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是由盧力執(zhí)導,盧力編劇,楊瑩瑩,謝凱鋒等明星主演的電影電影。
一個試圖逃離而不得的女白領,誤入一臺逃離的公交車,然而她最終也不明白這是現(xiàn)實還是夢境。逃去哪不重要,逃很重要。 本片于2019年5月在第72屆戛納電影節(jié)短片角展映。
《乘客》于2019-05-22上映,制片國家/地區(qū)為中國大陸。時長共9分鐘,語言對白普通話,該電影評分0.0分,評分人數(shù)87人。
主演:阿諾·施瓦辛格,琳達·漢密爾頓,愛德華·福隆,羅伯特·帕特里克,阿爾·伯恩,喬·莫頓,埃帕莎·默克森,卡斯圖羅·格雷拉,丹尼·庫克塞,詹妮特·戈德斯坦恩,山德·貝克利,萊思莉·漢密爾頓·格倫,彼得·舒魯姆,唐·雷克,吉姆·帕爾默,格溫達·迪肯,科林·帕特里克·林奇,妮基·考克斯,德沃恩·尼克森,阿卜杜勒·薩拉姆·埃爾·拉扎克,邁克·馬斯喀特,迪恩·諾里斯,查爾斯·A·坦伯羅,丹尼·皮爾斯,馬克·克里斯托弗·勞倫斯,林凡,喬爾·克萊默,斯科特·肖,史文-歐爾·托爾森,小威廉·威謝爾,KenGibbel
這篇影評可能有劇透
原文發(fā)表于公眾號 :# 這張照片是哪里拍攝的# 作者:涵一
這張照片是哪里拍攝的?
答案是在戛納電影節(jié)放映后的第二天早晨6:30,與這位年輕導演的一次深談。起因是我倆一起來,和往常一樣快速地處理了下工作,談起昨天的第一篇稿《563天后,沒有Loser?!罚加X得還不夠飽滿,于是有了這場談話。
我:你為什么要拍這部短片?
Lu sir:從2017年開始就隱隱約約想要拍電影。我之前在浙江廣電工作,當記者,拍社會新聞,見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也自己做片子。后來在阿里,做廣告片的監(jiān)制,接觸了更高的制作水準,也接觸了一些廣告導演。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可能性。2017年秋天,某個工作日的中午咱們一起出去午飯,我記得當天是你開的特斯拉。吃完回來路上,你握著方向盤問我們敢不敢就此逃走,開上高速去一個不知道哪里的地方,不上班了。我們歡呼雀躍了一秒后立馬慫了,這是不可能的。但是你接著給我們講了一個紐約司機逃跑的故事,真實1960年代的故事。我當時感覺被擊中了,一是因為境遇與我們的處境類似,二是這個故事簡直就是我拍電影愿望的起點,可以是一個很好的劇本。講的好像就是我自己。
我:但你后面對故事進行了改編?
Lu sir:是的,我把主角從司機換到了乘客。
我:為什么?
Lu sir:先說說故事原型:紐約公交1310路司機威廉席米落某天清晨從總站出發(fā)時,突然決定逃離日復一日的路線,開著空車去了首都華盛頓,只是為了去國會山門口看看,他從來沒去過。后來又一路南下開往佛羅里達準備去曬太陽。逃離幾天后在半途被聞訊追趕的警察逮住,他開著公交車被“押”回了紐約?;氐郊~約城,路邊站滿了市民,他們?yōu)橥畾g呼雀躍,說他“做了我們不敢做的事”,威廉受到了人們英雄般的待遇。這個歡呼雀躍,是最打動我的點?!霸瓉聿恢刮蚁胩?,原來他真的做到了”。
主角換成了女乘客是因為更有私人的經(jīng)驗。(笑。。。)私人的情感才是最真實的,所有的創(chuàng)作都來自生活。在我身邊有許多這種人,主要是我身邊的同事,他們?nèi)ミ^大半個地球,卻始終困在那一平米的小格子里,他們用看過世界的眼睛看著著14英寸的屏幕,他們過分關注別人的感受,以實現(xiàn)自己未來的目的,沒法兒安放自己在每一個真實的當下。我大部分時間也是這樣。
臺詞里說“我每天被困在一平米的格子里”,靈感就來自于這兒。以前我不太理解,但現(xiàn)在我非常能理解他們,更尊重每一個人努力生活的人。在這個城市工作的中產(chǎn)階級,他們有他們的生活,需要認同,需要錢去維持現(xiàn)在的生活,他們也每天都在努力不掉隊。曾經(jīng)我只覺得有夢想能追的人,才值得敬佩。實際上每一個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但是我們都需要一次逃離,哪怕精神“出軌”。
所以有了這個故事:一個想要逃離庸常生活的女白領,意外上了一輛即將逃跑的公交車,但這次逃離發(fā)生了嗎?或僅僅是一個美夢?
經(jīng)常有人問我這個片的中心思想,如果一定要總結,我會說:逃去哪不重要,逃很重要。
所以我的故事里司機和乘客雖然逃離了一天,但其實他們沒有做什么刺激的事兒,就是去轉轉,喝杯咖啡,看看西湖。我也逃過,真實和瑩瑩逃了一天班,但就是這樣轉轉西湖,第二天重新回到自己的那個小格子。對了,瑩瑩就是片中女主,也是我的妻子,我們也是同事。
大部分人只知道自己不要什么,但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這些臺詞反反復復在我腦海出現(xiàn),所以寫出了那句臺詞——女主:“有人說像我們這種在大公司工作的人,做的是擰螺絲釘?shù)墓ぷ?,但我不覺得,我覺得我連擰螺絲釘都算不上,我頂多是整理螺絲釘盒的人”。
司機:“什么意思,我沒聽懂,你再說一遍?!?/p>
女主:“意思就是,我只需要把螺絲釘整整齊齊擺在盒子里,當他們需要的時候,從里面拿就好了?!?/p>
這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是所有社會關系的總和。我想起有個很資深很成功的前輩同事說過:“嗚呼,無處可逃”。當時,我有了共鳴。
我:是不是像我們以前聊過的這個世界本來沒有意義,但是有美。你當時說世界本來沒有意義,但重要的是做一些事情去創(chuàng)造意義。
Lu sir:對。從上帝視角看人類的存在沒有意義,但人類應該自己創(chuàng)造意義。就好像我們現(xiàn)在在戛納,我想生活在這個城市里的大部分都是藝術家,愛電影的人,他們就在這兒創(chuàng)造生命的意義。
我:那你拍這部片兒最大的障礙是什么?
Lu sir :最大的障礙還是我自己。我很長一段時間在想我真的要做嗎?我是這塊料嗎?害怕自己努力證明過,卻只證明了自己不行。但感謝我的妻子,有一次我說自己要去堪景,但她回來發(fā)現(xiàn)我在家睡了一下午,很生氣,大吵一架。當晚我一個人哭著去坐公交車,開始真正尋找公交車司機。幸好最終這個重要角色被我找到了,他看了我的劇本決定參演,我很幸運。
我:你是怎么想到用夢境來展現(xiàn)這個短片的?
Lu sir:我當時在劇本上卡的非常久。直到2018年去英國,國立電影電視學院(National Film and Television School),和一位師姐聊了些電影,最后在倫敦唐人街一家湖南菜館里,和瑩瑩一起想到了結尾的那個畫面,那個眼神。把真實的逃離改成一個夢,費洛伊德的著作里夢是人最本能愿望的達成,夢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情境。改成一場夢后,發(fā)現(xiàn)影片的大結構出來了。但短片里不滿意的地方也是在夢里做了什么。這里沒有很強的沖突,當然這點我是從長片架構的角度去考慮的,對于短片更重要的是一個點子、主意、idea。夢醒來,發(fā)現(xiàn)這有可能還不是一個夢,這就是本片的idea,小把戲。開放的結局,比如盜夢空間結尾的陀螺究竟有沒有倒下。
我:像李安、村上春樹這樣的人,都熬過了非常孤寂的日子,最終成了。
Lu sir :我不敢奢望,但偷偷幻想過。這就是卓越的人和普通的人的區(qū)別,人人都無法逃離,但有些人,上帝賦予了他這個角色,他熬過來了,就誕生了這些偉大的作品。我們在戛納看到很多優(yōu)秀的人,這次入圍主競賽的一個導演,他把自己之前的金棕櫚獎杯賣了,度過生活上的艱難日子,這次又提名了金棕櫚。所以你覺得成功真的只和金錢有關嗎?
這個世界上唯一有能力、有責任站出來挑戰(zhàn)世俗價值觀的,那一定是藝術家。
我:嗯,祝我們都是平凡生活中的藝術家。
我:戛納之行后的變化是什么?
Lu sir:讓我明白了“做”的意義。
聊到尾聲,又有了下一個故事的靈感。暫時先不贅述,愿在這片神奇的土地,所有的靈感都可以孕育。
最后,致敬Passenger,我們都是平凡世界里的乘客,有夢,有逃離,有羈絆,有無法和解,也有那個屬于自己內(nèi)心始終放著光的寧靜角落。愿有一天,你會發(fā)自內(nèi)心為自己鼓掌。
本文原載于公眾號:這張照片是哪里拍攝的。 作者:涵一。
從杭州到戛納《Passenger》誕生記
Copyright ? 2020-2025 www.syjgw181.com [天龍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