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夢》是一部結(jié)合了愛情和懸疑元素的電影,講述了菲利普和他的表兄阿姆布羅斯之間的關(guān)系以及菲利普對阿姆布羅斯死因的懷疑。在揭開真相的過程中,菲利普遇見了阿姆布羅斯的妻子蕾切爾,并逐漸愛上了她。然而,蕾切爾的真實意圖卻令人難以預(yù)料。影片中的演員們表現(xiàn)出色,特別是山姆·克拉弗林和蕾切爾·薇姿的精彩演繹。《浮生夢》將愛情和懸疑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給觀眾帶來了一場驚險刺激的觀影體驗。無論是劇情的發(fā)展還是演員的表演,都令人贊嘆不已。如果你喜歡愛情和懸疑題材的電影,那么《浮生夢》絕對不容錯過。
這篇影評可能有劇透
一
菲利普是個孤兒,自幼被富有的堂兄養(yǎng)大,情同父子。
當(dāng)菲利普長大,學(xué)成歸來,堂兄得了怪病,不得不外出治病。
之后,一直以書信往來,互報近況。
有一陣,一向不近女色的堂兄來信聊起他的表妹,一個叫瑞秋的女人,極盡夸贊之能事。
過一陣,來信說二人已結(jié)伉儷,幸福相伴。
再過一陣,話風(fēng)突變,說這女人好可怕,言辭間多有被迫害之意。
杳無音訊大半年后,最后一封書信到來。
字間惶恐,央求菲利普即刻動身探望。
當(dāng)菲利普舟車勞頓,趕至堂兄所在莊園時,已然一派頹敗蕭瑟。
堂兄已死,遺囑里把莊園的一切都留給了他,由他的教父監(jiān)管。
待他下次生日過后,便可全權(quán)支配。
而那個叫瑞秋的遺孀,分文未得。
在堂兄病逝后,外出散心,至今未歸。
醫(yī)生診斷的腦癌以及死亡證明,均不能讓菲利普信服。
他認(rèn)定是瑞秋害死了堂兄。
接手莊園之后,他決意重振昔日風(fēng)光。
同時,發(fā)狠一定要給堂兄報仇。
然而,關(guān)于女人的一切,均像是傳說。
在外人嘴里,她富有激情與沖勁,是女強人。
在堂兄信中,她狡詐多變,像蛇蝎女人。
終于有一天,他得知瑞秋即將回到莊園。
他如打了雞血的戰(zhàn)士,作好戰(zhàn)斗的準(zhǔn)備。
他安排給她的房子,是又臟又破的儲藏室。
他打算極盡所能羞辱她,為死去的堂兄報仇。
他站立不安。
等待一個仇敵,竟然像等待情人般難熬。
她到達的當(dāng)天,他刻意避開了見面的時刻。
直到晚餐時間,方才回家。
一進門便到處找尋她的身影。
仆人告知她已到,并說她不想一同進餐,他神情失望。
原本以為對方訕訕等待,沒想到是自己急不可耐。
獨自面對豐盛的晚餐,他明顯胃口不佳。
暗自琢磨著,這個女人非同尋常。
晚飯后,她著人帶話過來,懇請他去喝一杯茶。
此時,他被高高吊起的好奇心,儼然大過了報復(fù)心。
他簡直迫不及待地,要立刻見到這個神秘的女人。
這一場見面,對于他,不啻于天雷勾動地火。
懵懂了24年的心,一下子洞明。
原先與教父女兒青梅竹馬的曖昧情意,不過是平淡的兩小無猜。
他對這個一身黑衣,笑容淺淺,帶著平淡而憂傷氣息的女人,一見傾心。
接下來的相處,很輕易地便泯滅了他報仇的心。
那個害死堂兄的瑞秋,在多次聊天了解后,變成與堂兄相親相愛至他神志不清,被疑神疑鬼、迫害狂想癥上身的堂兄一再誤解,導(dǎo)致遺產(chǎn)分文未得的瑞秋。
心魔除去,菲利普對瑞秋的愛慕,越發(fā)深切。
一晚閑聊,瑞秋無意間說起,打算前往意大利教書,賺些生活費用。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菲利普翌日即前往教父家,要求從遺產(chǎn)中切出一塊給瑞秋,以保她衣食無憂。
當(dāng)他滿心歡喜地歸來,獻寶似地把契約放在瑞秋的桌上,以為她會非常歡喜,沒承想,她卻大發(fā)光火,認(rèn)為他的做法羞辱了她。
她說自己只想做個自食其力,隨心做事的女人。
這事堅定了他對她的好感。
人在戀愛時,除了善于替對方開脫,更恨不得奉獻自己的一切。
小伙菲利普是代表人物。
他繼續(xù)瘋狂獻寶。
圣誕夜宴,他拿出祖?zhèn)鞯恼渲轫棴I,給她戴上。
深鎖柜中的珍貴珠子,在她白皙的脖頸間,光彩奪目。
菲利普為女人嫻靜優(yōu)美的神態(tài)傾倒。
而女人,似乎也被他的熱情攻陷。
但這串珠子,卻引起了菲利普教父的側(cè)目。
作為財產(chǎn)監(jiān)護人,他對菲利普之前把財產(chǎn)分割的做法,已然十分擔(dān)憂。
他立刻行使自己的權(quán)責(zé),不顧菲利普的抗議,堅持要求讓瑞秋歸還項鏈。
教父不給面子的做法,使菲利普十分窩火。
他的東西,他還不能隨意處置?
他產(chǎn)生了一個更瘋狂的念頭。
25歲生日的早上,菲利普即刻前往教父家里。
他拿出事先與律師商量擬定的財產(chǎn)轉(zhuǎn)讓契約。
上面明顯寫明,要把自己繼承自堂兄的遺產(chǎn),全部轉(zhuǎn)贈給瑞秋。
約束條件只有一個:她不能再婚。
如果再婚,財產(chǎn)則重新歸他所有。
教父對他的行為深感震驚,卻無力阻止。
根據(jù)堂兄的遺囑,他對遺產(chǎn)的監(jiān)護,截至菲利普的25歲生日。
如今限期已至,他再也無權(quán)say no。
拿著教父簽字認(rèn)可的契約書,以及從律師處拿回的所有珠寶,菲利普興奮不已。
他一路策馬奔馳,想要立刻見到瑞秋。
他盼望把這一切獻給她,接受她的感動。
半途,騎行至懸崖小徑時,差點因塌陷,命喪深淵。
但這也沒影響他的好心情。
用萬貫財產(chǎn)砸暈心上人,是件多么有成就感的事兒。
估計是個男人都想這么干。
但這得是有錢又舍得的男人。
當(dāng)瑞秋看到這一切,作為女人,她的反應(yīng)很正常。
震驚,感動,奉獻……
二
事情是從第二天,突然呈現(xiàn)出不同的模樣。
沉浸在巨大幸福感中的男人,早早起床,準(zhǔn)備野餐、紅酒,想與女人延續(xù)昨晚的甜蜜。
但出門一問,仆人說,她一早就外出了。
這一等,直到日上三竿。
遠遠看到女人坐著馬車歸來,男人的悶酒已經(jīng)喝了幾個時辰。
詢問行蹤,女人淡淡地回道,去找了教父,了解贈予契約中的詳細條款。
與男人的幸福甜蜜相比,女人一如既往的冷靜。
她沒有因突如其來的財富,對男人表現(xiàn)感激涕零,或柔情蜜意。
兩人的關(guān)系,非但沒有更進一步,相反,還有所退步。
之后男人在花叢里的索取,更像是一場自嗨。
女人全程若有所思,神情疏離。
當(dāng)晚的慶生晚宴,菲利普向客人們宣告,他愛上了瑞秋,并且打算盡快與她完婚。
在座率先變臉的,是她。
她花容變色,喝斥道“你瘋了么?”,言詞間,對此事甚感荒唐。
匆匆送走教父一家,她憤怒地責(zé)備道,這一生受的羞辱很多,以這次為最大。
男人完全傻眼了。
他以為是兩情相悅,原來是一廂情愿。
接下來,女人的表現(xiàn),更讓男人的狂熱,一點點冷卻。
女人不肯與他獨處,專門請來閨蜜陪伴。
連跟他說話,都要求開著房門。
他們再不可能情濃地做些什么了。
有陰謀論在引導(dǎo)。
教父女兒意味深長地指出,她不接受他的求婚,是因為他饋贈的條件,就是不能跟任何人結(jié)婚,只要再婚,財產(chǎn)又變成是他的了。
教父也曾暗示,她一直向外國寄錢。
難道,她原來深藏不露,就是為了等到這一天?
難道,她真如堂兄所言,是個狡詐多變的蛇蝎女人?
他大病一場,昏迷了5天。
醒來發(fā)現(xiàn)衣不解帶照料他的人,是她。
三
影片全程采用了男人的視角敘事。
女人的一切,都是從菲利普的角度觀察的。
傾幕她時,男人看到的,全是美好——
她獨立,灑脫。喜歡騎馬,觀海,看花,泡茶。
圣誕買禮物,她為莊園里的每個人,都有心地準(zhǔn)備了禮物。
她說的每句話,都那么為人著想。
她待他,一直平和溫柔。
懷疑她時,男人看到的,全是陰謀——
她的溫柔相待,原來是有所圖謀。
他贈予了財產(chǎn),她便判若兩人。
她暗自幽會男人,舉止親昵。
她每天泡給他的茶,可能是毒茶。
從遺物中翻出堂兄未寄的信,一如既往說她“聰明、狡詐,花錢如流水,給他下毒”,無一不與現(xiàn)實對照。
自始至終籠罩著的敘事懸念,刻意營造出女人的別有居心。
影片多次出現(xiàn)她倒茶的特寫。
以及催他快喝的語氣,宛若下毒人急切的心情。
但影片在最后,讓這一切成為殘酷的玩笑。
一天,t教父女兒來探望他。
瑞秋照例給他們泡了藥茶,并說想外出騎馬走走。
他別有用心地建議,可以去那條懸崖小徑轉(zhuǎn)轉(zhuǎn)。
她聽從了建議。
她一走,他便與教父的女兒,到處翻箱倒柜。
還真給他們找到了幾封書信。
其一是他律師寫給她的。
說會保管好她歸還的珠寶,并會在將來,交給她的繼承人——他。
原來,那些他曾獻寶般給了她的,以為被她侵吞了的珠寶,早被她默默地還了回去。
甚至,她暗自指定了財產(chǎn)繼承人,不是別人,竟然是他。
其二是來自外國男友人的信。
信里沒有密謀,反而是商量。
如果她真放不下生病的他,可以帶他一起來意大利,那里的陽光或許會讓他的病好得更快一些。
而教父的女兒這時告訴他,她的爸爸調(diào)查了這位友人,發(fā)現(xiàn)他是GAY。也就是說,他跟蹤時看到的他們親昵,平常如同姐妹。
事實證明,一切不過是他的臆斷。
他飛馬追出,奔至懸崖。
結(jié)果,可想而知。
小徑一如他上次經(jīng)過一樣,再次塌方。
她連人帶馬,墜崖而亡……
四
片名取名“浮生夢”,暗指一切轉(zhuǎn)瞬即逝,不過是心念流轉(zhuǎn)下的翻手為云,覆手為雨。
他看似給予了很多,實則索取得更多。
如果得不到,他不惜相害。
回頭再想女人,其實她從來沒有改變。
菲利普第一次給予她的饋贈,她就曾一番大怒。
而且她曾明確表示,她沒有愛上他。
她喜歡他,就像喜歡一個孩子。
她的奉獻,是心軟的母性在作祟。
甚至她曾吶喊——
我為什么不能過自己喜歡的生活?
我為什么要一次又一次陷入被鉗制被監(jiān)視的局面?
瑞秋用事實說明:沒活成你想愛的樣子,并不是我的錯。
我對此片感悟頗深的,還不是愛情。
而是看待事物的角度。
人們一向喜歡“以己度人”。
凡事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揣摩他人。
愛慕時,光環(huán)加身,都是優(yōu)點。
交惡時,主觀臆斷,全是罪過。
常會一廂情愿,不管對方是否認(rèn)同。
有個著名的例子——“我本來喜歡吃蘋果,你卻給了我一車?yán)妫⑶腋袆拥卣J(rèn)為,我也會感動?!?br>
竊以為,對人對事,不以親疏論長短,保持公允,亦是修行。
浮生若夢,心念為重。
一個資深影迷的私家分享。歡迎關(guān)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有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