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來了第二季》是由梁庭豪執(zhí)導,大張偉,張大大,撒貝寧,李誕,池子,等明星主演的脫口秀綜藝。
愛奇藝《大學生來了》第二季是一檔為大學生族群定制的極致青春觀點秀,是一個大學生族群與成人世界"觀點交鋒的元氣場",在第一季成功試水的基礎上,第二季將由大張偉與張大大共同主持,宇宙全新“大大大”組合將于2017年6月14日青春亮相!配合節(jié)目中大學生的意見團共同探討當下大學生最關心的話題,對年輕人最重要的四年大學生涯進行深度話題剖析,最真實的還原當下大學生的思想狀態(tài),通過觀點碰撞引領正確的價值觀。
《大學生來了第二季》別名:大學生來了2,于2017-06-14在愛奇藝視頻首播,制片國家/地區(qū)為中國大陸,單集時長40分鐘,總集數24集,語言對白普通話,最新狀態(tài)第24期。該綜藝評分5.2分,評分人數2771人。
這季第一期的嘉賓是撒貝寧,我受我媽影響,看了好多期《今日說法》對他也算熟悉。撒貝寧確實是不錯的人選,之前保送北大,后來進入央視,經過這么多年的歷練,也攢下了一些人生經驗,能夠給處于迷茫階段的大學生一些建議或指導。
《大學生來了》這個節(jié)目的定位很精準,大學生群體龐大,在網絡上活躍度高,很適合網綜。除了大學生群體本身,還有其他人對他們的想法感興趣。前段時間,就有電視臺借著兒童節(jié),做了一個街頭采訪,詢問00后的小學生們如何看待90后,一時之間成為熱點。小孩子對比自己年紀大的人有好奇感,當然童言無忌,“半青年半中年”這種標簽,只有他們能想得出來了。
而那些即將讀大學的高中生和剛剛從大學畢業(yè)沒多久的職場新人,對大學也有著不一樣的情愫?!皽蚀髮W生們”或許會覺得大學神秘有趣,自己就讀之后,會迎來全新的生活。畢業(yè)生們則復雜一些,會在轉變身份的時候,懷念起無憂無慮的在校生活。
說回內容,我連看了兩期感覺還不錯,話題方面親民、接地氣,跟定位很匹配。這兩期在聊“大學生活費多少才夠花?”、“你選的專業(yè),是你媽喜歡的嗎?”,從個人實際問題出發(fā),能夠講出很多實在的內容。假如我爸媽和我一起看這個節(jié)目,他們應該會就生活費和選專業(yè)這個事情講講自己的看法,父母是給生活費的那一方,有自己的考量;而選專業(yè)也不僅僅是孩子自己的事情,還是跟家長有很大關系。如果父母和子女能在這個基礎上聊一聊,雙方表達一下內心想法,也是一個溝通的契機呢。不懂子女心思,就應該找個途徑了解他們怎么想啊。
另外,第二季的節(jié)目沿用了第一季里的意見團模式,由來自不同大學、不同學系的學生組成,理工科、文科、藝術類,應有盡有,樣本夠多,也因為他們的成長環(huán)境、思維方式不同,所以提供的想法也千奇百怪,很有意思。不僅如此,跟第一季相比,這季還有三個創(chuàng)新點。比如,運用了沉浸式舞臺設計,現場觀點碰撞感更強烈;據說第二季的12位意見團成員是從全國2038所高校選拔出的,既有“冉姨”這種話題感滿滿的藝術生,也有王潤澤那種踏實感爆棚的小鮮肉;全新的主持搭配既魔性又搞笑,每一期都會帶來一個校園勁爆話題,比之前的內容更精彩。
網絡時代不再缺少信息,但缺少對信息的解讀和分析。這兩期節(jié)目,意見團的交鋒還挺多的。比如,討論生活費這個話題時,小小蕾說自己一個月只有1200塊錢,最少的時候一個月只花過400塊。聊節(jié)省花銷的方法,她也很逗,說了一個不出宿舍蹭Wi-Fi玩游戲的方法,好吧, 這很大學生!
接著討論到“如果是大學生月光族,有什么省錢方法或賺錢方法”的時候,撒貝寧講了自己在大學時期掙錢的方法——做家教。他說自己會教小孩子語文、口才之類的知識,可以供大家參考。其他人也貢獻了自己的辦法,冉高鳴說自己做過活躍氣氛的乘務員;許捷售賣高中科目筆記的復印品。當然,撒貝寧提醒了許捷,他那么做是不對的。經過這幾個環(huán)節(jié),莫名覺得這個節(jié)目實用了。
后面提到大學生使用信用卡、貸款的事情,蠻熱的一個點,涉及到“信用消費或消費信用”的問題。撒貝寧有句話我挺感慨的,他說:“在我們那個時候,沒有這種事情,貸款對自己來說,首先預示著你自己的信用。一個人活在這個社會上,你的信用體系是非常重要的。”社會不斷變遷,大學生面臨的問題也在變化,但做人處事的內核沒有變,這個道理我們要牢記。
同時,李馬特說了一個觀點也值得反思,他說:“現在大學生會有一個合理的判斷,對透支也有自己的理解。”我不知道是不是正確,但家長也應該把已滿十八周歲的孩子,當作一個成年人來看待了。不能僅僅因為他是孩子,就認定他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在主持方面,大張偉和張大大的組合極具魔性。大張偉很會活躍氣氛,幾乎沒有他揀不起的梗。張大大在節(jié)目中是話題引導者,負責把問題不斷深挖。嘉賓的是推動者,這兩期都是撒貝寧,他會給出一些回答和結論,并根據學生們的回答給出自己的看法??赡芨@兩期接地氣的話題有關,撒貝寧蠻投入的,尤其是選專業(yè)那期,他給出了幾個很務實又可行性很高的建議。我想,這也是節(jié)目的價值所在,真的能夠提供一些解決問題的辦法或思路。讓觀眾從中受益,吸取經驗。
這個組合給我的感覺是靠譜,所以還挺期待接下來請誰來做嘉賓,話題選的好是一方面,能把話題討論起來,也是真功夫。而且撒貝寧綜藝感不錯,自黑起來也是不要不要的,像保送梗這類的東西,他沒一點兒包袱。
看完《大學生來了》,我最大的感受是有生命力的語言類節(jié)目,不要試圖制造話題,要從生活中尋找話題,并解決問題,這樣才能被觀眾真正需要和接納。就像《大學生來了》那樣,讓意見團在討論話題的過程中得到答案,并試圖做了這類人群不同觀點的碰撞,提供給大家看待同一問題的不同角度。憑心而論,大學生們提出的想法不一定是正確、靠譜、權威的,但他們個性、擁有自我、愿意思考,是一件值得鼓勵的事情,大學生也需要一個為自己發(fā)聲的平臺,而《大學生來了》恰好是這樣的一個地方。
Copyright ? 2020-2025 www.syjgw181.com [天龍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