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皮客棧2》是一部恐怖電影,講述了三位美國大學藝術系的學生貝絲、惠特妮和洛娜在意大利羅馬假期中遭遇恐怖的故事。她們被一名女模特愛麗克希爾帶到了斯洛文尼亞的鄉(xiāng)村小鎮(zhèn),卻陷入了虐殺和殺戮的境地。電影通過緊張刺激的情節(jié)和恐怖的場景,帶領觀眾進入一個充滿恐懼和殺戮的世界。觀眾將跟隨貝絲、惠特妮和洛娜的視角,親身經(jīng)歷她們在恐怖小鎮(zhèn)上的生死抉擇。《人皮客棧2》將恐怖和驚悚元素融合在一起,給觀眾帶來了一場毛骨悚然的恐怖之旅。同時,電影也通過對人性的探索和揭示,引發(fā)觀眾對人性的思考和反思。這部電影絕對是恐怖片愛好者不能錯過的作品。
在觀看續(xù)集之前,筆者曾大概地查看了一下故事大綱,說實話,興趣并不是很大,故事與第一集幾乎相同,無非是男人變成了女人。但由于生命中最根本的那種色情與暴力欲還是將第二集完全看了下來,這才發(fā)現(xiàn),第二集的制作水平明顯地超過了第一集。
如果說色情與暴力在第一集中得到了毫無保留地彰顯,那么第二集中諸如此類的鏡頭則少了許多,而且?guī)缀跄軌蜻_到香艷與暴力的完美結(jié)合,這一點是第一集中所缺失的地方。當然,這與影片主人公性別換位有著一定的關系。
在上一集中,那個存活下來的帕里克斯終于沒有擺脫命運的安排而身首異處了,表現(xiàn)這個事實的鏡頭極具震撼力,無頭的死者端坐在餐桌前,一只小貓無聲地在死者脖腔處覓食,沒有大聲叫喊,沒有血漿的噴涌,剩下的只是一片寧靜,但在這種靜態(tài)的畫面中,詭異恐怖的氣氛完全被營造了出來??梢哉f,這個鏡頭將暴力更提升到了一個層次,即暴力的隱性,暴力的無聲以及暴力存在的任何可能。相對于西方電影來說,東方的靜態(tài)恐怖影像是十分明顯的,而這個鏡頭所體顯的基本屬于此類風格,溫順的小貓與殘忍殺屠后的現(xiàn)場形成鮮明對比。而小貓的象征意義是否預示著影片將女性暴力潛力的挖掘呢?這一點恐怕也多少有所暗示。帕里克斯之死已經(jīng)注定了影片將減少血腥,而從心底對觀眾進行暴力血腥的殘酷刺激。
三個女孩幾乎是三個男孩的翻版,笨笨的洛娜想成為作家(為什么想成為作家的人都顯得有些不合時宜?),自信風騷的惠特尼還有影片的主角低調(diào)的貝絲。三個女孩在一名性感模特的引誘下前往那個死亡的客棧。由于性別的轉(zhuǎn)變,在開篇部分,劇情的鏡像也發(fā)生了重大轉(zhuǎn)變,首先是色情鏡頭的減退,男孩眼中的性追逐變成了女孩心中的性騷擾,在火車上有段重要的戲份,三個女孩受到了一群無賴的侮蔑與恐嚇,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影片對女性的著力點。
比較起來,三個女孩在對男性的觀念上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洛娜羞澀卻渴望愛情,所以她當然是最容易受到誘惑或欺騙的人,惠特尼風騷放蕩,所以她的以一種女性特有的魅力希望能夠徹底獲得別人對自己的認同,其實也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xiàn)。但貝絲則不一樣,她更具有男性的特質(zhì),首先,她繼承財產(chǎn)而且供養(yǎng)著自己的父親,僅從這一點來說,她是一個強勢的女性,所以對男性有種天生的抵觸心理。所以,貝絲的愛情主動性絕不是那么強烈的,而面對惠特尼,貝絲有種天生的保護欲,實際上是有種同性的傾向在里面。而最重要的一個角色是模特阿克塞爾。影片雖然沒有直接用鏡頭表現(xiàn),但通過幾名女孩的眼神我們不難猜出,這個模特其實是一個變性人。而對于這樣的一個人,貝絲卻表現(xiàn)出了信任與好感,無疑的,貝絲接受了模特的雙性身份,從而反證,貝絲的性意識其實也是雙性的,在心理上,她即是一種女性的欲望又兼具男性的征服欲。
與第一集比較起來,香艷已經(jīng)失去了真正的力量,取而代之的是女性的心理,而這種心理是具有明顯的性意識的,于是,色情鏡頭被隱藏了起來,不再通過男性的視角去展現(xiàn),這一點是符合劇情的。
到達客棧以后,三個女孩立即被人開始競價,這時便出現(xiàn)了兩個人物,托德和斯圖亞特。這兩個人物的出現(xiàn)可以說是完全摒棄了第一集中的純正殺屠,相反引入一些形而上的思考。為什么要殺人?這個世界還有些地方是沒有法律的,是依靠金錢來主宰,人們可以為所欲為。托德與斯圖亞特一方面代表了掌握金錢的權(quán)力機構(gòu),另外一方面,他們的對話開始對殺人這種行為進行討論,正如膽怯的斯圖亞特所說,我們的行為是否是變態(tài),但托德解釋道,這是一種能夠重新認識自己的過程。在沒有法律的地方,重新認識自己的過程就是強權(quán),依靠金錢,殺人只不過是一個形式而已,或者說是一種儀式,是能夠令自己強大起來的儀式。
很有意思,對于兩個男人而言,他們的獵物卻是三名少女,于是金錢與強權(quán)還有性的強化幾乎完全體顯在這種獵殺與被獵殺的關系中了。
洛娜的死是影片將情色與暴力統(tǒng)一到極致的場面。客戶竟然也是一名女性,她殺洛娜為的進行一場血浴。在世界所有的文本中,女人對女人的仇視遠比男人對女人的仇視更加可怕。當蠟燭被點燃的時候,當掙扎著的洛娜被一點點割去生命的時候,安逸的客戶卻在享受一場女體的盛宴,血液不但成為一種嗜好,更將女人之間的那種殘忍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女人為了自己的享受或高貴可以肆無忌憚地殘殺其它的女性,這一點是現(xiàn)實在影片中的暴力體顯。
洛娜由自己對愛情的極度可望而落入陷阱,惠特尼則由于極力彰顯自己的女性魅力而忘記了警惕。惠特尼的死亡更突出表現(xiàn)的是托德的變化,當信心滿滿的想成為一個超人的時候,他面對著生與死則表現(xiàn)出了怯弱,于是,他退縮了。這不僅僅是劇情上人物的豐滿所需,更重要的是,那種通過殺人獲得自信心獲得強大力量的想法在此倒掉了,導演通過托德的轉(zhuǎn)變將冷酷能夠讓人強大的這個理論否定掉了,這是導演意識的明顯帶出點。
而貝絲與斯圖亞特的較量則是影片的重點。貝絲的被抓還是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因為她相信了模特,所以,三個女孩被抓的方式雖然不同,但都是出于女性本身的一種認知上,只不過這種認知有些時候變得不那么溫馨。然后就是斯圖亞特的轉(zhuǎn)變,斯圖亞特并不是一個變態(tài)或強權(quán)主義者,于是,他試圖放掉貝絲,可貝絲無意中的一種話卻令他轉(zhuǎn)變了。受到妻子的壓迫,殺人成了一種發(fā)泄,而發(fā)泄的目的實際上就是為了讓自己強大起來。雖然他強大的根源十分可笑,僅僅是在對妻子的勝利上,但毫無疑問,這種性別上的較量令斯圖亞特處于一種顛狂的狀態(tài)。對女性產(chǎn)生了一種仇視心理。但男人是否真正能離開女性呢?當貝絲花言巧語引誘斯圖亞特的時候,男人再一次失敗了,他終于被貝絲綁縛在了椅子之上。貝絲由于強大的財力而獲得了自由,更重要的一點,她剪去了斯圖亞特的生殖器,這種行為本身就是極具性象征意味的。斯圖亞特由于受到妻子壓迫而無處發(fā)泄,這種膽小怯弱的舉動更象是一個閹人,所以貝絲的行為只不過把斯圖惡特打回了原形,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貝絲也由此完成了自己女性身份的轉(zhuǎn)變,即從開始的性別模糊變?yōu)橐粋€純男性的身份,有錢并且會利用錢,這是一個社會人的代表特征,殺掉男性本身就是取而代之的意味,是超越男性的,尤其是最后殺死模特的舉動,從心理與生理上都徹底成為了一個強勢的權(quán)力者。
影片把當?shù)谝患械纳橥耆D(zhuǎn)化成女性意識的體顯無疑是成功的,但我們絕不能由此而判別此片帶有所謂的女權(quán)色彩,因為片中最大的贏家絕不是女性本身,而是金錢,一種權(quán)力,女性與男性的對峙以及暴力的實施在金錢面前都是不堪一擊的,貝絲之所以能夠解救自己絕不是由于女性身份,而是金錢更多的原因。所以,回歸到托德所說的話中,在沒有法律的地方,是金錢讓人們?yōu)樗麨?,讓人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在的暴戾與罪惡。
無論是影片中的受獵者還是獵捕者,以及觀影的人都在承受著金錢的拷問,于是,色情與暴力在本集中顯然不再占據(jù)主導地位,僅僅成為金錢作俑下的某種產(chǎn)物而已,這是一個社會問題,被各種表現(xiàn)所掩蓋然后卻歸納出來的社會問題。影片中那群流浪兒拒決糖果而要錢的行為同樣說明了這一點。
最后說一句,影片打死孩子的情節(jié)雖然表現(xiàn)了幕后人的冷酷與殘忍,但似乎與主題是悖離的,而美國影片中這類鏡頭一般也不會用的,所以殺孩子鏡頭無疑是影片一大忌,不知道它是如何通過美國電審的。
韓兮
2007-6-21于通州
這篇影評有劇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