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號提案舞臺劇版》是由羅伯·萊納執(zhí)導,達斯汀·蘭斯·布萊克編劇,凱文·貝肯,馬特·波莫,喬治·克魯尼等明星主演的劇情,電影。
LivechronicleofthelandmarkfederaltrialofCalifornia'sProp.8usingtheactualcourttranscriptsandfirst-handinterviews.
《8號提案舞臺劇版》別名:8,thePlay,Prop8,于2012-03-03上映,制片國家/地區(qū)為美國。時長共91分鐘,語言對白英語,該電影評分8.1分,評分人數345人。
凱特琳·桑塔·胡安娜,特歐·布里奧尼斯,萊亞·吉斯特德,理查德·哈蒙,歐文·帕特里克·喬伊納,安娜·洛爾,艾利克斯·扎哈拉,艾普爾·特萊克,丁波·李,托尼·托德,布瑞克·巴辛格,加布里埃爾·羅斯,馬克斯·洛伊德-瓊斯,布倫娜·盧埃林,娜塔莎·伯內特,杰登·歐尼亞,馬克·布蘭登,伊薇特·弗格森,加菲爾德·威爾遜,賈斯汀·斯通
大概很難再在任何電影或電視劇上看到這么夸張的陣容——21個主要演員幾乎全都是熟面孔,喬治·克魯尼和他的好朋友布拉德·皮特領銜主演,同時匯聚了包括《歡樂合唱團》、《摩登家庭》等當紅電視劇里的“名角”,《米爾克》的編劇達斯汀·蘭斯·布萊克執(zhí)筆,《遺愿清單》的導演羅伯·萊納執(zhí)導,看到這里你也許會想,不管他們演的是什么玩意兒,先關注了再說。
這是一場法庭辯論的復原?!?8 號提案”是 2008 年一項反對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提案,此提案激起了大規(guī)模的抗議,在同性戀者漫長的維權過程中,2010 年的佩里訴施瓦辛格一案意義頗大,美國聯邦地方法院法官判定8號提案違憲。這部舞臺劇就是根據此案近千頁的庭審筆錄創(chuàng)作的。
實際上,這不是一部電影,它的確切名稱叫做“劇本誦讀會”(Play Reading),這是舞臺劇的一種,它的名字《 8 號提案》讓不知情者聽上去感覺分外枯燥。盡管大多數人看完這場“照本宣科”的法庭辯論戲之后直言它其實亮點頗少,形式單一,冗長的臺詞讓人感覺莫名其妙,但是作為一場頗有新意的慈善演出,它依然在演出后籌集了100 萬美元的捐款,并在互聯網上大大地占據了人們的評論空間,至少在美國,它目前所獲得的關注度遠超在院線上映的電影。
它又可以算是一部正經的電影,除了參與制作的班底都是有電影或電視劇表演經驗的演員之外,因為這個舞臺劇只在洛杉磯的威爾夏依柏劇院演出一次,需要在 Youtube 上直播,臺下的觀眾有一些是故事的當事人和邀請觀看的明星(喬治·克魯尼的女友也在場),所以更多的觀眾是在場外,他們是通過屏幕去得知信息的。這樣一來,在拍攝錄制的過程中就會有更多鏡頭上的考慮。演員們在這個舞臺劇中的表演方式也更傾向于電影,極少夸張的動作,情感流露更多在于面部表情的變化。
著名的佩里訴施瓦辛格案
想把這部電影看得津津有味,就要吃透“佩里訴施瓦辛格”這一美國著名案件。2008 年加州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然而僅在四個月之后,一項反對同性婚姻的“ 8 號提案”獲得了通過,提案中規(guī)定“在加利福尼亞州,只有一男與一女的婚姻是合法和受到認可的”,從根本上否定了加州最高法院原來的判決。此后,該提案遭到了許多同性戀家庭以及積極為同性戀者爭取權利的知名人士的反對,其中就有參與本次舞臺劇的演員們,羅伯·萊納和編劇達斯汀·蘭斯·布萊克是AFER(美國平等權利基金會)的董事會成員,布拉德·皮特和喬治·克魯尼是出了名的同性婚姻支持者,皮特已經公開表示他要等同性婚姻合法化之后才跟朱麗結婚。很多參與本劇的人就是同性戀者,比如簡·林奇、克里斯·科爾弗以及杰西·泰勒·弗格森,他們也都在當時義無反顧地參與了爭取權利的運動,在美國可以看到“Yes on 8 ”(支持8號提案)的標語,也可以看電視上對 Equal Marriage Rights(婚姻平等權利)的宣傳語,雙方一直打得火熱。
雙方就“ 8 號提案”是否違憲展開了一系列的法庭辯論,而取得里程碑式進展的一場法庭辯論就是“佩里訴施瓦辛格案”??死锼雇 づ謇锸且幻詰僬?,由于她與自己的伴侶被拒絕登記結婚,她向舊金山聯邦法院對當時的加州州長阿諾德·施瓦辛格、司法部長杰里·布朗等官員提起訴訟。該案的法官,也就是布拉德·皮特扮演的沃恩·沃克判定 8 號提案違反憲法,不過后來他被爆是同性戀者,對該案審理是有偏頗的,于是被取消了繼續(xù)審理該案的資格。不過,沃克對此案宣判之后,就連施瓦辛格和杰里·布朗都放棄了上訴的權利,但是被告之一,支持 8 號提案的“保護婚姻”組織則表示他們將上訴至美國聯邦第九巡回上訴法院,就在今年的 2 月 8 日,第九巡回上訴法院也同樣宣布 8 號提案違憲,如今該案已經被申訴至美國最高法庭。這場演出便是為這場持久戰(zhàn)中的最后沖刺籌集善款。
朗讀者劇場的藝術
如果不熟悉舞臺表演,《 8 號提案》這出戲會讓人看得莫名其妙。他們到底在干嘛?為什么大牌演員們都要拿著一個大劇本念稿?有人給出了解釋:是因為這是一個庭審記錄的再現,所以念稿能夠映襯出真實性——這純粹瞎掰。其實這種劇本朗誦會,也稱朗讀者劇場(Reader's Theatre)是舞臺劇的一種形式,題材、故事和排演的目的會決定這種的形式。一部電影在準備投入制作之前,常常也會采取這樣的形式來觀察效果和觀眾反應,而在時間緊任務重,比如在這種慈善演出的情況下,劇本朗誦會也是最省事成本較低的辦法。這種表演方式接近彩排,從形式上來講它算個半成品,比如在《 8 號提案》里,第一句臺詞“起立”是通過臺下的指導提示才說出來的,在正式的演出中絕對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但它與彩排的區(qū)別在于它仍然是要“入戲”的,朗讀者雖然極少用到肢體語言,但是他們的聲音和表情需要到位。這一點從老戲骨皮特和克魯尼臉上可能不太明顯,但是同性戀證人瑞恩·肯戴爾的扮演者克里斯·科爾弗那種欲說還休、壓抑的流露卻是可以看到的。
其實在這部電影排演之前,導演羅伯·萊納已經宣稱他要拍一部《 8 號提案》的電影。而這一次的朗讀者劇場也算是一個排演,電影的陣容可能不會那么晃眼,但是劇本和故事的大概架構我們已經可以通過這部電影了解一二。
在客觀中偏頗
其實之前已經有過兩個《 8 號提案》,一個是比較比較翔實紀錄片,另一個則是為了抗議 8 號提案通過的一個 3 分鐘長的微型音樂諷刺劇。前者主要聚焦在反對同性戀婚姻的宗教團體摩門教徒上,他們?yōu)榱酥С?8 號提案進行全國性組織活動,捐獻財力支持這次修憲,他們是8號提案支持方中聲音最洪亮一群人。后者則是 2008 年作曲家馬克·沙曼(他常年擔任奧斯卡頒獎典禮音樂指揮)撰寫的一出娛樂效果為主的音樂劇,在威爾·法萊爾的搞笑網站上 Funny Or Die 上首發(fā),制作時間僅用幾天,劇中甚至出現了耶穌這樣的人物,結尾調侃“同性戀婚姻將挽救經濟”,尼爾·帕特里克·哈里斯、杰克·布萊克等明星都有參演,點擊量達到了 120 萬。
在該案取得重大進展后的2012年,這一部新的《 8 號提案》看上去跟前兩部都有很大不同。盡管3部作品的參與制作者都是 8 號提案的反對者,但是導演羅伯·萊納和編劇達斯汀·蘭斯·布萊克明顯心態(tài)要平息許多,力求做到“重現”法庭辯論,梳理四年來的抗爭路,卻把“表態(tài)”放在了比較次要的位置。全片沒有強烈的感情色彩,沒有唇槍舌劍,主要是對觀點的呈現,所以盡管有可能會讓人看得昏昏欲睡,但在條理和角度上,都比前兩部講述 8 號提案的作品做得更加全面、清晰和客觀。
盡管如此,片中也明顯帶有對 8 號提案支持者的揶揄。這部舞臺劇的戲劇效果幾乎全都出在反對同性戀婚姻的人身上,簡·林奇飾演的反對同性戀婚姻的律師瑪姬·加拉格爾就比其它角色更加鮮明,以至于你最后可能只能記住她幾次兇狠的表情,約翰·C·賴利飾演的反對同性戀婚姻的證人大衛(wèi)·布蘭肯霍恩也跟別的角色有很大區(qū)別,顯得愚笨、邏輯混亂、語無倫次,激起現場的一片片笑聲。片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場景,當屬喬治·克魯尼飾演的律師大衛(wèi)·博伊斯向大衛(wèi)·布蘭肯霍恩提問的一幕,但這是最不像法庭對話的一幕。證人回避問題的方式顯得很奇怪又可笑,非常容易讓觀眾覺察出漏洞,但實際法庭上真的有這么“腦殘”的,準備這么不充分的辯論者嗎?很明顯,這是編劇達斯汀·蘭斯·布萊克為了表明立場的故意設置的一個小橋段。相比起來,飾演支持同性戀婚姻角色的演員——包括布拉德·皮特和喬治·克魯尼兩位大主演的表演都顯得平淡無奇,聲調上的變化非常少,只有對事實的陳述,而這也是為了增強法庭的真實度可以設置的。至于馬丁·辛扮演的支持同性婚姻的律師西奧多·B·奧爾森最后以略顯激動、昂揚的聲調進行壓軸最后一場辯論,則讓人感覺他頓時化身《白宮風云》里的總統,象征著這場維權之戰(zhàn)在正義和恢弘中結束。
發(fā)表于 2012 年《環(huán)球銀幕》
Copyright ? 2020-2025 www.syjgw181.com [天龍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