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劇評可能有劇透
像是冬天里暖的日光,吃了一顆喜歡的糖果,像是溫情而潺潺的旋律,靜靜地流淌著,《ジャッジ~島の裁判官奮闘記》里有赤紅色的扶?;?,藍得與天分不清邊界的大海,茂密的熱帶叢林,貧窮卻淳樸善良的人們,一切的一切都像是我們曾經(jīng)聽說的靜謐鄉(xiāng)間生活。
如果沒有西島秀俊,大概我不會注意到這部名字很勵志事實卻更溫情的電視劇,會錯過美得像在畫里的日本熱帶,錯過寡言卻又善感的三沢法官,更加不會有如現(xiàn)在這樣坐在屏幕前想慢慢地說些什么的時候。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這部劇只是家長里短的鄉(xiāng)村生活,或者西島秀俊修長而韌的線條,反而在短小的篇幅里埋下了內省和外鑒的線索,三沢法官的成長,麻衣子的長大,夏海的歸鄉(xiāng),故事里每個人的每一步,似乎都可以映射我們自己,在都市里遺落了太久的溫情脈脈也好,傾聽他人的真誠也好,商業(yè)化城鎮(zhèn)化進程背后的人心也好,以及最直接的關于法官的工作,一點一滴,慢慢來。
鏡頭從飛機舷窗開始延展,伴隨著對海島生活的向往,三沢一家來到了鹿兒島縣的外島大美島,男主人三沢恭介將要從大阪的知識產(chǎn)權專家轉型為離島上唯一的法官,當嚴肅認真的三沢支部長第一次出現(xiàn)在法庭上的時候,因為喝了酒而把辯護程序弄得一團糟的律師平老師讓“知財部的S”露出了呆滯的表情,接下來的財產(chǎn)調解,青梅竹馬老婆婆和老爺爺?shù)臓幊匙屓龥g法官發(fā)出了“開玩笑吧”的感嘆,遠離都市的自然海島初次見面就用它獨有的慢節(jié)奏給了法官先生一個大大的下馬威,也讓屏幕外的我忍俊不禁,司法從高高在上的俯視以及因為不了解而產(chǎn)生的神秘威嚴感中慢慢朝我走過來。
如果說《ジャッジ~島の裁判官奮闘記》讓我第一次了解到南日本海島的瑰麗和日本司法程序,那么這部劇也同樣讓我第一次聽到日本俚語方言,第一次接觸日本的鄉(xiāng)村。勞動力的流失啦,商業(yè)化的開發(fā)啦,環(huán)境污染啦,無法承受都市快節(jié)奏的生活而造成的心理失衡啦,地區(qū)地域歧視啦,所有在中國的土地上發(fā)生著的這一切,南日本的土地上也一樣,沒準也可以讓彼得海勒斯寫一本《尋路日本》。
如果說第一部最后一集和第二部最后一集互相呼應,分別是由外至內地探討了商業(yè)化進程中鄉(xiāng)村環(huán)境農業(yè)生產(chǎn)條件再到都市創(chuàng)業(yè)失敗的人們渴望歸鄉(xiāng),引導接受貧瘠的現(xiàn)實而展望充實的未來的心情,那么第一部第二集中三沢麻衣子在學校被欺負的故事和第二部第二集青年殺人共犯及里美料理店的小姑娘結在鹿兒島上學被欺負的故事也很暗合,除了傳統(tǒng)日本學校被欺凌的題材之外,地域歧視和對外來者的排斥與整部故事的“旅人”主題是貫穿的,而選擇青少年作為表現(xiàn)這個主題的對象,在融合交流成為大趨勢的當下,背后人們的心情和根深蒂固的區(qū)域界限問題想來是編導們想要引導思索的。還有很多第一部提出第二部更深入探討的地方,篇幅所限就不多說了,這里是表達對第二部沒有狗尾續(xù)貂以及整個故事看似散實而內在統(tǒng)一緊湊的欣喜。
《ジャッジ~島の裁判官奮闘記》是我從發(fā)現(xiàn)以來每年都要重復看很多遍的故事,每一次似乎都能看到新的東西,上面我拖沓地說了很多嚴肅的主題不過是因為筆力不夠,整個劇其實是溫暖調子的,就好像第一幕便出現(xiàn)的碧海藍天暖陽的大美島。故事從三沢麗子的視角展開,作為工作狂法官的妻子,她是抱著最后一次嘗試挽回因為丈夫等同不存在而岌岌可危的家庭的想法來到這個南方的海島的,美麗的自然風光,熱情好客的里美島料理店老板,花木扶疏的小院子,大阪作為大都市而冰冷的人際在這里全都不存在,雖然有時候也會感到因為封閉和貧窮產(chǎn)生的固執(zhí)和難變通,但更多的是愉快的聚會,和家人的出游,丈夫越來越兼顧家庭,越來越美好的生活。
對于三沢恭介,從專家轉向多面很多東西是從頭再來,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也漸漸學習著與人相處而非是卷宗,漸漸接受了緩慢的節(jié)奏,嘗試著體會島上的人心。青少年的案件大多因為家庭環(huán)境,谷村調查官說的孩子的不良行為是他們發(fā)出的求救信號,看到法官先生對盜竊成癮的小姑娘說因為我經(jīng)常工作不回家我女兒很生氣你家呢的時候,看到為了不良少年憂心忡忡的時候甚至能想起來自己還是孩子的時候的很多心情。不幸身亡的父親對兩個不同法律關系孩子同等的愛,年邁的父母為了替兒子彌補過錯而變賣了一切,失去孩子的父親在法庭上哭著問審判到底有什么用啊?!那一襲黑袍背后足以被改變的命途在細水長流的敘述風格中緩緩展開,讓更多如我一般的普通人了解了法之一字除了懲惡之外更多的意義。
除了三沢一家人,從都市來到這個島上的還有律師畑夏海,一望即知是高效率OL的畑律師是因為父親的葬禮而回到島上,當她被委托人稱作島的子孫的時候,我想總是嚴肅而高效率的畑律師更加了明白落葉歸根的含義。作為律師,她和島出生的平老師代表了都市和鄉(xiāng)間兩種工作方式,但看到他們在一起和諧的工作互相鼓勵和給出建議,編劇的思考也就一望即知了。
從島外來的法律工作者們有著不一樣的道路,三沢一家人終究會離開這個島嶼,隨著工作的調動回到繁華的都市生活里;都市出生卻有著島血統(tǒng)的畑律師在片尾與這個會和當事人和律師道歉的奇怪法官告別,她選擇留在島上為更多需要她的人服務。旅人與歸途,旅途與歸人,經(jīng)歷也好回歸也罷,這世上那么多的來來往往,下一個轉折過后會遇見什么故事沒有告訴我們,但是無論走到哪里,真誠生活,傾聽他人大概都是必備的。
說了這么久,終于要開始講到花癡的范疇了,西島的演技足以讓每一個寡言少語的角色有足夠明顯的不同,面癱的速水晃一看起來冷漠實則內心柔軟,寡言的德川家光缺少安全感,沉默居多的生島新五郎則意外得風情萬種,說話不多而被冠之以木訥的三沢法官更多的是溫柔真誠就像島上溫暖宜人的環(huán)境。這部劇中的西島眼睛總是仿佛含著星光,鏡頭也給出足夠的特寫,他明明什么也沒說可是你已經(jīng)知道他的悲傷和堅定或是思索與快樂。法官袍下的西島瘦削的身體在穿休閑裝的時候能看見肌肉的線條,我特別喜歡看他獨自一人坐在海邊,藍天白云碧海白襯衫被風拂動,一下子心就被溫柔填滿了。誠懇地跟著訴訟人跑東跑西的法官,溫柔跟孩子嬉戲的爸爸,因為無法照顧母親而心懷歉疚的兒子,收到故人遺物時哭得像個孩子的朋友,西島所飾演的三沢法官在他所有的角色中轉換,讓我們看到慣常威嚴的法律背后屬于人的溫情和審判之初衷,最后帶給我們舒服而溫柔的影像。
除了西島之外,當年風靡亞洲的淺野溫子在劇中飾演畑夏海,雖然歲月已經(jīng)侵蝕了美人的青春,但是釀出的氣場強大得不行,精明強干卻體貼且執(zhí)著的律師,看著她的眼睛就能明白她幾乎與贏可以劃等號。慢慢來隨便喝了燒酒忘記開庭的平律師是上了年紀的人,時光和鄉(xiāng)土給的智慧讓他更多以智者的形象出現(xiàn),他是夏海彷徨時候的引路人,也是代表旅人和鄉(xiāng)土契合的銜接一環(huán)。同樣有著智者形象的還有麓先生,作為小島德高望重的老師和自然觀察員存在的麓老師有著淵博的知識,對于三沢法官來說,麓先生對他也起著點撥和指引的作用,也是因為他,在小島面臨商業(yè)開發(fā)的時候資源和環(huán)境得以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
《ジャッジ~島の裁判官奮闘記》之所以讓我念念不忘,除了有喜歡的演員,每個角色的詮釋都非常到位,故事內容緊湊而富有內涵,能夠了解到一些司法知識之外,大美島瑰麗的風光和島民風俗畫一般的生活功不可沒。這部電視劇的拍攝工作主要是在鹿兒島縣奄美市的奄美大島上進行的,遠離日本本土的南端熱帶風光和富有民族特色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儀式,拿劇中的場景直接剪成宣傳片也完全沒有問題,不知制作方的制作目的之一是否就是宣傳奄美大島啊~
電視劇的音樂制作也很見用心,每一部中都有傳統(tǒng)民歌悠揚的調子,主題曲《路の途中》也是悠長舒緩地敘述了漂泊中人們棲息的愿望和向未來堅定前行的希冀,和片尾清澈的海水,海中悠然的魚群,人們燦爛的笑容,山與海相伴的景色融為一體,相得益彰。
說了這么多,還是覺得有好多話想說,但是說再多也不能兼顧到每一處我覺得好的地方,溫柔寡言的三沢法官老讓我覺得這是不是最接近西島本尊的一個角色,每當心情不好的時候,或者是遇到挫折的時候,我都會把它翻出來再看一遍。三沢法官的路還很長,而屏幕外的我們,是旅人,也總要走上歸途,就用他的笑容和大美島美麗的景色告訴自己,守住心最重要~
最后把結尾時的一首島歌抄在這里吧:
“樹葉一般的興之島,
是一個沒有快樂的地方,
愿望無數(shù)次毀滅,
不見天日的日子什么時候算完呢?
哭著活了五十年,
笑著活了又五十年,
哭著也好,笑著也好
這是心靈的家?!?/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