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是一部結(jié)合了動作、愛情、武俠和古裝元素的電影。故事主要講述了兩把絕世名劍“齊物”和“寒星”的傳奇故事。江湖人士都對這兩把名劍趨之若鶩。劍術(shù)名家花千樹擁有“寒星”,而另一把名劍則在劍士李驀然的手上。李驀然希望能與花千樹比試劍術(shù),但花千樹為了躲避挑戰(zhàn)者而行蹤隱秘。在尋找花千樹的過程中,李驀然遇到了花千樹的女兒盈盈,并與她產(chǎn)生了愛情。同時,他也意外地重逢了昔日情人陳琪琪,但陳琪琪已經(jīng)成為人婦。陳琪琪的丈夫?qū)γ麆π纳澞?,并對李驀然懷恨在心。他派人暗殺李驀然,導致他受重傷。幸運的是,李驀然得到了玄姬的幫助。盈盈也遇到了危險,李驀然勇敢地救了她。花千樹答應與李驀然決斗,但他們最終通過和平方式結(jié)束了戰(zhàn)斗。然而,徐少強趁花千樹受傷之際暗殺了他,并嫁禍給了李驀然。盈盈決心為父報仇,而陳琪琪無法忍受看到兩人爭斗,揭露了真相。得知真相后,李驀然和盈盈聯(lián)手打敗了徐少強,使兩把名劍終于合并在一起?!睹麆Α芬云渚实膭幼鲌雒妗⒖廴诵南业膼矍楣适潞土钊藝@為觀止的武俠古裝元素,為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覺和情感的盛宴。
Solo lau/文
上世紀70年代末,現(xiàn)在華語影壇舉足輕重的三位大佬級導演徐克、杜琪峰、譚家明才剛剛從電視圈跨行到電影圈,并有機會得以拍攝自己的首部銀幕作品。有意思的是這三位大腕兒在拍攝自己的電影處女作時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古裝武俠題材,于是怪俠徐克拍出了懸疑冷峻的《蝶變》來諷刺“內(nèi)斗”,杜琪峰拍出了黑色但略顯凌亂的《碧水寒山奪命金》來玩味“宿命”。這二位都是鋒芒畢露,書生意氣不言而喻。最耐人尋味的還當屬譚家明,明明是初出茅廬,卻拍出了少年老成、看破名利的透徹感。不但主人公名為“驀然”,電影也大有驀然回首,浮生若夢之意。
劍自古就被尊為“百兵之君”,是身份和尊嚴的象征。青銅器時代,劍是沙場上的重要力量,有時候鑄劍術(shù)高明與否甚至能直接影響到一場大戰(zhàn)的勝敗。大約在漢代,劍在軍事上的地位逐漸被刀所替代。這里值得一提的是《狄仁杰之通天帝國》中李冰冰的那把兵器,看上去是劍,實際上也是刀,只是刀尖是比較特別的“兩刃造”,所以常被誤會。后世文豪常以寶劍來寄托自己的懷才不遇或者是雄心壯志,如岑參“邊城寂無事,撫劍空徘徊”的感嘆,李白“飛劍絕浮云,諸侯盡西來”的豪情。當然劍也代表著君子所特有的高貴氣節(jié),古代文人帶劍,多是需要保全自己名節(jié)的時候自殺用的......
楚原在《流星蝴蝶劍》的結(jié)尾說“古代的人鑄劍,就是為了權(quán)利的爭奪”,可見寶劍還有另外一個寓意就是爭名奪利,這也正是電影《名劍》的思想?!懊麆Α倍衷谧T家明這里是神兵利器,更是名利之劍。少年劍客初入江湖,大有“欲與天公試比高”的意氣,希望一戰(zhàn)成名,這不但是傳統(tǒng)武俠片的一大套路,更是我們每個人在少年時期都會有的激情。實際上《名劍》也的確像是一部關(guān)于成長的寓言,人之一世會經(jīng)歷少年的熱血,青年的迷惘,中年的圓滑,老年的睿智,在人生路上也會遭遇愛情、背叛、迷惘等等。譚家明在亦電影中濃墨重彩地表現(xiàn)李驀然闖蕩江湖后所遭遇的痛苦,隱忍著愛意去學劍求名,再度相遇伊人卻早已嫁作人婦,這段所蘊含的情感力量跟《臥虎藏龍》中李慕白與俞秀蓮的無奈有些類似。而后兩位佳人為李驀然而死,更是哀傷。
譚家明在《名劍》中設(shè)計了兩把寶劍,一曰齊物,一曰寒星。寒星劍是鋒利無匹,劍一出鞘就是寒氣逼人,不過最后此劍在徐少強使出一招類似于天外飛仙的驚人招數(shù)之后被齊物劍一分為二。正應了李慕白所說那句“揣而銳之,不可常?!保鲆娔莿倓胖锞蜁@露出致命的缺點,這里似乎也是在暗喻鋒芒畢露的才華需要收斂,懂得韜光養(yǎng)晦、守拙藏鋒才是智慧。
齊物劍是至邪之劍,鑄劍大師對花千樹說“你要是用它,將來你一定死在這把劍下”,后來此劍意外落到李驀然手中,李驀然真的以這把劍傷了花千樹,看似神秘,其實齊物劍暗指的正是對于名利的執(zhí)念。即使花千樹不用此劍,選擇將此劍隱匿,最終也逃不了宿命的魔掌,因為他始終放不下執(zhí)念,也被名聲所累。這里不由得讓人想起了楚原的《天涯·明月·刀》,天下第一的公子羽老邁之后,一心想找一個新的公子羽,讓公子羽的“天下第一”延續(xù)下去,這雖然是野心,但也是不得已之舉,因為江湖不能沒有傳奇。名聲是光環(huán)也是累贅?;ㄇ潆[居多年,明明已深知名利如浮云,但最終還是選擇為“名”而戰(zhàn)。雖是為了成全李驀然,但假若他自己不先肯定自己的“名”,又怎會利劍出鞘呢。
李驀然達成心愿之后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成“名”的感覺竟然如此荒誕空虛,甚至完全沒有一絲新鮮感,就像《東邪西毒》里講的,沙漠的那邊其實還是沙漠,江湖就是如此落寞。為了追逐遙不可及的浮云,而錯過了生命中最寶貴的東西——愛,也正如此這位少年得志的劍客才會痛苦不堪。最后李驀然獨身一人站在海巔,持劍而立,一種念天地之悠悠的蒼涼呼之欲出。最終他拋卻了齊物劍,拋卻了“執(zhí)念”,但此時美人已經(jīng)香消玉損,空留余恨。人說“少年子弟江湖老,紅粉佳人兩鬢斑”,驀然回首,江湖虛妄,物是人非。
如今看這部《名劍》在驚異于譚家明當年的老成之余,也可以發(fā)現(xiàn)其實譚家明本身就如李驀然一樣是敢于拋卻功利心的人,甚至現(xiàn)在很少有影迷了解這位與徐克、許鞍華齊名的新浪潮巨匠。在憑借《名劍》名震“江湖”之后,譚家明先后執(zhí)導了《愛殺》、《烈火青春》等多部高質(zhì)量作品,石琪評價他的電影“即使失敗作仍比很多人的成功作燦爛”,這位電影才子的功力之深厚也可想而知。1989年拍攝了《殺手蝴蝶夢》之后,在自己電影事業(yè)的巔峰卻急流勇退,去馬來西亞專心培養(yǎng)電影人才,憑借《父子》復出影壇已經(jīng)是17年之后的事情了。在這期間他的學生王家衛(wèi)已經(jīng)功成名就,但現(xiàn)在一說王墨鏡無人不曉,提及譚家明卻得尋思一陣。
不過現(xiàn)在看徐克、許鞍華的電影,也多有不盡人意之作,反觀譚家明的作品雖然數(shù)量有限,但皆是保持個人水準之作,多年后的《父子》更是在金馬獎金像獎上出盡風頭。所謂大師,大概也正是這種耐得住寂寞,不因名利而惑,能夠真正為藝術(shù)默默付出的電影人吧。
這篇影評有劇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