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罪少女》是由金宜奭執(zhí)導(dǎo),金宜奭編劇,全余赟,徐永嬅,高媛熙,劉在明,徐現(xiàn)等明星主演的劇情,電影。
《負罪少女》是一部由韓國導(dǎo)演金宜奭執(zhí)導(dǎo)的劇情片。影片講述了高中女生慶敏離世后,她的好友迎熙陷入困惑和悲傷之中,而警探、師長、同學(xué)和死者的父母都試圖找出真相的故事。影片采用了灰暗沉重的調(diào)性,揭示了官僚主義、輿論追捕和悲劇背后復(fù)雜結(jié)構(gòu)的問題。新人演員全汝彬在片中的表演也備受贊賞。整部電影充滿了懸疑和緊張感,觀眾可以期待一部引人入勝的影片。
《負罪少女》別名:女高校生死了以后,罪行累累的少女,AfterMyDeath,于2017-10-15上映,制片國家/地區(qū)為韓國。時長共113分鐘,語言對白韓語,最新狀態(tài)更新HD。該電影評分0.0分,評分人數(shù)3872人。
主演:阿諾·施瓦辛格,琳達·漢密爾頓,愛德華·福隆,羅伯特·帕特里克,阿爾·伯恩,喬·莫頓,埃帕莎·默克森,卡斯圖羅·格雷拉,丹尼·庫克塞,詹妮特·戈德斯坦恩,山德·貝克利,萊思莉·漢密爾頓·格倫,彼得·舒魯姆,唐·雷克,吉姆·帕爾默,格溫達·迪肯,科林·帕特里克·林奇,妮基·考克斯,德沃恩·尼克森,阿卜杜勒·薩拉姆·埃爾·拉扎克,邁克·馬斯喀特,迪恩·諾里斯,查爾斯·A·坦伯羅,丹尼·皮爾斯,馬克·克里斯托弗·勞倫斯,林凡,喬爾·克萊默,斯科特·肖,史文-歐爾·托爾森,小威廉·威謝爾,KenGibbel
《負罪少女》是一部扣人心弦的電影,講述了高中女生慶敏的死亡引發(fā)的一系列事件。她的好友迎熙成為了唯一的目擊者,而警探、師長、同學(xué)以及死者的父母都圍繞在她身邊,希望找到線索。然而,謎團卻無法解開,而周圍的壓力不斷增加,局勢逐漸失控。在真相揭曉之前,一連串悲劇性事件接踵而至,給當(dāng)事人帶來巨大沖擊。這部電影由韓國導(dǎo)演金宜奭執(zhí)導(dǎo),以其獨特的灰暗調(diào)調(diào),揭示了女高中生校園生活背后的崩潰危機。作品通過描繪官僚粉飾太平和盲目獵巫,剖析了悲劇底下的復(fù)雜結(jié)構(gòu)。在深層黑暗的盡頭,絕望不可避免地蔓延,讓人難以看清終極真相。新人演員全汝彬在片中的出色表演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展現(xiàn)出出色的演技和爆發(fā)力?!敦撟锷倥肥且徊苛钊穗y以忘懷的影片,通過獨特視角和深度,引發(fā)觀眾對社會問題的思考,帶入一個充滿絕望的世界。
這篇影評可能有劇透
這分明是一個恐怖片。
每場戲、每個人、每個眼神都有令人毛骨悚然的寒意。第一場戲就拔刀刺向了觀眾,但無人知曉,直到電影結(jié)束才開始劇痛。我看完愣了半天,心臟咚咚跳。當(dāng)我試圖尋找原因,卻發(fā)現(xiàn)無人有罪,每個人都可以冠以無辜的辯詞。但分明“死去”了兩個少女,無聲無息,像一場被大雪覆蓋的屠殺。
影片的調(diào)性和今年獲青龍獎最佳劇本的《蜂鳥》很像,同樣是聚焦少女成長,夾雜難以言說的同性情愫,生命的無常與陡然的失去,但《負罪少女》要陰郁得多,它的絕望彌漫始終,一路奔向死亡,像電影里那條黑暗潮濕的漫長隧道,背后有光,卻無法回頭。
“慶敏之死”的真相并不復(fù)雜,但導(dǎo)演選擇了一種相對冒險的講述方式,他退到了每個角色的身后,尊重他們的自私與逃避,真相就在各種否認辯解中被咀嚼撕碎了。這個過程極其挑戰(zhàn)耐心和共情能力,一不留神就成了某一立場的幫兇(不過這也算是缺點之一,敘事太過零散,基本都交給了臺詞。許多情緒過度更依賴于演員的表演,幸好每位演員都在線)。為了便于分析,會先通過片中的零碎線索整合出“慶敏死亡時間線”,再解析。
01. 時間線梳理(可能有誤讀,歡迎討論指正)【事發(fā)前一年】迎熙、慶敏、韓瑟是同班同學(xué),本來玩得很好,但在某件事之后就不好了。慶敏被孤立,迎熙和韓瑟玩在了一起。(迎熙原話:“到去年為止還算很好,但在那以后,就不是很好了?!本唧w是哪件事未明確指出。)
【事發(fā)當(dāng)天晚上八九點,口紅商店】迎熙和韓瑟在去口紅店偷化妝品,因為晚上要去酒吧看公演,在商店遇到了許久未見的慶敏。為了甩掉慶敏(或者為了能順利偷出化妝品而轉(zhuǎn)移店員視線),迎熙誣陷慶敏偷東西,趁店員盤查慶敏,迎熙和韓瑟溜走。(其實在商店遇到慶敏并非巧合,而是慶敏在死前特意找迎熙訣別。從后面的信息來看,慶敏謀劃這場自殺花了很長時間,只是這時的自殺計劃是:今天見迎熙最后一面,跟她告白,明天就吃安眠藥自殺。)
【車站】慶敏趕到車站,當(dāng)著韓瑟的面向迎熙表白,迎熙不信,開玩笑說“如果是真的就用自殺來證明”。(電影這場戲不僅用了一個隔著馬路遠景,還用呼嘯的車流遮蓋了對話,但從后續(xù)情節(jié)來看,告白就是在這里發(fā)生的。)
【酒吧公演】迎熙和韓瑟邀請慶敏參加去晚上11點左右的公演(迎熙和韓瑟換上了提前準備好的衣服,慶敏因為是臨時過來所以只脫了校服外套)。中間迎熙離開了一下,一直暗戀迎熙的韓瑟對慶敏說:“別想再用那些謊言來收買迎熙的心,明明不敢死?!睉c敏說:“明天看著吧!看了就知道是真是假了?!保ㄒ簿褪钦f韓瑟此刻就已經(jīng)知道慶敏想自殺。)
【公交車】三人坐車回家,中間迎熙提出想下車走走,慶敏也想透透新鮮空氣,兩人下車,韓瑟賭氣沒有下車。
【隧道】慶敏親吻了迎熙。并告訴她自己計劃自殺的事——她一粒一粒偷拿媽媽的安眠藥,攢了一堆,打算第二天自殺,“就算死了也不會有人在意,母親有善良的一面,也有自私的一面,所以從來不顧他人感受?!薄八劳鲆稽c都不可怕,有朝一日這些事都會結(jié)束,不覺得很慶幸嗎?” 因為自殺這件事對早已絕望的迎熙來說并不可怕,她深深理解慶敏的想法,再加上剛剛告白時自己說的玩笑,迎熙并未完全當(dāng)真,于是采取了一個錯誤的安慰方法——她也說了自己的自殺計劃:要在20歲之前從這座橋上跳下去,并告訴慶敏,吃藥死的概率很低,還是不要試了。 兩人告別,半個小時后迎熙走出了隧道。 兩個小時后,慶敏跳河自殺。
【凌晨】放心不下的迎熙給韓瑟打電話,說了慶敏第二天要自殺的事。韓瑟隱瞞了酒吧中自己也慫恿過她自殺,兩人還是沒有當(dāng)真。
【第二日】慶敏失蹤,警方開始調(diào)查。
02. 洞:失語的少女“洞”的意象在電影中出現(xiàn)了三次,每次都伴隨著死亡和之后大片的沉默——隧道(慶敏之死)、喉嚨(迎熙自殺)、氣球上的洞(迎熙徹底心死)。
慶敏失蹤了,驚慌失措的老師同學(xué)們才逐漸記起這個透明的少女——家境好、成績好,但不合群、聽奇怪的音樂、沒朋友,聽上去像是模糊畢業(yè)合照中某個難辨五官的同學(xué)。直到隧道的監(jiān)控視頻曝光,她的失蹤才有了具體的指向——迎熙。
電影開始,迎熙一直在痛經(jīng),這讓我想起《情書》里面一直重感冒的藤井樹。主人公自始至終都處在一個極其不舒適的狀態(tài)中,身體的疼痛加之沉重的心理負擔(dān)讓這個人始終是一個刺猬般的防御狀態(tài),當(dāng)然,這也是她的常態(tài)。和慶敏不同,迎熙家境不好、成績不好、和脾氣暴躁的父親住在地下室里,沒什么要好的朋友,早就計劃好20歲之前跳河自殺。所以無論發(fā)生什么都是一副聽之任之的表情,她不喜歡解釋,被懷疑撒謊來大姨媽,直接展示鮮血給校醫(yī)看,被打得滿臉傷痕也只是低頭不想讓父親看見。所以當(dāng)慶敏來向她告白時,她才會下意識地說:真的么?聽起來很廉價呀,敢不敢證明一下?
面對這樣直白的愛意,她并非真的不屑。兩人曾是親密無間的朋友,像兩塊飄蕩的浮萍被撞開。再次相遇,她們像分享一首歌曲一樣分享自殺的計劃,她們彼此發(fā)現(xiàn),像是密林中閃過同類的眼睛,是讓對方在孤獨的人生中發(fā)現(xiàn)志同道合的人。這與其說是愛,不如說是理解——我理解你,因此我不知道該怎么否定我也認同的事。
于是慶敏再也沒有走出那個漫長幽深的隧道洞口,她成了一個缺席的死者,放棄了解釋的權(quán)利。但慶敏的死抽醒了迎熙,她流著淚反復(fù)說著“是我想先去死的。之前我就說了想從河上跳下去,結(jié)果她搶先了?!?/p>
慶敏替自己死了,她成了“未亡人”,被迫見證了平行世界中自己死后的景象——幡然醒悟的家長、由愛生恨的朋友、互相推諉的老師同學(xué)、高高在上的警察,這無疑比死更令人絕望,所以她也選擇了更痛苦的赴死,卻沒有成功,只是失去了聲音,脖子上多出了一個洞。
喪失聲音不僅僅是對說出真相權(quán)利的粗暴掠奪,更是感情與言語的雙重封閉。隨著遺書的出現(xiàn),一切都真相大白。但用死換來的話語權(quán),又有什么意義呢?從那以后,迎熙始終像一具行尸走肉一樣看待周遭的一切:刻意討好的同學(xué)、心懷愧疚的父親、過度關(guān)心的老師,雖然“朋友比之前還多了”,但迎熙知道,現(xiàn)在的自己像極了那只有洞的氣球——先貼上膠布,再扎,氣球慢慢癟下去,直到消失,再也不會驚動任何人。
“正如你們所愿,我要把屬于我的死亡徹底完成,想在你們面前,最瀟灑地死掉?!边@是迎熙返校時在講臺上打的一段手語,不明就里的同學(xué)老師以為是迎熙的感激之語,所以紛紛鼓起了掌。
03.無尖之刃:這群坐著鼓掌的罪人“湖底撈尸”一場戲很震撼,一個實心鋼柱上纏著鐵絲,沉入湖中慢慢移動,若有尸體,倒刺會勾住頭發(fā)或衣物。
慶敏的死就是這根纏滿倒刺的柱子,家庭、學(xué)校、社會像一層密不透風(fēng)的綠色浮萍,輕輕攪動,就充滿裂縫。
有人受傷,就一定有施暴者,有人死去,就一定有兇手。面對監(jiān)控的證據(jù)、韓瑟的指認,迎熙成了這場凌遲里面的替罪羊。在最重頭的“教室審問”戲中,迎熙被安排在了教室中間,警察、班主任、慶敏媽媽、韓瑟、攝像機形成了一個嚴密的包圍圈。玩笑是真的,親吻是真的,理解是真的,自殺也是真的,可我明明什么都沒做,為什么“現(xiàn)在就像是說我殺了慶敏一樣”?
究竟是誰殺了慶敏,電影里的答案是“自殺”。為了增加共情力度,導(dǎo)演采用了非?,F(xiàn)實主義的拍攝方法,極少的配樂,簡單的場景切換,長時間的注視。在所有人審視打量迎熙的時候,他們反而成了被觀眾打量的主體。于是,站在死亡陰影下的群像白描,所有人都像小丑一樣毫發(fā)畢現(xiàn)。
校長和班主任所代表的維穩(wěn)派從始至終沒有關(guān)心過慶敏為什么死,而是一直在擔(dān)心“不要再鬧大了”,他們試圖從死者身上原因——聽90年代北歐音樂、不愛說話、喜歡同性、不正常——怪不得會去自殺。他們把孤獨偷換成孤僻,把內(nèi)向解讀為抑郁,他們恍然大悟,互相安撫,并告誡活著的學(xué)生,六個月之后就不會有人記得,趕緊多背幾道題。
作為事件中心的另一個少女,韓瑟也是一個極其復(fù)雜的人物。明明也很喜歡喜歡迎熙,卻沒有告白的勇氣,看到有別人可以為了迎熙去死,她向所有人隱瞞了真相,并率先把矛頭對準了迎熙。這是嫉妒失控后衍生出的殘忍與暴力。當(dāng)她發(fā)現(xiàn)事態(tài)已無可挽回,她終于選擇坦白,迎熙再次接納了她,讓她充當(dāng)自己的聲音。但也僅此而已,我認為,迎熙始終沒有原諒過她。
那群被正義感裹挾的同班女生,她們的世界里非黑即白,做事不計代價,連乞求原諒都要用暴力相抵(被找出來扇巴掌的女生、故意誣陷老師而自毀容貌的女生),可以預(yù)見,悲劇將像細胞一樣迅速繁殖,生生不息。
最后就是如陰影般籠罩始終的母親。她是個控制狂、工作狂,每晚要靠安眠藥入睡,與女兒并不親密。在女兒死后辭去了部長的職務(wù),迅速脫水成一個雙眼紅腫的母親。她的拳頭始終捏著,不斷折磨迎熙、折磨學(xué)校、折磨警察,就是想尋找一個出口,一個足矣抵消她因忽視女兒而產(chǎn)生的罪惡感的出口。
可是,慶敏的死就在這樣的推諉中變得無色無味,內(nèi)疚在不斷轉(zhuǎn)移的過程中被稀釋了,最終變成了那把無論多用力也刺不穿心臟的牛排刀。于是,罪惡感還是虛焦了,導(dǎo)演給每個人為自己辯解的權(quán)利,打破了非此即彼的二元對立的模式,把一個探討的口徑留給觀眾:如果生命不能承受的重荷并非來自一個具體的矛盾,而是獨自面對痛苦時周遭的一切如常,那么誰該背負這個有罪的指責(zé)?
電影結(jié)尾,迎熙獨自一人回家,重走了慶敏最后走過的路。鏡頭跟在她身后護送著走了一段,迎熙停住腳步,慢慢轉(zhuǎn)頭,但并未與我們對視,像是無聲的告別。此時,她有兩個影子。
之后,鏡頭停住了,看著迎熙被黑暗吞沒。電影沒有給出結(jié)局,在耳鳴般的音樂中滑完了所有的字幕,但我更傾向于,迎熙也在那個橋上自殺了。課堂上那段手語,剛剛在餐廳說過的話:“因為太理解她了,所以沒能阻止她。我是唯一可以阻止她的人,我應(yīng)該阻止她的,我死過一次就明白了。到了明天,人們就會問你,我為什么會死,好好回答那個理由吧?!辈欢际歉鎰e么?依然無人阻止。
英文片名是After My Death。
它既適用于開頭,也適用于結(jié)尾。
這個故事里面沒有原諒,死亡就是那個句號。我們只能注視生命的流逝卻不能移開目光,誰都在河邊長久地站過,她們只是跳下去的那個。世間有多少可以挽回的事,可惜生命不在其中。
幸好生命不在其中。
Copyright ? 2020-2025 www.syjgw181.com [天龍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