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期將至》是由多羅塔·肯杰扎夫斯卡執(zhí)導(dǎo),多羅塔·肯杰扎夫斯卡編劇,達(dá)努塔·沙弗拉爾斯卡,克日什托夫·格等明星主演的劇情,電影。
《死期將至》是一部描繪老婦人面對死亡的孤獨(dú)和恐懼的電影。影片通過安吉拉的視角展示了她在離世前幾天的生活,她與世隔絕,只有她心愛的小狗陪伴著她。安吉拉回憶起自己的幸福和夢想,但最終未能與兒子相見。影片以寧靜的氛圍和黑白的光影呈現(xiàn),記錄了老人最后的時光。該片獲得了波蘭電影節(jié)的多個獎項。
《死期將至》別名:Time to Die,于2007-09-13上映,制片國家/地區(qū)為其它。時長共104分鐘,語言對白波蘭語,最新狀態(tài)HD中字。該電影評分8.7分,評分人數(shù)4346人。
提莫西·查拉梅,愛德華·諾頓,艾麗·范寧,莫妮卡·巴巴羅,波伊德·霍布魯克,丹·福勒,諾爾貝特·里奧·布茨,初音映莉子,比格·比爾·莫根菲爾德,威爾·哈里森,斯科特·麥克納里,P·J·伯恩,邁克爾·切魯斯,查理·塔漢,伊萊·布朗,彼得·格雷·劉易斯,彼得·格雷蒂,喬·蒂皮特,禮薩·薩拉薩爾,大衛(wèi)·阿倫·伯施理,詹姆士·奧斯汀·約翰遜,約書亞·亨利,大衛(wèi)·溫澤爾,瑪雅·菲德曼,伊洛斯·佩若特,萊利·哈什莫托,倫尼·格羅斯曼
《死期將至》是一部感人至深的電影,講述了老婦人安吉拉在臨終前幾天與世隔絕的生活。影片以冷清孤單的世界為背景,展現(xiàn)了安吉拉對死亡的恐懼和她回憶中的幸福與夢想。她只有一只叫作“Phlia”的小狗陪伴在身邊,安吉拉不停地自言自語,自問自答。她心心念念著自己的兒子,但最終卻未能與他相見。在死亡悄然逼近的時刻,安吉拉總是凝視著窗外的秋千,仿佛回到了過去快樂的日子。影片以寧靜的黑白光影勾勒出懷舊的情感,默默記錄著老人最后的時光。這部電影榮獲了2007年波蘭電影節(jié)的觀眾獎、最佳女主角、最佳音響和影評人獎,可見其深受觀眾和專業(yè)人士的認(rèn)可。
總有一天,生命對我們每一個人都將褪去浮華的外表,只剩下最本質(zhì)和內(nèi)核的東西,比如死、衰老、幻滅,生、孤獨(dú)和愛。哪管你曾經(jīng)是一手遮天,傾國傾城,還是平常庸碌,絢爛美麗或寂靜安然。 人人都是懷著孤獨(dú)而來,懷著孤獨(dú)離開。 《死期將至》,我知道這會是一個我喜歡的電影。它是關(guān)于一個人老得不能再老的人,靜靜地等待死亡的故事。如果我沒有猜錯,它會是寂靜的,緩慢的。沒有太復(fù)雜的情節(jié)用以討好觀眾的觀感。應(yīng)該有一些關(guān)于“生”的鮮活、明亮而美好的東西在里面。會有一些美麗的、搖曳的、懷舊式的光影片段。 我坐定的時候,已經(jīng)開場了幾分鐘。黑白畫面。寂靜的老房子。那個老太太一個人坐在窗前飲酒。小小的一杯,她一口一口地慢飲,一搭一搭跟她面前唯一的生靈——一只狗費(fèi)拉說著話兒。果然像我猜得那樣。 你知道她有多老嗎?滿頭銀發(fā),溝壑縱橫的臉,端酒的那只手微顫,干枯、消瘦,遍布老年斑?!皾M頭銀發(fā)悲白雪”。我知道,如果我一上來就是憐憫而不是覺知。那就失了水準(zhǔn)了。況且,誰又該憐憫誰呢,你和我,和他,我們大家,都會有那么老的一天。 老人,老狗,老酒,空房,獨(dú)院。她所有的人生都在這座空房子里了。包括回憶、伙伴、親人、財產(chǎn)。人生就是這樣,先前是在加,后來只是一味減。走著走著,許多許多的東西都散盡了,只剩下了這些。誰也不會比誰更多一些。 這個相對封閉的小世界,一窗之隔的是完全與她無關(guān)的人生。一個霸道的富人,一個兒童音樂俱樂部。他們并沒有交集。老太太對于她的兩群近鄰,通常扮演旁觀者的角色。有時候老太太會拿起她的望遠(yuǎn)鏡,默默地觀看這兩家唯一的近鄰。咒罵,抑或微笑歡愉。 單從影片來看,這是個極為聰明睿智的老太太。有著可貴的知性氣質(zhì)和高貴品格。未必慈眉善目、和藹可親,但言語之間不乏通透和幽默。比如她把酒熟稔地遞給那只狗費(fèi)拉喝,說:“這就是我們合得來的原因”。比如她跟小男孩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對話。 帕斯卡爾說:“我們由于交往而形成了精神和感情,但我們也由于交往而敗壞著精神和感情?!边@句話好極了。人的孤獨(dú)從來沒有出路??墒侨说目鞓愤€是離不開分享和碰撞。人在一個能帶來價值認(rèn)定的環(huán)境中,孤獨(dú)感會少一些。從這個意義上來,老太太十分地孤獨(dú)和寂寞。 總得有什么東西作一個出口,讓一個人的孤獨(dú)得到適度的、輕微的拯救。前半段的老太太的內(nèi)心盛滿孤獨(dú)與寂寞。這種孤獨(dú)強(qiáng)大但并不絕望。有著對曾經(jīng)逝去的美好風(fēng)華的回憶作伴,它甚至有了安寧享受的意味。但她總還是希望以親情為出口彌補(bǔ)因等待死亡而帶來的強(qiáng)大的虛無。 這個時候這個老太太的惟一聆聽者就是一只狗。我覺得狗是有隱喻的。這只狗屬于“失語者”,狗如果有自主思想,會思考,說不定又是另外一個無法溝通的東西。狗身上忠誠、馴服的特性撫慰人的孤獨(dú)。而恰恰是狗思想和語言的欠缺成就了狗撫慰孤獨(dú)的可能。當(dāng)然如果從這個意義上講,多少是讓人絕望的。 而兒子和孫女為代表的親情陣營的不可溝通性是對帕斯卡爾那句話更悲涼的證明。尤其是孫女。小女孩和老太太的對比十分精彩。七宗“罪”里小女孩犯的至少有三條吧,饕餮,貪婪,憤怒。那個小演員在饕餮的時候,那副癡肥愚蠢的模樣,傳神極了。當(dāng)然這么分析有點(diǎn)歹毒,人家畢竟是個孩子。但這些并不能消除觀眾對這個只知道吃和索取的小姑娘人生的擔(dān)憂,我想有不少觀眾會像我這么想吧,與其做這樣除了少年芳華其他都無可救藥的小姑娘,還不如做她擁有高貴而寧靜的靈魂的垂死的老奶奶呢。老太太的心里怕是也早已這么想:指望這個小女孩還不如指望那只狗呢。 老太太人生最牽掛的是親情。也是這個唯一的兒子給老太太造成最沉重的打擊。兒子背著老太太試圖把老太太視為珍寶的房子賣給覬覦已久的富人。并且言語之間對深愛他的媽媽頗多厭棄。遭到自己人世間最在乎的人的厭棄,這足以給任何人造成痛不欲生的幻滅感,何況這個人,還是身體發(fā)膚受之于她、殷殷牽掛幾十年的兒子呢?難怪老太太萬般絕望之下,要動輕生之念。 “那時我見到你,枯葉猶存,迎著嚴(yán)寒,小鳥在歌唱,你看見黃昏,落日褪去,一點(diǎn)一點(diǎn),被黑夜帶走,死亡是另一個自我,深埋谷底,這你會懂,你的愛會更堅強(qiáng)、更深刻,卻遺忘許久?!?我記得暮色在白日提前降臨,帷幔緩緩飄動,躺在床上打算把自己交給死亡的人,如深海般悲傷和寧靜。 可是最后,生的堅韌到底是戰(zhàn)勝了生的幻滅。何止是經(jīng)受最致命打擊的老太太。人的一生難道不是無往而不在幻滅和堅韌的博弈和掙扎之中么。每有放棄,人生便黯淡,每有堅持,人生便重獲光芒。還有什么比生本身更強(qiáng)大、更值得堅持和鼓掌的事情呢。 老太太終于明白了這個道理,她從床上一躍而起。帶著復(fù)蘇后的力量,帶著依然如影隨形的孤獨(dú)。把最后的那段日子過得漂漂亮亮。 電影看到中途。 老太太一個人顫顫巍巍地給自己弄食物,泡杯茶,端著他們上樓。偶爾打開窗戶,拿起望遠(yuǎn)鏡看看對面兒童音樂俱樂部的孩子們唱歌跳舞。 我面帶微笑。看得很享受。 他在黑暗里抓我的手,問我,你是不是很想過上這樣的生活。 我笑。 用眼神問他。 你呢。 他說。 我很喜歡里面那所大房子。 是的,我很想過這樣的生活。要很多書。一些酒。也許需要一只狗,也許不需要。不需要人群,要一只電腦。要有網(wǎng)絡(luò)??梢岳?,可以很老,但不要老到成為世界、親人及自己的負(fù)擔(dān)。 如此安安靜靜。 這個驕傲的老太太快結(jié)尾的時候干了件漂亮事。她打電話拒絕了她兒子。是拒絕,不是痛罵,心若死了,還要這刀子一樣的語言有什么用呢。然后顫巍巍地跑到那個兒童音樂俱樂部,把自己的房子無償捐贈給了他們,當(dāng)然,還留了一堆珠寶首飾用于修繕房屋。聰明人做好事通常都是做到頭的,你看她贈房子不說,連裝修款都給留好了。 影片到這里,因為孤獨(dú)和被至親的人遺棄, 老太太的舉止反倒突破了血緣倫理,向真正的自主選擇邁進(jìn),何其通透而瀟灑? 這一切似乎很圓滿,也許到了要散場的時候了。那個調(diào)皮的小男生在樓下仔仔細(xì)細(xì)地沏茶,然后高高興興地端上來給老太太喝。這個由年輕的充滿希望和未來的生命擎著的這杯茶,如此滾燙。這讓人想起剛開場的時候,老太太每天很用力地端到樓上用早點(diǎn)的那杯茶,回回都顫巍巍地涼了。 熱茶依然滾燙,如小男生的少年風(fēng)華。 不相干的少年人,帶著陌生而又親近的關(guān)愛和溫情,隔著一扇未開啟的門,到底還是親眼看到老太太的生命流逝。小家伙在門外哭。 我也嘆氣。 要結(jié)束了。散場了。 老太太的生命以及這部電影。 銀幕上仍然有光。 特呂弗說: “我們這些觀眾身處黑暗之中,銀幕上發(fā)生的一切光華流動?!?然后。人群騷動。銀幕暗掉。影院的燈光亮起。
這篇影評有劇透Copyright ? 2020-2025 www.syjgw181.com [天龍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