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劇評可能有劇透

封面來源:《涼宮春日》
作者:幽遠
——“我是來自東中的涼宮春日。我對普通的人類沒有興趣。你們之中如果有外星人、未來人、異世界來客或者超能力者的話就來找我,完畢?!?br>
<圖片2>
可以說,即使從2006年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去了十年,甚至哪怕今后的十年,都不會有哪個女主角的自我介紹會比涼宮春日的這一句更加勁爆,更加坦率,更加鏗鏘有力了。很多人都是因為這樣的一句話,開始注意起涼宮春日這個特別的女孩,注意起《涼宮春日的憂郁》。
一切的起點
現(xiàn)在輕小說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很重要的日本動畫改編來源,但是在十年前的這時候,“輕小說改編動畫”才剛剛成為一個專門的分類,開始逐漸興盛。而京都動畫公司也想在這個輕改的浪潮里分一杯羹——雖然他們在此之前已經(jīng)拍過了《全金屬狂潮校園篇》和《全金屬狂潮The Second Raid》,但是當時大家基本沒怎么關(guān)心這兩部動畫的輕小說屬性,所以京都決定拍一部更加典型的輕小說改編動畫,最后,他們看上了“涼宮春日系列”。
<圖片3>
這部由谷川流撰寫,伊東雜音繪制插畫的輕小說系列,在當時就已經(jīng)頗為有名了。谷川流是一個受到科幻小說影響很深的作者,因此,他寫出來的作品都或多或少帶著科幻的味道,涼宮春日系列也不例外。盡管里面有著“神”和“超能力”這樣的設定,但它確實能算得上是一部邏輯比較能夠自洽的科幻小說,這在輕小說中是極為少見的。而更特別的是,它大膽地采用了第一人稱視角,通過男主角“阿虛”那獨樹一幟的犀利吐槽展現(xiàn)出了一個極為有趣的世界。這個系列的第一本《涼宮春日的憂郁》在2003年出版后,就拿下了角川書店舉辦的日本輕小說新人獎項“SNEAKER大獎”的最高獎項“大獎”——要知道,角川對“大獎”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如果認為沒有達到要求的作品,就直接讓它從缺。在《涼宮春日的憂郁》之前,這個獎項已經(jīng)連續(xù)從缺了五年之久。所以,從這個獎項也能看出《涼宮春日的憂郁》的優(yōu)秀了。
但是,雖然原作很優(yōu)秀,但這不意味著容易動畫化。“涼宮春日系列”不像普通的日常系作品那樣每一本都是獨立的單元劇,它的結(jié)構(gòu)可以說比較奇葩。第一卷《涼宮春日的憂郁》展現(xiàn)了一個離奇的世界觀,營造了故事的高潮之后,第二卷《涼宮春日的嘆息》開始轉(zhuǎn)入校園生活,而第三卷《涼宮春日的煩悶》更是開始變成了短篇故事集,而就當讀者們以為這本書就此沉淪為爛大街的青春校園喜劇的時候,第四卷《涼宮春日的消失》卻將在看似無關(guān)的故事中散落著的線索歸攏到了一起,讓人感嘆簡直是神來之筆。而從第五卷開始,又變成了青春校園短篇故事集,但是這次卻沒有人敢小看谷川流了,萬一他之后又來一本將所有線索串在一起呢?
2006版動畫
這樣的結(jié)構(gòu),給京都的動畫化帶來了一些難題。京都在此之前,沒有自己制作過超過一季的動畫,因此他們一開始對《涼宮春日的憂郁》這部動畫的計劃也就只有一個季度,也就是14集。但是這樣一來問題就來了,涼宮春日系列最受歡迎,故事也最豐富的是第一卷到第四卷這一個“階段”。從編劇的角度來說,將四本書的內(nèi)容塞進14集動畫里沒有太大的難度,但是這樣進度會變得非常緊,而且未免太過浪費——光是第一卷的精彩程度,就足以撐起一個季度的動畫了。消失的故事完全可以留著等待以后的第二季啊。
京都在冥思苦想之下,最終決定第一季動畫以小說第一卷的內(nèi)容為主,剩下的篇幅以后面幾本的短篇故事填充。但這樣一來又有一個新問題:短篇故事的時間順序發(fā)生在第一卷的故事之后,所以不能插進第一卷的故事之中。但是一部動畫要講究起承轉(zhuǎn)合,總不能用了不到一半的篇幅就把主線故事講完,剩下的都放日常吧?
結(jié)果,京都拿出了一個可以說是前無古人的解決方案。那就是:把電視的播放順序徹?底?打?亂!
想當初,筆者興奮地等到了《涼宮春日的憂郁》第一集,但是一看開頭就直接懵逼了。

劇中劇《奈實玖瑠的冒險》
開頭不應該是阿虛那話癆的旁白嗎?不應該是涼宮春日那語驚四座的自我介紹嗎?不應該是展現(xiàn)她那從一星期下來每天都不重樣的發(fā)型嗎?為什么會是“朝比奈實玖瑠的冒險”?看過小說的人還能知道這是故事里面拍的電影,沒看過小說的普通觀眾直接就被這個彩度不夠,鏡頭抖動,念白生硬,特效五毛,總之就是所有不該犯的錯誤全都犯了個遍的片子給直接嚇跑了……如果說第一集單獨把這個劇中劇拿出來還算是能夠讓人印象深刻的話,那接下來的集數(shù)全都徹底打亂,就讓人摸不著頭腦了。
但是,那看似亂七八糟的播放順序,其實還是有著很明顯的規(guī)律。

播放順序標題時間順序
將“朝比奈實玖瑠的冒險”安排在第一集,這種看似莫名其妙甚至可以說無厘頭的手法,能夠瞬間在觀眾心目中建立起一個深刻的印象。之后是兩集主線,讓觀眾對故事有個大致的了解,但偏偏在第三集“涼宮春日的憂郁 II ”最后讓長門有希告訴阿虛自己是外星人,之后插進的“涼宮春日的煩悶”雖然算是日常劇情,但偏偏就是長門有希展現(xiàn)其超凡能力的故事。而到了第五集“涼宮春日的憂郁 III”,才告訴你實玖瑠和古泉也都不普通……就這樣將主線和日常進行有機穿插,至于最后兩集自然就留給了“涼宮春日的憂郁 V”和“涼宮春日的憂郁 VI”,來給整季動畫落下帷幕。這樣的手法既能制造話題,又解決了編排問題,簡直是讓人不得不寫個服字。以至于之后雖然在DVD里將順序又改了回來,但還是有人覺得,按照當初的電視播放順序來觀看會更加有趣。
有了這種高明的手法,再加上動畫本身制作就非常精良,這讓《涼宮春日的憂郁》第一季引發(fā)了極為強烈的反響,幾乎可以說在日本和中國的的動畫觀眾圈子里引發(fā)了一股文化熱潮。當時的中日動漫論壇里可以說鋪天蓋地都是涼宮春日的相關(guān)帖子,這對于一部劇情已經(jīng)為人所知的改編動畫來說是非常難得的,一般只有大家不知道劇情的原創(chuàng)動畫才會引發(fā)這樣的討論熱情。

當初算是新年的2007年,轉(zhuǎn)眼都已經(jīng)過去9年了。
而片尾動畫中SOS團的5個人一起跳的舞蹈,被稱之為“團舞”,也同樣火爆了整個網(wǎng)絡。在好幾年內(nèi),跳團舞都是中國漫展的保留節(jié)目,許多人甚至還沒看過動畫,就先接觸了團舞,然后再回頭去找動畫來看。當時各國的視頻網(wǎng)站上也出現(xiàn)了大量模仿跳團舞的視頻,盡管現(xiàn)在這個熱潮已經(jīng)過去了,但是卻成為了一種文化現(xiàn)象,其影響一直留到了今天。舉個例子,現(xiàn)在流行的游戲《英雄聯(lián)盟》里,那位叫伊澤瑞爾的小白臉ADC跳的就是團舞……動畫的熱潮自然也帶動了小說版的銷量,要不是有《魔法禁書目錄》和《刀劍神域》這兩個后起之秀的強勢插入,涼宮春日系列小說的銷量現(xiàn)在還能保持在輕小說銷量紀錄的前十名之內(nèi)。至于動畫本身的銷量那就更不用說了,8卷DVD平均每卷的銷量超過了4萬份,京都簡直做夢都要笑醒。
2009版動畫
這樣的搖錢樹,京都自然是不會放過。過了一年之后,他們開始企劃起第二季了。按理來說,最為正常的思路,就是將《涼宮春日的消失》當成第二季的主要內(nèi)容,最開始京都也確實是這么想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本開始進入深夜動畫的劇場版大幅增產(chǎn),幾乎穩(wěn)賺不賠的時期,所以京都最后拍板決定:“消失”拿出來單獨做成劇場版!
但這樣問題又來了。從第五卷開始就幾乎都是日常,不做“消失”的話,第二季就缺少了一個能夠當主干的故事,甚至連篇幅都撐不滿。面對這個難題,京都再次拿出了一個腦洞大開的解決方案:只要說我們不是在做第二季,而是把動畫補完就可以了!至于篇幅問題,沒關(guān)系,有漫無止境的八月啊!
<圖片7>
后來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京都再次采用了特別的宣傳辦法。先是說從2009年4月開始重播《涼宮春日的憂郁》,一直到第七集,確實都是調(diào)整回時間順序的舊動畫,但是到第八集突然就插入了之前沒有動畫化過的短篇《竹葉狂想曲》。這下,所有涼宮粉絲都沸騰了,京都再次達到了制造話題的效果。
但是,他們卻沒有想到,京都把“漫無止境的八月”里做了幾乎稱得上是完全相同的八集!
你能想象觀眾們好不容易等過了一周,發(fā)現(xiàn)動畫還在八月中無盡循環(huán)的時候,心里是多么絕望嗎?京都就是要讓觀眾們在這一次次的循環(huán)中,親身體驗像阿虛一樣不停地循環(huán)在一樣的日子里是多么地絕望。這是一種極其粉絲向,近似于實驗性影片的手法。事實上,當時處于轉(zhuǎn)型期的京都,還真的就是抱著一種實驗與練手的心態(tài)去做的。
京都的這種做法,著實是惡心到了不少人,這從銷量上就可見一斑了。京都把2006版和2009版的涼宮動畫整合在一起,又出了新的8卷DVD。頭一卷的銷量還算正常,達到了近4萬份,但是從第二卷開始就狂跌到2萬以下,而“漫無止境的八月”的那幾張更是跌到了谷底。更重要的問題是,許多人期盼著涼宮新動畫,就是想要看到“涼宮春日的消失”能夠出現(xiàn)在屏幕上,但是京都玩了這一手之后,大家都知道消失是沒戲了。直到最后一集的時候冒出來一個“涼宮春日的消失劇場版”的消息,大家也才恍然大悟,敢情這新動畫就是給劇場版打廣告啊……
<圖片8>
說句題外話,曾經(jīng)參加過2006年版動畫制作的前京都員工山本寬,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寬叔”,在被問到對“漫無止境的八月”有什么看法時如此表示:“我還在的時候他們就決定要這么干了,但是我是反對的。如果我不離開京都的話,也許最后不會發(fā)生這種事,對此我感到責任重大。我在此代表制作委員會向大家道歉”。
京都做出的回應是:“無關(guān)人士閉嘴啦!”
粉絲向的劇場版
小說版《涼宮春日的消失》是一部很獨特的作品。之前的涼宮春日系列小說,所有人都圍繞著涼宮春日轉(zhuǎn),而長門有希就是一個用來在阿虛遇到困難時給他求助的萬能角色,除了三無這個萌點之外幾乎什么印象都沒有。而在“消失”這個故事里,卻是重新挖掘了這個角色,將她塑造得有血有肉。也正是憑借著這個故事,才讓長門有希一躍成為大家心目中的大萌神。所以,大家對它的劇場版,期待值自然也是無比地高。
<圖片9>
這部劇場版于2010年2月6日上映之后,可以說是好評如潮。單部作品8億4000萬日元的票房,在當時創(chuàng)下了深夜動畫劇場版的票房紀錄。幾乎所有粉絲都對這部作品非常滿意,因為京都真的是花了大力氣去制作的。畫面精美,表現(xiàn)細膩,在喜歡它的人眼里,它可以說是完美的。不過,在非粉絲的普通電影觀眾看來,一本小說的內(nèi)容拍成整整162分鐘,實在是太長了。當初《涼宮春日的憂郁》一本小說拍成六集TV,掐掉片頭片尾加起來也不過就兩小時出頭,這還是因為TV動畫本身的節(jié)奏就比較緩慢。而《涼宮春日的消失》拍成了電影,節(jié)奏卻更加放緩,充斥著大量很下功夫但是表現(xiàn)力卻很有限的鏡頭,可以看得出是努力地想要向真人片的風格靠攏,卻始終缺了那么一股氣。
說到底,這還是一部粉絲向作品,只要絕大部分粉絲能買賬就心滿意足了。別以為這樣做很簡單,此前某部超級英雄電影就搞得一般觀眾不滿意,大部分原作粉絲,甚至是鐵桿粉絲都起勁兒地噴呢?!稕鰧m春日的消失》本身質(zhì)量夠好,不只是票房創(chuàng)下記錄,藍光和DVD的合計銷量更是達到了13萬份這么一個堪稱恐怖的數(shù)據(jù),這樣的答卷已經(jīng)足以讓投資方滿意了,也給這個系列的動畫落下了完美的帷幕。
尾聲
是的,只能落下帷幕了。盡管涼宮春日系列的小說還沒有完結(jié),但是從2007年發(fā)售了《涼宮春日的分裂》之后過了整整四年,才發(fā)售了《涼宮春日的驚愕》,而這兩本依然沒有給涼宮春日的故事劃下一個句點。而2011年至今已經(jīng)快五年了,作者谷川流依然沒有寫出新作?;旧峡梢源_定涼宮春日系列故事已經(jīng)加入了“有生之年活久見”的隊伍了。
<圖片10>
不過,就算沒有迎來大結(jié)局,京都的這28集TV和一部劇場版,已經(jīng)講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十年過去,我行我素唯我獨尊的團長,平淡中蘊含著熱情的大萌神,在知性與天然呆之間自由切換的1096學姐,總是神神叨叨的腐泉,以及整天吐槽不停的囧史密斯……他們已經(jīng)從普通的角色變成了文化符號,在我們的回憶以及日本動畫的歷史上留下了鮮明的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