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媽媽,再見!》是由柳濟元執(zhí)導,權惠珠編劇,金泰希,李奎炯,高甫潔,申東美,金美等明星主演的劇情,電視劇。
該劇講述世界上最暖心的離別故事。描寫媽媽鬼神(女主)為了變成人類在49天里的真實轉世計劃,和媽媽鬼神經(jīng)歷了生離死別的痛苦并展開新的人生的丈夫(男主),以及回到兩人的孩子(童演)描繪的上天和被留在人間的人們的故事。 金泰熙將在劇中飾演車宥利,她性格樂天隨和熱心,她主攻玻璃工藝,經(jīng)營著一個小作坊,婚后在坐月子的時候也沒有放棄工作。去世的那天也是在去工作的途中遇到了交通事故?! ∮伞禛oBack夫婦》權慧珠編劇執(zhí)筆,預計接檔《愛的迫降》播出。
《你好媽媽,再見!》別名:哈啰掰掰,我是鬼媽媽,再見媽媽,你好再見,媽媽!,再見媽媽又再見,HiBye,Mama!,????,??!,于2020-02-22在天空視頻首播,制片國家/地區(qū)為韓國,總集數(shù)16集,語言對白韓語,最新狀態(tài)更新至11集。該電視劇評分8.4分,評分人數(shù)33810人。
這篇劇評可能有劇透
【本文同步微信公眾號風和日麗(singthelife),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載】
《請回答1988》里說:
“聽說神無處不在,所以創(chuàng)造了媽媽?!?/p>
媽媽這個詞只是叫一叫,也覺喉間哽咽,觸動心弦。
我們的大腦接收這樣的臺詞,后果是:廢紙巾。
親情一直是我們的情感軟肋。
最近一口氣看了4集新劇《你好再見,媽媽!》,感覺韓劇的催淚大法又升級了。
女神產(chǎn)后復出作竟然不是甜甜戀愛,但金泰熙這次算是在能力范圍內嘗試新挑戰(zhàn)——
踏入了人生新篇章,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這次駕馭媽媽的角色,有演技了。
而且功力不低,一個鏡頭就說服了我——
產(chǎn)前車禍,她在手術臺上確信聽到嬰兒啼哭后,整個人從緊繃轉為松弛,閉眼,落淚,如釋重負:
是的,她在劇中飾演「鬼媽媽」瑜理,出門工作時發(fā)生意外,只保住了孩子。
這兩年,我們在聚焦單親媽媽、喪偶式育兒、未婚媽媽的作品中,看到了姿態(tài)各異的女性形象,也觸摸到了母親這個群體的韌勁與柔軟。(當然了,《天空之城》里,我們也看到了失控媽媽的B面)
本劇有了奇幻色彩,車瑜理是個放不下女兒,守著執(zhí)念遲遲不愿離去的母親。
盡管老公已經(jīng)再婚,她的鬼魂仍然陪在他們身邊。
一旦接受這種鬼媽媽的高級玩法,似乎就只剩下了悲情色彩。
后媽一個不留神,一旁玩耍的小孩差點觸電,瑜理急得直跺腳,可惜看得見摸不著:
她和后媽同行,一路上都在自顧自地操心碎碎念,讓你不自覺地鼻頭一酸。
得知女兒不見,瞬間抓狂,焦急又無助,金泰熙這次在劇中表演完成度很高,奉獻了不同程度的情緒爆發(fā)戲和有層次變化的哭戲。
當瑜理看到女兒瞇著眼睛躲太陽光,她立刻蹲下來用手幫她遮擋,又驟然意識到?jīng)]用,結果女兒轉身鉆進了后媽懷里。
這種兩相對照的設計,真要命。
這部劇并沒有強行夸大苦難與悲痛,傷痛之外,還有溫情。
瑜理每日如常,和其他媽媽們一樣組隊等校車,接送女兒上下學;
一家人吃炸雞看肥皂劇,她也沒缺席;
像模像樣地在媽媽桑里同行,聽一點小區(qū)情報和八卦。
她原本只想等女兒學會走路就離開,但時間一晃就是5年。
看到有觀眾并不理解瑜理,可能這種感受只有真正為人母親才能明白,和我一起同步追劇的朋友,孩子兩歲多,她說之所以自己帶娃,就是不想錯過孩子的變化。
這大概就是媽媽們的愛吧,永遠為自己缺席兒女成長的任何一瞬而感到抱歉。
也永遠覺得還不夠。
母愛的分量,也不會因為老去而削減。
“即使到了媽媽的年紀,媽媽的媽媽仍然是媽媽的守護神。”——《請回答1988》
本劇的另一條線,女主和媽媽之間的情感渲染,是完全不同的呈現(xiàn)方式。
一出場,我們看到了一個清冷寡言的老母親。
瑜理忌日,老爹啜泣,她懟回去,先離開的黑發(fā)人有什么可憐?
結果下一秒,她在洗手間情緒崩潰,伴著水聲,把聲帶都哭?。?/p>
這種不經(jīng)意之間制造的催淚彈反而像鉤子一樣,直戳心底,生疼。
這是一個溫厚又克制的母親。
她拒絕了女婿幫忙帶孩子的請求,怕女婿想不開,卻又獨自翻看外孫女的照片:
保留女兒的房間,按時更換鬧鐘的電池、更新日歷。
想起了電影《禮物》里的一幕,失去兒子的母親,天冷了照舊為他加衣。
即便露出脆弱的一面,依然保持沉靜,你看,她一個人低聲呼喚女兒的名字。
她自己有痛苦和掙扎,但希望其他人若無其事地過好日子。
我的眼淚不值錢。
這部劇目前為止的節(jié)奏感非常好,每一集都有足夠的信息量讓我們去消化,希望后面能穩(wěn)住。
即便重點是在展示親情,但這部劇依然用少量的筆觸烘托了女性魅力:
比如大著肚子依然沒放棄工作的瑜理;
堅韌沉靜,操勞一生,總在為家人著想的老母親;
努力經(jīng)營酒館,時刻記掛著瑜理的仗義閨蜜。
為了稀釋悲痛,劇中還制造了令人捧腹的喜劇效果。韓國連鬼都愛追星,圍著去世的棒球選手起哄:
一堆野鬼追著瑜理,請求幫忙帶話給家人:
在不舍離去的鬼怪們的談話中,我們聽到了他們和親人之間的羈絆,甚至還精準插播了他們的生育率國情。
蠻拼的。
當然,我還在這部劇中看到了更多野心。
關于「親子教育」。
因為女兒說話和思考比別的小孩慢很多(有心理障礙),所以受到了其他媽媽的聯(lián)名上報diss。
瑜理直接懟回去:
孩子無法選擇父母,父母沒有權利放棄有心理認知或行動缺陷的孩子,他們不是復刻的模具,或許更應該坦然接受孩子們的「不一樣」,讓他們感受世間的溫情與美妙。
關于「時下的親緣關系與代際溝通問題」。
劇中有這樣一幕母子關系呈現(xiàn)——
兒子瞧不起母親做神婆,每日與鬼打交道,而母親卻在兒子摔門而去的時候說:吃過飯再走??!
神婆輸出金句:兒子小時候不是這樣,長大后有了更多珍惜的人,但母親最珍惜的只有兒女。
就像我們老覺得父母嘮叨,其實回頭想想,媽媽們喜歡集中精力在子女身上,或許是因為在她們的世界里,我們占據(jù)了大半空間,但對年輕人來說,接觸的面越來越寬闊,生活圈子越來越大,分走了我們的注意力。
于是,我們很容易忽略她們。
關于「告別」。
劇名的字面意思。
這部劇的劇情設定與進展是,由于鬼媽媽一直待在人間,和女兒走得太近,導致了嚴重后果:
女兒竟然能看見自己(陰陽眼)。
為了不讓女兒受到傷害,她決定離開。但因為內心極度不舍,瑜理失控辱罵神靈,結果受到了審判:在人間復活49天,且必須找回原來的位置。
▲編劇蠻有梗的
意味著她擁有了和家人、朋友重新相處的機會,也是再一次好好整理關系、好好離別的機會。
不愿意面對事實,無法放心大膽地開始新生活,這對活著的人來說非常痛苦,活著的人也應該自我療愈。
看,閨蜜給瑜理的留言里,躺著一句“幫你教訓了無法振作的老公”。
而瑜理,也更需要放下執(zhí)念,安安心心離開。
告別并不是遺忘,而是為了活著的人更好地生活下去。
關于「珍惜」。
這部劇的編劇權惠珠,也是17年大熱門題材《告白夫婦》的編劇。
讓一對出現(xiàn)婚姻危機的中年夫婦,重回20歲,再走一次人生路,尋找過去的心動,在重新體悟親情與愛情后,學會珍惜。
這部劇,同樣處處在表達珍視、惜福。
因為誰也無法預測未來。
瑜理的臺詞里,有一句話高頻次出現(xiàn):「失去后/死過一次才明白過來的事情」。
她為之前因為一點生活瑣事便和老公大吵大鬧而懊惱不已:
為能切切實實握住女兒的手而發(fā)自內心狂喜:
第一時間回父母家里,遠遠觀望,在沒做好準備重新出現(xiàn)之前,偷偷在門口放保健品:
又折去給好姐妹送鰻魚飯:(這里太好哭了)
這些對有的人來說,或許并不會在意的事,卻是有些人的奢侈。
這部劇,用瑜理的視角,平靜地講述,能健康地活著就很美好。
這段特殊時期,有人也經(jīng)歷了生離死別,或許大家有個趨同的意義:
生活還在繼續(xù),我們要更懂珍惜。
更重要的是,學會表達愛,學會感動,學會擁抱希望。
就像女主的那句獨白:我們能感受到的最美好的事,就是可以隨心所欲、隨時隨地向所愛之人表達心意。
今天,也剛好是女人們的節(jié)日,記得好好鼓勵自己,生活其實沒那么難。
Copyright ? 2020-2025 www.syjgw181.com [天龍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