽我的就好了,你看我混得多好。其實我是在貶低你,但是你又不能說給別人聽。但是我的暴力是可公開的。我就是要產(chǎn)生公開的暴力,因為這是個圈套。你要是很在意暴力,你就無法公開讓你們的事情得到一個可討論的余地。你看起來是想遵循道德規(guī)范,實際上你就是不敢。

凹凸鏡DOC:我有一個進一步的問題,就是媽媽看過片子嗎?她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 王凱:她看過。她開始是沒有興趣看的,因為她不相信你花時間做這些事情是有價值的。后來我放映幾次后,我讓她也參加映后,跟觀眾交流。這時候她就要關注自己形象,你只有這樣才能注意自己的形象。她覺得有些地方要刪掉。我有些東西我錄下來了,不知道什么時候開放(這些素材)。她對我拍的一些素材是非常有質(zhì)疑的,我們有非常大的爭論。以至于我當時說我也舍不得刪掉,我說你也是個人,你要是覺得不可以你自己剪一版,你自己發(fā)行,然后跟我來PK。當然我媽媽不會這樣,她只會說刪掉一些。但是她要刪掉的理由太簡單了,她覺得那個樣子不好看不漂亮,我覺得這個理由又不是一個內(nèi)容上的理由,她只是覺得不好看。我只有試著去跟她博弈,說服她。然后再把她帶到各種放映會去,讓她的不滿說給觀眾聽,我們一起judge(評判)。這成了我的方法,也成了我的陰謀,我的策略。如果我要展示的話,這是我必須承擔的,暴力的關鍵點就是在這里。我要展示就會有暴力,我要尊重她,你就不會來了(笑)。我當時認為我的判斷是比她更準確的,也不是骯臟的。她的一些判斷是普遍的,(而)我應該是去忽悠她,讓她接受。我在想,如果做拍攝工作坊的話,我要怎么展示這些(素材),要大家去判斷拍攝的倫理問題。因為這個倫理跟我們生活中的倫理是交織的。

其實有些影響也會出現(xiàn)在我跟朋友和戀人之間。ta們看的這個紀錄片覺得我今天會這樣對我媽,會不會有一天這樣對ta。其實這個紀錄片對我的傷害也是同時存在的。

《日常對話》海報

凹凸鏡DOC:最近幾年私影像的紀錄片非常多,包括像魏曉波的生活而已三部曲,黃蕙偵的《日常對話》,你之前有看過這些片子,拍攝時有沒有對其中片子有所參考研究?

王凱:我倒沒有參考。我是拍了以后才了解到他們的。其實私影像不是一個風格化的東西,是每個人根據(jù)自己生活的需求不同去采取一些拍攝的措施。但是我感興趣的是,可能有點邪惡,我覺得這里面要呈現(xiàn)狡猾才好玩。一個人在非常復雜的情感狀態(tài)下還能保持拍攝,這就是一種欺騙行為。因為你已經(jīng)有能力在心里處理倫理問題和情感糾紛的狀態(tài)。

凹凸鏡DOC:所以你覺得他(她)反而能跳出那個情景,換句話說,你關注表演性背后的清醒。

王凱:對,我會喜歡表演性。我會覺得怎么呈現(xiàn)表演性才是關鍵,很好玩的東西。這種表演性就是你既能認識到我此刻作為一個作者但是同時又作為一個演員,你這里的自我是一個復數(shù),不是單數(shù)。一旦成為復數(shù),就有點假面。你被熱水燙到,你可能痛得哇哇叫,你只能作為單數(shù)的哇哇叫。你怎么同時在旁邊還能拍你哇哇叫,你都受傷了,然后開機,怎么可能。我覺得會有這種類似的狀態(tài),我可能有點夸張。在一個當事人的情況下,還能不能成為一個旁觀者,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狀態(tài)。這是我在乎的一個問題。我后面拍東西會拉更長的時間,我希望這種作者性的豐富能達到更多元的狀態(tài)。

我不相信拍攝者讓大家看到的真實就是真實,哪怕它真的是真實,我覺得要讓大家看到面具的層面和它復雜性的層面。我覺得讓大家太容易相信影像的真實是不好的。一定要看到復雜的關系才是好的。因為大家都在承受一些東西,干嘛要相信你一個這么動感情,我看綜藝不一樣動感情嗎?我還能讓自己開心。我要為一個傷心的事情感動,那可能很容易,很多編劇都能寫出來。所以這里面你真情投入是一方面,你是真的經(jīng)歷過這個事情,你作為作者的狀態(tài)是一方面,你能看到這個事情的騙局。

凹凸鏡DOC:你開頭的片段是散文電影。解讀《欲望電影》的那張照片和一些自白用了差不多二十多分鐘,是一開始就想這樣安排的還是在剪輯過程中你覺得需要加入的?

王凱:我一開始就想做。這是我處女作,我的確思考了一個問題—就是我預感到我不是真正想去拍母親,而是想拍一個關系。拍我去拍母親的動機。我當時很感興趣。我跟你說一個我個人認為更有淵源的影響。我很喜歡奧地利導演哈內(nèi)克。我很喜歡他的殘酷性。我不太認為我心中有對我母親的憐憫或者認同,我希望能找出這個東西是什么。因為母親這個話題在華語電影里太容易進入溫情的狀態(tài)。所以我最近才想明白,我想拍出‘弒母’的東西。我想拍出我對自己理解,對過往逝去東西的理解。我并不是想直接認可我母親,拍出一個溫情的狀態(tài)。

其實說實話,《癮》進影展收到的評論還是一個溫情的狀態(tài)。這是一個很大的文化挑戰(zhàn)。他們還是覺得這是一個溫情的片子,不溫情不行。包括我去做放映,一個兒子能為母親去拍片子,他會覺得特別在這個社會里一個男性特別細膩的表現(xiàn)。

但是我的細膩是有選擇的,好像不是往這邊倒。我反而是更加惡劣的表現(xiàn),我覺得在藝術里可以表現(xiàn)這種惡劣。可能我還沒有達到,我現(xiàn)在可能有點言過其實。我是想表現(xiàn)我惡的一部分:我這個年齡,在父親去世后不能承擔家庭,個人的欲望在女朋友身上又不能得到滿足,自己成為一個模糊的狀態(tài)時不可能像岳飛一樣有一種非常高的道德感在支配我。我反而追求個人自我欲望。這樣拍攝是希望自我解脫的,當然母親不會成為我繞過的一個話題,我很愛她,同時又非常復雜,很難受。這里面的復雜性是我感受到的。

凹凸鏡DOC:有一個實踐性的問題,開頭的旁白是字字斟酌還是一次性靈感來了寫完錄完的?而且在影片中,開頭的部分是給媽媽看了是嗎?

王凱:對。那是個蒙太奇,那是假的。那一段的確是在我正式拍媽媽前拍的。因為我還沒有準備好拍我媽媽。我平常拍一些東西都是在講一些事情,但我沒辦法面對這樣的角色。我最后在剪輯的時候要呈現(xiàn)出來,好像要呈現(xiàn)我拍她之前的一個狀態(tài),讓我媽媽能感受到我要來面對你。好像我說愛你之前,天天健身努力減肥,想把自己變得更好拿出最好狀態(tài)來跟你表白。

凹凸鏡DOC:我感覺開頭的旁白試圖把后面的片段概括出來,把母子的關系用一張圖片印證過來了。

王凱:我明白。的確,我開始想到阿莫多瓦《關于我母親的一切》的那張劇照,我是印象很深刻的,這是生活中真實的。我很早就看到這張圖,我就感覺這個代際關系并不是很尷尬的樣子,就好像互相能理解,非?,F(xiàn)代化,非常潮,很酷的狀態(tài)。當時就一直想我要以這張照片的解說開始。當然這也是我處理視覺的方法。而且后面也想到這張照片怎么沒有父親,我會覺得這里面有種潛在的可能性,這是我平常的積累。

凹凸鏡DOC:這屆First評委對你的片子蠻關注的,你自己也在讀博士,你怎么去看待和回應這些評價?除了有溫情的誤讀,還有沒有其他看法?

王凱:我覺得別人對我有認可我很開心,開心得不得了。這是實話。但是我說我的片子短板我能看得到。別人評上我,還有對我的褒獎我都看在眼里。但是你要我說實話,我能看到這部片子一大堆缺點。要我現(xiàn)在來選,我可能都不會選這部片子進,我能看到里面不夠的地方。因為我是最近才看到這種弒母的東西,還有關于年輕人。

凹凸鏡DOC:你是看到什么片子嗎,類似弒母的?

王凱:沒有,我看了孫隆基的《中國文化的深層結(jié)構(gòu)》里寫弒母文化。他講到中國人對于母親的逃脫。還有許暉寫的《身體的媚術》,他講到海瑞,也講到岳飛。我發(fā)現(xiàn)一個很有意思的情結(jié),可能會和我發(fā)生關聯(lián)的聯(lián)想。他講海瑞時,講到一個很有意思的典故。

海瑞是個清官,非常廉潔,他到死了都非常貧寒,但是這里有一個很心理學背景。海瑞的廉潔是因為他媽媽是一個寡母,跟岳飛的媽媽一樣。在古代社會,寡母的地位很低,就特別容易把期望寄托在兒子身上。不管是期望以后有出息,道德上的隱忍,精忠報國,廉潔啊,這種苦節(jié),魯迅說的節(jié)烈觀會轉(zhuǎn)移在兒子身上。雖然海瑞很廉潔,但是沒有什么建樹。

我從來沒想到母親會有這樣的影響,因為這可能跟男權社會有關。如果你不重視母親,你可能可以做一個非常壞的男孩子,招蜂引蝶。你會用自己能夠交配的權力去看你的社會地位和權力,但是你要是把母親看得很重,或者母親成了寡母一起相處,你會非常地注重自己的品德,過于壓抑自己,可能不適合施展你的才能。

我原來喜歡搖滾樂,天天做自己的事情。我覺得父親去世這件事情確實讓我感覺到家庭中,特別是我母親很大的壓力。這個壓力在我跟我女朋友交往過程中是很難調(diào)和的。不是看的婆媳矛盾(有點言之過早),反而是看到我要跟作為欲望的對象,交配的對象,女朋友,結(jié)婚的人,和我母親這樣的女性對象之間存在的關系。我會覺得我很多欲望受到了挫折。

我對我片子否定的地方在,我其實是想拍我欲望的變化,成長過程中經(jīng)歷這一遭。我們成長的環(huán)境不太注重年輕人??偸莿衲贻p人要成熟,你要長大,要擔當。你成長過程的東西總是要你忍掉就可以嘛。但是這個細節(jié)是什么呢,對我來講,這個年齡段,這是一個細節(jié):在母親和女友之間,這兩種欲望之間,換句話說在母親的苦節(jié)的自我犧牲給我?guī)淼哪撤N的道德約束和發(fā)奮圖強,和跟女朋友建立新的生活對我的性欲和個人獨自復雜之間的掙扎。這是我想拍的,可能目前拍到還是跟母親糾纏的關系。

凹凸鏡DOC:你剛才講年輕人,成長,跟母親。以前我們覺得男性需要弒父才能成長,那到你這可能是透過弒母來達到。

王凱:弒父是一個奪權的過程。弒母是一個更深層次的道德壓迫。母親身上帶了很多父權家庭的東西。

凹凸鏡DOC:中間有一段是2018年春節(jié)在東莞石龍,你當時是去打工了?你在片子中沒有提及為什么你從跟母親在房間里吵吵鬧鬧突然就到那里去抓老鼠。

王凱:這是幕后的事情。我覺得這是處女作嘛,有些事情還是沒有想明白。因為我現(xiàn)在在拍的新片子在思考一個事情,就是包括母親和家庭。我當時是到一個工廠里去工作,也是家里人的工廠。我就想去做一些平常沒有做過的事情,做一些工人階級做的事情。因為我是嬌生慣養(yǎng)長大的,經(jīng)歷了家庭變故,其實是蠻難適應的。

我其實想把我比較難適應的狀況表達出來。其實我拍我母親,我家人都不會相信的。他會覺得我是既得利益者。我只有拍我作為既得利益者怎么享受不到既得利益才值得可信。這是我考慮這部電影的思維。我想從我跟我母親關系出發(fā),包括我取這個名字的英文名字(The Lovely Widow and Her Annoying Son可愛的寡母和他煩人的兒子),拍這種比較糾結(jié)的關系。

但是我這一段并沒有表現(xiàn)地很清晰:我去工廠里工作,開車,我沒有更具體地呈現(xiàn)。我其實是想呈現(xiàn)我在一個與世隔絕,臟亂差,跟家里環(huán)境不一樣的狀態(tài)里面。當時的確天天都是老鼠。這種東西讓我有種非常親切的感覺,但是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叛逆和真正勞動者的生活距離在哪里。其實我當時跟我大伯都有聊天。他們從毛時代來的,吃過很多苦,他們很瞧不起我們的。但我很想讓他瞧得起我。我想讓他在思考上瞧得起我,我們在討論時代的問題,但是他覺得你是沒吃過那個時代的苦,我跟你聊不了這個東西。你不要以為你是個讀了書的人,高級知識分子,或者你是個人類學學者我就會跟你講這些東西。你沒有和我同甘共苦,我跟你講不到那個層面上。

凹凸鏡DOC:回到拍攝的問題上,這是不是需要一種挑釁也好,扮演也會去勾引他講出來?

王凱:我覺得不是這么簡單,這只是策略上的。但實際上我認為這些對話是在生活中本身存在。但是你拿相機他不一定會說。你就算是勾引他說出來,他也不能回到原本生活狀態(tài)去。比如說平常家里人會講,你一個八零后懂什么,天天嬌生慣養(yǎng)。但是我拿攝像機拍他,你對我們八零后什么看法,他不說。那這里面就存在博弈。我誘導不是讓他說出來,而是盡量還原生活中真正的狀態(tài)。比如我跟我媽媽吵架,按理說真正吵架怎么還能拿得了相機。就有一個很具體的問題,怎么去拍攝。所以說不說因為我吵架了才拍。而是我們經(jīng)常吵,吵到我都已經(jīng)麻木了,我就是可以拿著相機跟你吵了。所以不是誘導,是已經(jīng)疲憊的狀態(tài)。

凹凸鏡DOC:片子最后以外婆采訪結(jié)束,這種第三者的視角,超脫與母親和兒子的角色來評論兩個人,當時是怎么思考的?

王凱:實際上也從外婆這里聽到一些東西。但是在電影里,所有東西都是安排的。我覺得外婆在這里會講一些我母親不會對我講的東西,她能對我講。某種程度上,她講,讓大家增加一種判斷。以我母親來講,我覺得缺乏一種判斷。外婆作為一個過來人對子女的婚姻有老人的視角和智慧。而且從家庭層面來講,會讓我有一定的安全保障。這是外婆講的,其他人就不太好說你怎么把家丑拿出來。

《癮》劇照

凹凸鏡DOC:有一段媽媽講了‘我現(xiàn)在不難過了,你知道為什么嗎’,就突然切掉了。能講講背后的原因嗎?

王凱:她當時說我奶奶葬禮時,她們看到尸體進入熔爐時會顫抖。中國人不太談論死亡的問題。其實我媽媽談論死亡是處于無意識狀態(tài)下。我們正兒八經(jīng)談死亡是不會的,她是談感官,她是在談這個糖好好的吃的感官感嘆。她說你奶奶進去了,那熔爐啊,哎呀,很難過啊。但她意識到她在談死亡就會覺得禁忌。但是她當時的狀態(tài)沒有意識。我聽她講她看過的死亡,奶奶的葬禮,她父親的葬禮,我父親的葬禮。我想來交流一下對死亡的感覺,因為我去參加過家里幾次葬禮。家人不跟孩子談死亡問題,你要么哭,要么就跪。

死亡沒有細節(jié)的。所以我好奇你怕不怕死亡,包括她父親去世,她敢不敢去碰尸體。她說我敢,敢是一個道德的狀態(tài),敢就是我愛他。我就不會對遺體有陌生感。我看到我父親的遺體就會覺得還是一個他,但是火化的時候就沒感覺。但是我媽媽有。她覺得他要永遠告別我們而去了,可能她(相處)時間更久吧。

我覺得人的道德意識和感受是非常奇妙的。當她說,火化出來的時候,看的骨頭的時候她不難過了。她問我“你知道為什么嗎?”,說實話我沒有答案,我覺得這個問題可以問大家。但是我第一次聽到母親談論對死亡的感覺,以前從沒有聽過上一輩說過。她們只是很儀式性地走完,沒有注重這種感覺。

凹凸鏡DOC:最后一個問題,你覺得透過紀錄片的媒介,跟媽媽的對話算成功嗎?包括你說最近才思考出來的‘弒母’,你覺得是片子的成功,還是片子流傳開來啟發(fā)你的思考?

王凱:我覺得有這個思考就很好。我跟我媽媽現(xiàn)在交流挺好的,但是你說這些問題要能解決,不可能成功。說實話,我跟我媽媽對話的成功很大程度依賴這部片子受到的關注度。我媽是不可能理解這些事情本身有更多的意義的。就跟《春潮》里面郝蕾演的那個角色,她母親是不能感受到別的東西的。我自己實際上是因為我父親不在了,我們兩個有更多的交流。說實話我看到很多有父母雙親的家庭他們很難產(chǎn)生這樣的溝通。母親會迫于父親和大家庭的壓力不斷去勸自己孩子結(jié)婚之類的,她只會扮演自己的角色。

但是我前兩年看蔡明亮的《青少年哪吒》,當時李康生逃完學回來后,有個很好玩的細節(jié)。就是孩子犯了錯誤回來的時候,開了門,母親一般會先說話,你還知道回來啊?父親沒說話,母親先說話,她是在保護他。罵我了,就叫他進來。母親可能覺得她養(yǎng)育孩子的時間更多,她不會那么計較。但是這個時候,父親一關門,都是被你慣的。這個時候母親就會跟父親吵,怎么是被我慣的呢,你怎么能怪我呢,她的權利又在訴求于丈夫。

《癮》海報

*劇情簡介影片記錄的是王凱自己生活的日常,長時間在國外求學的生活,讓他經(jīng)常缺少陪伴母親的機會。由于身處兩地,他和母親的溝通又增添了距離,這讓他重新反省自己和母親的關系。于是,王凱試圖通過拍攝,以此激發(fā)與母親之間更多的溝通,試圖對過往和當下進行重新的回顧和認識……

然而,事實上要與母親尋找一種可以共同感知的現(xiàn)實,卻是困難的。語言和觀念的代溝,給共情和對話帶來種種窘迫。

*影人簡介

《癮》是王凱導演的處女作,也是他“家庭紀錄計劃”的首部影片。他生于江西宜春,現(xiàn)于英國攻讀博士,研究方向為社會參與藝術與紀錄片研究。

*放映時間

7月30日 13:30 銀河歡樂影城2&3號廳

7月31日11:15 青海大劇院音樂廳

Sitemap冀ICP備15003424號

Copyright ? 2020-2025 www.syjgw181.com [天龍影院]

電影

劇集

綜藝

動漫

$urls = array('http://www.syjgw181.com/h/2.html','http://www.syjgw181.com/h/1.html','http://www.syjgw181.com/rss/baidu.xml');$api = 'http://data.zz.baidu.com/urls?site=www.syjgw181.com&token=Hf4VKEPpzMIENlJY';$ch = curl_init();curl_setopt($ch, CURLOPT_URL, $api);curl_setopt($ch, CURLOPT_POST, true);curl_setopt($ch, CURLOPT_RETURNTRANSFER, true);curl_setopt($ch, CURLOPT_POSTFIELDS, implode("\n", $urls));$result = curl_exec($ch);echo $res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