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館笑傳》是一部古裝電視劇,故事發(fā)生在明朝時期的京師。劇中主要講述了天和醫(yī)館的館主陳幕禪失蹤后,學徒朱一品、陳幕禪的女兒陳安安以及其他人物被卷入了一系列風波和陰謀之中的故事。劇中還涉及到東廠和西廠兩個特務機構的斗爭以及其中的愛情情節(jié)。整個劇情充滿了懸疑、陰謀和愛恨糾葛,觀眾可以期待劇中的精彩劇情。
狗血的恩愛、混亂的聲明、草木皆兵的酒店開房照,昔日“賤好男人”陳赫近幾天卻遭到了狂風驟雨般的輿論風波。
但說白了,在他那條聲明微博的近300萬評論中,討論的只是一個男人疑似出軌的事件嗎?
和“文章姚笛事件”一樣,它引發(fā)了軒然大波,其旋風核心,卻是一個曾小賢式的,融合了“好男人”、“賤男”雙重人格面具的崩塌。
①語義分析法分析聲明:一個并未真誠知錯的小男孩
如果以心理咨詢中語義分析技術來看陳赫的那篇,被業(yè)內笑為“公關團隊只起到改錯別字作用”的聲明,其實頗值得玩味:
1.無助和求助
全文用了9個“求”字,這種低聲下氣伴隨絕望的語氣,可以明顯的嗅到那種絕望感。當然,周二晚上爆出這件事情的時候,其實離陳赫發(fā)聲明的時間不過兩天不到,這典型算一種重大應激事件。而且因為陳赫撒謊了,所以他除了要面對粉絲、媒體的指責,他的內心肯定也得面對自我的破碎;更何況,他可能當時還不知道狗仔隊究竟拍到了什么。
2.逃避真正的錯誤
在精神分析流派看來,人的文字(表意識)從來是很狡詐的,尤其是越是強調的重復的部分,這可能越與他的困境或問題有關。
比如說,他在文中用了17個“真的”,強調是自己的錯,和他父母、和他前妻一點關系都沒有。但這種過度的強調,反而更像一個跪在家長面前懺悔的孩子,嚇的只會說我錯了——但另一方面,他用一種強迫式的認罪伏法的口氣,卻逃避了真正的原因和錯誤(如欺騙大家利用婚姻賣書、做節(jié)目)。甚至我能從全文中感受到,他內心有一個自我,似乎在對內心的那個道德超我進行辯解,“我是有理由的、我不是那么壞的人”……
3.聲明的指向:粉絲是心理上的父母
前面說了,他像一個跪地認錯的小孩,那么文中的父母是誰呢?
是粉絲,全文的中心點并不在于認什么事實性錯誤,傷心、崩潰、可憐,才是道歉信傳遞的主要情緒。有一個細節(jié)是,他一直在強調如果大家不能接受他了,“可以做完我現(xiàn)在接的工作之后,不再演戲”,以及他后面對粉絲的賭氣式承諾“好的我會退出跑男”——所有的一切,起到的效果都是喚起粉絲們的同情心“他都認錯了你還要他怎樣!”、“小乖乖事情過去就好了,千萬不可以退出跑男”
這種指向性是如此的明顯,以至于這篇聲明在業(yè)內引發(fā)了無數(shù)的爭議,愛他真性情的,自然會被他感動;對他無感的人,則覺得這篇文章幼稚又矯情。
②人格面具下的微表情與微語句:陳赫是許婧“調教”的作品
按陳赫聲明所說,他們其實早在7、8月份便已經離婚了。同時,他們卻還在一起錄了一檔《真愛在囧途》的明星夫妻旅行真人秀,可以說,《真愛在囧途》雖有著面對鏡頭的表演痕跡和剪輯痕跡存在,但仍是非常好的觀看一對夫妻離婚前后的視頻素材。
因為陳赫是演員,且夫妻倆都知道這個節(jié)目的訴求,可能一般的面部分析方法對他們并不適用,但下意識的面部表情、語言斷句,仍很容易暴露情緒,這也被心理學業(yè)內稱為微表情。
筆者雖不擅長這個,但仍好好觀看了《真愛》。其中有一個細節(jié),筆者的想法和眾人就不盡相同:在第一期中,許婧在采訪中被問及來生是否還愿意嫁給陳赫時,環(huán)顧了一下四周,并遲疑了一會兒才說出結果;與此同時,陳赫卻直截了當?shù)幕卮稹霸敢狻?。面對“來生是否仍娶她”這種觸及內心的話題,陳赫的回復未免太快了,這種快速與其說是真愛所至,不如說是內心的防御機制在起作用,或者說是一種訓練出來的應激——事實也是這樣,陳赫明顯比許婧更愿意展現(xiàn)家庭和睦的部分,陳赫卻也比許婧更有“出軌”、“變心”嫌疑。
而在最后一期時(錄制時是8月17日,或許此時兩人早已離婚),陳赫和許婧完成了為愛人跳舞的浪漫任務后,我也注意到陳赫為了慶祝馬上去親吻許婧的嘴唇,反倒是許婧撇過臉去【圖二】,只愿以臉頰相對。從這個角度上看,陳赫也比許婧有更多的表演動機存在。
而老婆送給老公的一段話中,許婧說到“我們都把對方當做…”時,平常非常果斷獨立的她,明顯卡殼了,并說出了“待會想好之后再出來說”的話?!緢D三】同時,許婧明明知道這段話是拍給陳赫看的,卻一直在用“對方”代替“你”,這明顯是一種心理阻抗?;蛟S,當許婧把那些情意綿綿的話說給“對方”而不是“你”的時候,內心會更少不適感吧。
在最后陳赫感動陳詞的時候,陳赫說道“從最開始,是許婧一點一滴把我磨圓了”,當時許婧就馬上補充道:“調教”。因為這種隨機的、亂序化的語言是最難以控制和提前安排的,從這里也可以看出,兩人在心理模型中一直有“女強男弱”的一面。
看完整個節(jié)目,筆者確實也有“調教”兩字的感覺:無論是前期的問路、搭車,還是中期的安慰、協(xié)調(聽《真愛在囧途》總制片人馬雪告訴筆者,許婧是個平素愛獨自旅行、運動的女孩),許婧都有一種母親對兒子的安排感。再加上兩人14年橫跨青春期的感情,陳赫身上那種撒嬌、賣萌的質感,毫無疑問是許婧培養(yǎng)而出。無怪乎許婧事后還在微博上保護陳赫:“他只是個脆弱的孩子,卻是我的親人,請大家不要攻擊他?!?br>
③為什么“賤好男人”陳赫會大火:“暖男”的升級版
說白了,上文那種情緒的聲明,在男性明星中,也就陳赫能發(fā)。
為什么?——因為他是曾小賢,是“賤好男人”,是2014年最流行的“暖男”的升級版。
如果拿陳赫和文章去比較,就可以感受到兩人的區(qū)別,兩人在出事前毫無疑問都是好男人形象,但文章是痞子式的小弟弟,他能幫你打架、為你扛刀,但只有在他出事時才會激發(fā)你的母性;而曾小賢是賤人式的暖男,他慫、軟、面,但他會賣萌、撒嬌,而且他絕對對你不離不棄,擁有忠犬的特質。
同時,曾小賢(陳赫)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賤,這樣的男人除了很好玩,還很結實:你就算像胡一菲一樣的去罵他傷害他,他總是會回來,不會拋棄你或翻臉。
毫無疑問,對于需要自我構建(有時候會通過貶低異性來構建)的年輕女性來說,陳赫才是真正的心之所向,這也是為什么陳赫是QQ空間第一人氣男明星的原因,這也是為什么號召人肉那個高三女生的,同樣是一群高中女生粉。
一方面不離不棄,對你多加照顧,這是陳赫父親的一面;一方面人賤人愛,賣萌撒嬌,這是陳赫兒子的一面。而現(xiàn)在不少年輕女性,不就是又想找一個老爸又想找一個兒子嗎?
陳赫利用曾小賢、《跑男》、《微愛》里一以貫之的人格模型,成為了作為一種男性的投射樣本,充分滿足了女性大女人和小女人的部分,這是陳赫之所以在2014年大火的原因。同時,這也是他為什么這次的離婚事件異常崩潰的原因。
這一次隱瞞離婚被曝光,將他的人格面具壓的粉碎。不過,曾小賢在《愛情公寓4》里最終也會去選擇諾瀾,何況現(xiàn)實中七情六欲的陳赫呢?不是為他辯白,只是人格面具,終究掩蓋不住內心的人格系統(tǒng)。
其實,不管是“賤好男”、“暖男”還是“忠犬”、“經濟適用男”、“純爺們”或者“豪門”,都只是“好男人”這個詞的派生版本。每一次詞匯被更新,都能引發(fā)新的明星來刷存在感。但用自己的真實生活去代替言情小說里男主人公的按摩作用,固然讓自己成名速度更快一些,但雞湯總是速食的。
說起來,在現(xiàn)代文化和現(xiàn)代女性思潮影響下,很多年輕男性都會像陳赫一樣遇到相似的難關,
愿共勉之吧。
(本文心理系資深大叔 魚翅老師亦有貢獻,歡迎大家關注魚翅老師的豆瓣號:滿城月光)
這篇影評有劇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