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講壇:囚徒天子光緒》是由喻大華等明星主演的電視劇電視劇。
01飛來的皇冠 02饑腸轆轆的小皇帝 03是誰舍得一身剮 04三駕馬車的急轉彎 05其實不想走 06凄慘的婚事 07叫聲父親真的很難 08后宮的煩惱 09狼煙在東方升起 10天涯何處是神州 11當光緒遇見康有為 12戊戌年的那些往事 13血染帝都的政變 14天子的“下課”危機 15荒唐的宣戰(zhàn) 16母子西逃記 17皇帝駕崩之謎
《百家講壇:囚徒天子光緒》于2011-10-29在首播,制片國家/地區(qū)為中國大陸,單集時長40分鐘,總集數(shù)17集,語言對白普通話,該電視劇評分8.8分,評分人數(shù)362人。
緣于教科書的呆板印象通常是1840年的鴉片戰(zhàn)爭標志著西方列強打破了沉睡中國的寧靜,開始了中國半封建半殖民的長期斗爭。但實際上道光皇帝時期真的是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而咸豐帝時代才真正感受到了西方的政治軍事壓力,也就是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然而,在慈禧掌權中途很長一段時期,又陷入了中外勢力平穩(wěn)相處階段,這個應該就是西方勢力通過前期里程碑式的條約紛紛取得了暫時滿意的蛋糕切分,直到慈禧晚年的馬關條約 辛丑條約算是最終加強版的總清算。
一甲子還要多的慘痛教訓,一記耳光比一記耳光響亮,而據(jù)此將全部責任推到女人禍國,挪用財政收入甚至是北洋海軍的軍費辦生日建頤和園未免避重就輕。慈禧固然為了權力可以無視國家的利益,但泱泱大國全方位的迂腐落后及至潰敗,慈禧一個人無法也不配承擔所有罪責??涤呵偈?,就能力挽狂瀾?彼得大帝幾乎憑借一己之力使得俄國迎頭直追西方國家,因為他本人就是名正言順的羅曼諾夫王朝沙皇,正牌俄羅斯人。愛新覺羅本就是關外旗人,面對漢帝國自始至終都糾結于正統(tǒng)的穩(wěn)固,要其達到彼得大帝對俄國的情感高度是沒有可能的。說白了,這就是清王朝帶給華夏大地太多的失去,只不過讓慈禧這么個太后趕上了,再巧合的是,她本人的權術高明、丈夫早逝、活得夠長。
如果這一切發(fā)生在清朝被又一個漢族王朝推翻,那個時候我相信當權者會及時審時度勢認清世界形勢,為王朝為本民族改革經濟軍事科技方面,甚至包括君主立憲制,效果不一定在中華民國之下。
至于光緒的悲慘人生、珍妃之謎、同治之死等等,可以作為添頭佐料了解下,就其對歷史的重要性和影響結果,統(tǒng)統(tǒng)可以忽略不計。我同情光緒僅僅是因為他的一生都是慈禧的木偶,但不代表我贊同他應該取代慈禧。憂國憂民,企圖通過維新變法富國強民的想法固然值得肯定,可他自小在這么個壓抑環(huán)境下被“調教”大,連見到活羊都能嘖嘖稱奇,怎能指望他有效治理國家,很可能陷入對康有為梁啟超的盲從。至于戊戌變法的全過程演變,太過復雜,今后需要專題閱讀。彼得大帝可不是坐在莫斯科的皇宮等待他的“康有為梁啟超”的,他可是親自奔赴第一線,游歷西歐、發(fā)奮圖強、厲兵秣馬主動帶領整個王朝向前進。如果光緒取代慈禧,那么說不定大清亡得更快,不過這樣的話辛亥革命的曙光就可以提前到來!就此收筆,發(fā)現(xiàn)每次假設歷史進程有另一個“如果”的話,就陷入了無窮無盡的蝴蝶效應、辯證邏輯、循環(huán)思辨和沒有結果的空想。還有一點,作為兩位帝師的翁同龢,除了被反復引用的翁同龢日記外,總感覺他更深層次的能量被一筆帶過了,至少在這兩個專題講座是如此。
其實知乎的一篇文章更好地總結了我的感受,慈禧、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核心權力層,按照中國封建傳統(tǒng)的標準算是優(yōu)秀的治理層了,平定太平天國、開展洋務運動、主動革除弊政,放在哪朝哪代不算優(yōu)秀?只是他們集體遭遇了千年一遇的世界巨變,中興的光環(huán)被賣國求榮、割地賠款的罵名釘在了歷史恥辱柱上,趕上了封建制的末班車也是無奈。
Copyright ? 2020-2025 www.syjgw181.com [天龍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