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是一部感人至深的電影,講述了一個被遺棄的小男孩孔德爾尋找自我歸屬感和精神家園的故事。影片展現(xiàn)了孔德爾從小被母親拋棄后在孤兒院的壓抑生活。母親為了追尋所謂的真愛,將孔德爾視為累贅,不但不收留他,反而將他置之不理。面對母親的背叛,孔德爾感到無比的痛苦和無助。年幼的他下定決心逃離孤兒院,尋找屬于自己的家園??椎聽栭_始了他的流浪生活,寄居在一艘廢棄的破船上,這成為了他的“家”。船的對面住著一戶富裕的家庭,他們的女兒與孔德爾年紀(jì)相仿,受過良好的教育,生活條件優(yōu)越。然而,由于孔德爾的長相不太好看,他總是受到排擠和冷落。直到他遇見了同樣孤獨(dú)的小女孩,他們的心靈得到了彼此的慰藉和支持。這部電影在2006年的柏林電影節(jié)上榮獲特別致意最佳影片獎,這充分證明了它的優(yōu)秀之處。影片通過細(xì)膩的情感描寫和真實(shí)的演技,打動了觀眾的心靈。它讓我們反思親情的珍貴和重要性,以及每個人都應(yīng)該被尊重和關(guān)愛的價值觀?!段沂恰肥且徊砍錆M溫情和感動的電影,絕對值得一看。
《Jestem》(《我是》)是波蘭導(dǎo)演多羅塔?肯杰爾扎沃斯卡的作品。影片一開頭,搖晃的手持拍攝預(yù)設(shè)了男孩命運(yùn)的沉浮不定。此時的男孩正一步步地走向囚禁,一扇扇門在他身后關(guān)閉,畫外音傳來警官的冷漠盤問。男孩請求回家,警官問:“回家?哪個家?”男孩答:“回我的家,我有一個家。”可是,男孩無名無姓,只是一個被遺棄的流浪兒。男孩說:“名字有什么重要?!蹦泻⒌幕卮鹩|動了警官發(fā)出“人生在世為何而來”的感嘆,也正是在這聲感嘆中,影片帶我們走近了男孩的世界,去采擷他今生今世的證據(jù)。
成人世界的尋覓與遺棄
在孤兒院的生活,男孩總是處于被干預(yù)的地位。他朗誦《我的頌歌》,聽眾盡情地竊笑嘲諷;他更換食物,老師惱怒地橫加干涉;他攻擊嘲笑他的同伴,于是被軟禁在昏暗的食堂。他豎起中指,向這樣的生活表示反抗。之后,他毅然跳窗,翻越鐵絲網(wǎng),逃離這塊土地,去追尋屬于他的“家”。
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母親,那個在閃回鏡頭中蕩著秋千的溫和的女性??墒牵?dāng)他在坐火車、乘輪船并滿懷歡欣地奔跑至家時,迎接他的是母親和一個陌生男人的同床共眠。他母親請求他的原諒:“我一直在追尋著愛,想找到一個愛我的人?!钡泻o法理解母親。這一次對“家”的回訪,讓男孩開始重新審視成人世界。
他偷偷地觀望他的母親,并為母親的縱欲而嗤之以鼻。他不知道他母親瘋狂地舞蹈,猛烈地吸煙以及放肆地大笑背后,是對真愛落空的孤寂及空虛的逃避。但這孤獨(dú)又不僅僅屬于他母親,影片通過男孩的雙眸,將這些魂靈散落在了社會的各個角落:那個獨(dú)自徘徊在岸邊的女人,等待著那艘船里的男人的殷情邀請;那個小店的女服務(wù)員,翹首盼著男顧客們的挑逗調(diào)情。欲望的無限放大,使得這個社會將最親密的血緣關(guān)系砸得一文不值。所以,當(dāng)男孩再一次回到那個傳統(tǒng)觀念下的“家”里,搖著音樂盒試圖喚起母親的愛時,他得到的是母親的哭泣及怨憤:“你為什么來這里?我再也不想見到你,聽到我說的了嗎?”
他被成人世界驅(qū)逐了出去。他坐在樹上思索了很久,最終將那個象征著親情的音樂盒丟進(jìn)河里。尋愛無果的男孩最終被成人世界遺棄了,他本想跳入河中被淹死,但又本能地拾回了音樂盒及自己的生命。不過,經(jīng)過河水“洗禮”之后的男孩重生了,他不再是那個掙扎于成人世界中去苦尋“血緣之家”的男孩了。
兒童世界的類聚與逃離
男孩開始了他的流浪生活,他躺在落滿一地的金黃的樹叢里睡覺,他挑選著半腐爛的蘋果充饑,他在冷風(fēng)中一個人抽吸著鼻子,直到找到一艘擱淺的破船。他清理了船內(nèi)的垃圾,重整了船內(nèi)的物品,在此安了家。他以賣廢品為生,鏡頭透過鐵絲網(wǎng)將他框在收購店無人回應(yīng)的門口,他以一個孩童的身份去體驗(yàn)這個年齡不該嘗試的成人的生存艱辛。他在深夜的街頭,砸碎玻璃,偷走食物,但也努力通過賣廢品掙錢買湯喝。他就這樣在希望與絕望中穿越,在關(guān)心和冷漠中游走。
在兒童世界里的他,需要面對與同輩團(tuán)體的交往。一群吸煙、喝酒甚至吸毒的小混混追逐著男孩,迫使他與其為伍。但男孩總是躲避著這些墮落群體,拒絕著他們的生活方式。而他的“家”對面的小樓里的兩個女孩,也是男孩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相逢。因?yàn)樗齻?,一個給了男孩愛,一個,拿走了這份愛。
妹妹是個愛喝酒并愛傻笑的丑陋女孩,盡管她的生活條件優(yōu)越,同時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但是她的心靈是孤獨(dú)的:“我不喜歡我自己。”隨著妹妹與男孩的交往次數(shù)的增加,他們的心靈逐漸契合。妹妹給男孩送面包,請男孩洗熱水澡,在火光下談著理想。男孩開始依戀妹妹:“求你,來吧?!碑?dāng)被母親傷害后,男孩躺在床上瑟瑟發(fā)抖,對妹妹說:“沒有一個人愛我?!泵妹没卮穑骸安灰盐宜闵??!眱蓚€孤獨(dú)的靈魂依偎在一起,計劃著:“我們一起逃走吧,就明天,我們一起逃走?!贝笄逶绲膼坌脑绮停妹盟蛠韸A著“我愛你”紙條的面包,做出了天真純凈的承諾。但這個計劃卻被美麗的姐姐破壞了。姐姐雖然美麗卻依舊孤獨(dú),往往一個人在河邊扔石子,一個人吹著河風(fēng),一個人奔跑在樹叢里。姐姐在關(guān)鍵時刻報了警,并給妹妹帶上了隨聲聽。男孩被警察逮捕了,他大聲地沖著妹妹喊,但妹妹卻沉浸在自己的搖滾世界里,手舞足蹈。
如果說朋友是自己選擇的家人,那么男孩依舊無法在自己的生活圈里建立自己的家。他不被成人世界認(rèn)可,孩童身份注定他無能為力而只能被規(guī)訓(xùn)、被管理。他在自己的“破船之家”里被人抓上了岸,而彼岸,只是個遙遠(yuǎn)的夢想。
自我世界的抗?fàn)幣c堅守
“家”是男孩不曾放棄的追尋,盡管他一次次為“家”傷心。對于母親的那個家,男孩一直不愿對外抹黑其形象。從欺騙收購店老板“是媽媽接我回來的”,到回答曲棍球混混“住在我媽媽的家”,并且在其蹂躪下,對他嘲諷的“你有一個偉大的母親”作出了堅定回應(yīng)“我知道”。而當(dāng)其說出“我在上你媽呢”,便立即皺著眉頭痛苦地敲打他:“你撒謊,你告訴我這不是真的?!睂τ谀泻⒌牡诙€家,在其被迫離開時,他發(fā)出了絕望的叫喊:“嘿……嘿……”叫聲驚動了樹上的鳥兒,卻驚不醒那個小樓里的愛人。在警車的網(wǎng)窗外愈漸愈遠(yuǎn)的“家”,再次為男孩的追尋掛上了無情的句號。男孩走進(jìn)警局,請求回家。“我有一個家”,這是男孩永遠(yuǎn)的牽掛。但這個“家”在哪?
男孩曾問:“我到底做錯了什么?”妹妹回答他:“你存在本身就是一個錯誤?!蹦泻⒎路鹁褪悄切┍怀寥牒又械男律∝?,一個沒人需要的孩子。但男孩在乎那些小貓。收購店老板說:“沒人要它們,留著干嘛”,男孩反駁道“沒人愛我,也把我淹死”。男孩難以容忍這份對生命的踐踏,正如魯迅所言:假使造物也可以責(zé)備,那么,我以為他實(shí)在將生命造得太濫,毀得太濫了。男孩將音樂盒丟棄,又跳入寒冷的河水里重新?lián)旎?。他流著淚與女孩說:“離開這,要不我只想淹死……”如果說男孩還有家,那么他的家,一定深居他的靈魂。這個家,是他內(nèi)心世界的那份詩意——對生命的詩意追求。
可以說,影片自始至終呈現(xiàn)著的是黃色的暖調(diào)畫面,仿佛一首流動的影像詩,使整個情節(jié)哀而不傷。男孩喜歡眺望,面對著近乎唯美的自然風(fēng)光,他的心里充滿詩情畫意。正如談及理想,男孩陶醉地說:“我會成為詩人的,當(dāng)我想得很多時,我就像個詩人……”
影片的結(jié)尾與開頭相銜接,只是,對于“我是誰”的問題,依舊交不出答卷。家,是社會對男孩身份認(rèn)同的證據(jù),是男孩活在人世的合法場所。但男孩無家可歸,他既不能回歸到傳統(tǒng)家庭,又無力構(gòu)建自己的家園。他能做到的,只是用這顆孤獨(dú)的靈魂,去堅守最后的愛,堅守內(nèi)心深處那份對生命的尊重。男孩說:“這與我的名字有什么關(guān)系?”的確,在他的內(nèi)心家園里,不需要姓名。這篇影評有劇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