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影評可能有劇透
勉強算是本人看的第一部外國同志電影,若不算《喜宴》(導(dǎo)演是華人,男女主角也是華人……),若不算《水上漫步》(太過清水,只有曖昧一抱……— ,—l)也是本人第一次為一部電影做個長評,當作紀念吧.
故事發(fā)生在一個美滿家庭,夫妻同是一個學(xué)校的教師,妻子即將成為學(xué)校的校長.兩人有一男一女兩個孩子,算聰明懂事,也在那所學(xué)校上學(xué).一座不小的帶庭院的房子,Jochen wenzel愛跑步, ina愛跳舞,生活平凡也美滿,這對于中國人來說已是很理想的生活了吧.只是新來的一個年輕老師Tom leutner卻打破了這個平靜,他是一個同志.年輕帥氣的小伙,甚至不去刻意掩飾自己的性向,如此的他逐漸喚醒Jochen的真我.在真愛和家庭的矛盾之下,最終,Jochen奔向了愛情.這樣的劇情,對于久浸耽美小說N年的人來說,怕是已經(jīng)嚼爛,翻不出浪花的.好在是看的第一部外國同志電影,好在演員演技不賴,好在鏡頭各方面都算流暢,讓我安靜看完整部片子.
整個電影的主線是放在Jochen這的,觀片者按著他的視線看完故事,看到了一個已經(jīng)40歲的偽直男被掰彎的心歷路程,及遇到的種種難題.這樣導(dǎo)致Jochen與Tom對手戲沒有很多,他們之間的感情很多只能靠Jochen的矛盾掙扎體現(xiàn),最后Jochen做出那個決定,讓我不由擔心他倆是否真的能夠長久.
電影開頭是一個熱鬧的party,也是兩位男主相遇的時刻.Jochen在眾人眼里肯定是個直男,可是在和tom對視的那刻,只要對這方面稍微敏感的人都能覺察到,其實他只是一直活在這個世界所謂的常規(guī)里.這從之后的劇情也能體現(xiàn),例如他的妻子ina,那個和他14歲就認識,16歲就相戀至今的女人和那wolfgang如此親密,他竟毫無感覺.在別人說出以為他倆才是一對,他卻毫不在意,只是一味的認為他們只是從小熟識的好友.他是大度么?他是木訥么?那為何在去酒吧找tom時,只是見到tom和另一個男人一起出了酒吧便有如此凝重的表情,火急火燎地跟出去,有些怒意的說tom不該去開那輛車.而此時的tom,這個年輕人在經(jīng)歷多次被Jochen間接否定,已達到理智的低谷,清醒的他是絕對不會如此.可惜此時他醉了,表達自己的絕望心情,但沒有想到此時的Jochen是什么處境,他已經(jīng)為了這份感情賠上這個美滿家庭,Jochen是在和ina攤牌后便來找的他.所以,不要怪Jochen那個轉(zhuǎn)身而去,此時的他身心疲憊,他需要時間來緩緩.
Jochen比他外表所表現(xiàn)的更敏感,他是會吃醋的,只是需要一個對的對象罷了.這個喜歡跑步的嚴謹男人,外表看上去或者言語不多,生硬難啃,其實內(nèi)心是那么執(zhí)著堅強并火熱著.總覺得在這份感情中,Jochen付出的多于tom,雖然知道的,不能靠這些衡量什么.只是,有點小心疼這個老男人.他承擔的太多,需要更多的勇氣去扯破多年來他自己給自己建造的牢籠.而那個對象太過年輕,無力為他承擔太多.
我想說Jochen最后的決定,我是支持的.雖然他有很多不該,但是人生的事誰都預(yù)料不到.若是沒有tom,或許他也能如普通人所想的過完一生.只是,在他16歲的時候,并不知曉等他40歲,那個真愛才會來臨,即使有人告訴他,他也可能是不信的.你說,誰會為了一個不確定的遙遠的沒有苗頭的東西癡等24年.所以我無法怪他,很多同志是在遇對了人后才會覺醒,他們也曾以為自己是常人,所以會按著常人的路,結(jié)婚生子,如此而已.看,那個13歲時遇到的michael便沒有帶彎他的能力,對此,只能理解為青春期對性的好奇罷了.他以為他還算愛自己的妻子,但是和tom交往過后他再也不能抱ina,他是真的生理上的不行么?我看未必,他是個認真嚴謹?shù)牡聡?,在明白自己心意之后他這樣是不想背叛Tom吧,同樣也是在尊重ina,他矛盾,歉疚,掙扎,但是他不去違背自己的心意.
在這樣避無可避的情況發(fā)生后,Jochen最終離開了這曾經(jīng)美滿的家,和tom同居.之前他也痛苦掙扎,他有兩個可愛的孩子,他定是舍不得,也不希望他們受到任何傷害.只是,若真的繼續(xù)道貌岸然的一起生活,那對孩子來說便是好的么?無論Jochen和ina如何演戲,孩子們是如此敏感,欺騙不了的. Jochen愛著他們,愛那個和他很像,有事都悶在肚子里的女兒emma ,愛那個雖生他氣但是叫他一起跑步去仍會乖巧答應(yīng)的兒子phillip.所以,最終,他不去選擇欺騙他們,在新家永遠為他們留下房間.
一直覺得劇中的Tom是那極具誘惑力的禁果,不時的出現(xiàn)在Jochen生活里,誘惑著他.那樣直白炙熱的感情起初定是讓人害怕的想要躲避,只是Jochen在焦躁中仍舊忍不住想要去靠近那個熱源取暖.然后一次次迷失,一次次迷失,反復(fù)爭扎.其實一開始他就中了毒了,在和Tom相遇的那一刻,結(jié)局已經(jīng)注定.
至于也算主線之一的Jochen的妻子ina,或許劇中她是比較悲劇的角色,也博得一定人的同情.雖然,遇到這種事,對于任何一個正常的女人來說這都是災(zāi)難,她是受害者.可是她也是一個女強人,她甚至不許他所謂的好友搬家.那個男人對她說:“ina,你已經(jīng)擁有一切了.”“對我來說,你比以前更有魅力,Jochen他是個好男人”這是他要搬走的原因.ina幾次傷心難過總是去找 wolfgang ,說是兩人沒有貓膩,我實在不信.
剛開始ina發(fā)現(xiàn)丈夫?qū)λ龥]有“性”致等不正?,F(xiàn)象后心里估計已經(jīng)有猜測Jochen喜歡了別人.其實,那時候,她并不如之后那樣難過.為什么卻在聽到Jochen表白喜歡的是個男人之后會如此大的反應(yīng)?按我以往對這種炮灰女配角的理解,她心里有著極大的不平衡.這事實證明她還不如一個男人有魅力,讓她蒙上恥辱,如此的事實也有可能一定程度影響她的仕途,當然還有到時候周圍親朋好友的目光.當然,或許這些或許都是我的猜測,那時的她只是單純的接受不了“同性戀”這三個字.當然,之后,當孩子知曉一切后,她對Jochen怒喊“真是難以置信,你竟然都不知道保護好孩子,真是糟糕至極”定是出自一個母親的真心,也是壓抑許久的發(fā)泄.所有人都在痛苦……
被wolfgang接送回來后,ina去彈了鋼琴,有點生澀的手法,我只能想象她已許久沒有彈奏,平日都在忙著家庭忙著她的事業(yè).是否彈琴的時候在回味曾經(jīng)的美好呢?但是,之后,她還是把象征著曾經(jīng)的那幅兒童畫扔進了垃圾桶.
同很多人一樣,以為位最后的鏡頭會給予Jochen和Tom,現(xiàn)在想來若真是如此,這電影恐怕會降下一級,味道變得有點甜膩虛妄了.或許導(dǎo)演的心意就是想讓我們看清現(xiàn)實,然后對一些選擇需要慎重.ina擁著兩個孩子坐在門前,雖然有在討論怎么過暑期,卻是被遺棄的樣子,和開頭熱鬧舞會形成鮮明對比.但是我想,劇情再往后她會和wolfgang走到一起吧,而且她如愿以償當上了校長,這都是對她的一種彌補,這就是人生.
至于孩子,無論如何,曾經(jīng)給與他們的不能抹滅.Jochen是個稱職的父親,所以他的孩子都是善于思考的冷靜的.以后,他們總要有自己的路,他們會用到父親的這筆財富.
最后捎帶提一下katja schmidt ,那個女教師.電影里一個很有愛的女性,她剛開始喜歡tom,在被tom告知他是同志后依然很友好的接受這個拒絕了她的男生.在最后,Jochen和tom要離開這所學(xué)校的時候,她依舊希望tom和他保持聯(lián)系.在我看來,她已經(jīng)成功把tom這個喜歡對象轉(zhuǎn)成好友的關(guān)系,整個過程處理的落落大方,深得我心.
不知曉Jochen和tom能在一起走多遠,這只是個電影,是的.不過,我記住了電影里這句對白“這就是我的生活,我只能活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