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鐸王朝第一季》是一部歷史劇,講述了16世紀(jì)英國王室的權(quán)力斗爭和宮廷生活。故事圍繞著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和他的王后凱瑟琳展開。亨利八世因為王后只為他生下了一個女兒而對她失去了興趣,開始追求一名叫安?博林的女侍官。為了能夠合法娶安?博林,亨利八世與主教沃爾金密謀離婚。這一舉動引發(fā)了外交和宗教方面的糾葛。同時,熱死病在全國蔓延,引起了恐慌。劇中展現(xiàn)了這個時期英國王室的權(quán)力斗爭、宮廷生活的動蕩,以及宗教、政治和外交等方面的復(fù)雜關(guān)系。觀眾可以通過該劇了解到這個時代的歷史背景和戰(zhàn)爭、權(quán)力斗爭的發(fā)展。劇中的愛情故事和扣人心弦的劇情也會吸引觀眾的興趣。
民眾一向喜歡把皇帝拉下馬,《都鐸王朝》也選擇了類似的切入點。
也難怪,亨利八世的6位妻子先后“離婚、砍頭、病逝、離婚、砍頭、幸存”,也夠看的了。
都鐸王朝的皇位是亨利七世靠武力奪來的,為了廣結(jié)盟友,他將兩個女兒遠嫁到蘇格蘭和法國,又為亨利八世的哥哥娶了西班牙最小的公主凱瑟琳??上Ч骺朔?,新婚燕爾新郎就死翹翹了。本應(yīng)讓她回家的,但她要走了,不僅西班牙不會再幫自己制衡法國,到了嘴的豐厚陪嫁也得飛走,亨利七世曾經(jīng)想自己干脆從公公改當(dāng)老公,但娘家人堅決不干。后來教皇受命出面讓18歲的小公主再配給12歲的亨利八世。
18歲那年,亨利八世登基后迎娶了寡嫂。據(jù)說他們的婚姻除了政治還有愛情和尊重的成分。凱瑟琳王后是舊道德的典范,謙卑順從、知書達理、宅心仁厚,深受國民愛戴。即便有娘家人撐腰,凱瑟琳王后對亨利八世與侍女之間絡(luò)繹不絕的風(fēng)流韻事保持寬容,他們的婚姻持續(xù)了24年。
教規(guī)說弟弟娶嫂子會以無子終老,他們就像受了詛咒,連著夭折了幾個孩子,只剩一個女兒,就是后來的血腥瑪麗。
這時血統(tǒng)更純的老貴族也對王位蠢蠢欲動,謠傳包括白金漢公爵,他有兩個妹妹,一個被王后寵愛,一個被國王寵愛,不過這都沒能阻擋國王在證據(jù)不足的情況下就以叛國罪把他送上斷頭臺,同時沒收了家產(chǎn)。湊巧的是公爵的爸爸和爺爺也都被以前的國王砍了腦袋。
亨利八世在聚斂地產(chǎn)方面頗有手段,識趣的人會自動奉上,附帶家具,比如渥西主教的漢普頓宮,當(dāng)時全國最華麗的建筑,有英國的凡爾賽宮之稱,內(nèi)部有1280間房間。有人說白金漢公爵的死起因于他兩年前在宅邸給國王舉辦的宴會太過豪華,讓國王眼熱了。其實亨利七世死時留下將近200萬鎊的財產(chǎn),足夠讓亨利八世召集軍隊干預(yù)西歐大陸的紛爭,不過都鐸王朝的國王都愛錢,也許正是這種對財富不加掩飾的欲望給國民樹立了榜樣,帶動了全國性的圈地?fù)屽X運動。
那個時代企圖借助自己的漂亮女兒來分流國王錢袋的父母都爭先恐后地把女兒送去當(dāng)侍女,不過她們對亨利八世來講,來得容易去得快,而且精明如亨利八世,即便熱戀時送出去的財富,也會在茶涼的時候想方收回來。
當(dāng)然生個男孩來鞏固王位的壓力依然在,雖然他和侍女也有過私生子。安妮·博林的出現(xiàn)才讓離婚變得迫切。
她是托馬斯·博林爵士和伊麗莎白·霍華德郡主的小女兒,她爸爸先買通關(guān)系給國王送上了大女兒,撈了一筆,很快國王就厭了,博林爵士自然舍不得到手的錢財又被收回,就前赴后繼地派出了小女兒。
說來安妮·博林和辛普森夫人頗有類似之處,長相極其一般,身材平坦如飛機場,臉黑得多涂幾層粉,出身商賈,但她在法國深造過,信新教(跟凱瑟琳王后截然相反)、擅言辭、富才情、會掉淚。而且她使出了安妮斯頓吊皮特的高招:不入洞房,休想上床。即便亨利八世源源不斷地送上連王后都戴不起的珠寶也無法突破防線。
安妮·博林的手腕之高超,如果她肯傳授,一定是情場的葵花寶典,而且她老爸也可以當(dāng)古往今來第一星爸了,據(jù)她的情敵們留下的歷史紀(jì)錄來看,安妮·博林還擅長巫術(shù)、會變臉,總之,亨利八世完全在她股掌之中。
為得到她,亨利八世賭天咒地要娶她,待她如王后,并避而不見凱瑟琳。他向教皇申請離婚,教皇可不想得罪西班牙,就拖,這一拖就是6年。
1533年安妮·博林使出了殺手锏:奉子成婚。她買通了大夫說她懷了男孩,星象大師更預(yù)言這個孩子將成為一位偉大的君主。他們除了把性別搞錯之外,那孩子還真是千古流芳,她就伊麗莎白一世! 為了避免孩子變成私生子,國王跟安妮舉行了秘密婚禮。
亨利八世為了強迫凱瑟琳離婚,逼迫她們母女分離,不給俸祿。但凱瑟琳不吵不鬧,只淡淡地說,只要教皇沒有承認(rèn)婚姻破裂,請允許她依然把自己當(dāng)成國王的妻子。她侄子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即西班牙國王曾寫信給她說如果亨利八世敢離婚,就發(fā)兵。凱瑟琳卻回信說,無論西班牙還是英格蘭的子民,都是她最愛的。她絕不希望為個人的榮辱,讓兩國人民蒙受流血戰(zhàn)亂。
另外,凱瑟琳和瑪麗寧愿坐牢也不肯改信新教讓亨利八世更加惱火。亨利八世本來就對教廷的威望不滿,對他們的財富和土地更垂涎已久,他就勢向教廷抗稅,沒收教會財產(chǎn),迫使教皇開除他的教籍。他宣布英國教會脫離羅馬教廷,自任英國教會最高權(quán)威,自此亨利八世的王權(quán)更加絕對。
這時國民、國會、法院都同情凱瑟琳,在安妮·博林的加冕典禮上,忠心的臣民都對瑪麗歡呼致意。教皇盛怒之下,于婚禮舉行10天后宣布無效。所以伊麗莎白一世在羅馬教廷的眼中始終是個私生女無權(quán)繼承王位。
此時安妮·博林名副其實地成了灰姑娘的后媽,讓瑪麗當(dāng)傭人、伺機在她晚飯里下毒、還要讓她下嫁男仆。被流放的凱瑟琳終于被激怒了,及時警告了安妮。
1536年初,凱瑟琳死在放逐地,尸檢發(fā)現(xiàn)她的心臟是黑色的。
伊麗莎白出生后,國王失望至極,他大罵那些預(yù)測孩子性別的醫(yī)生、星象師、取消了所有慶祝活動。不過依然安排議會立法確立了伊麗莎白的繼承資格,把瑪麗變成私生女剝奪了繼承權(quán),瑪麗被迫給小伊麗莎白當(dāng)侍女。
盡管安妮·博林奪得了皇冠,卻漸漸失去了國王的歡心,亨利八世畢竟不是一個長性的男人。加上安妮·博林積極參政,嚴(yán)禁國王偷腥,動則河?xùn)|獅吼,生不出男孩還光流產(chǎn),亨利八世終于用通奸和叛國罪把她抓了起來。
審判中亨利八世也不太顧及面子了,罪名一是利用巫術(shù)迷倒了國王,讓國王拋妻棄女;二是對國王陰謀下毒;三是與5個男人通奸,甚至包括她的親弟弟。安妮·博林年輕時和姐姐一起在法國做宮廷侍女。法國國王戲稱她姐姐是自己經(jīng)常騎的英國母馬。安妮·博林先用貞操做擋箭牌吊足了亨利八世的胃口,后來卻又忍不住向亨利八世傳授奇技淫巧。不管這些指控的真?zhèn)?,亨利八世并沒有給罪犯機會辯駁,安妮·博林于1536年5月19日被處決,成為第一個被砍頭的王后。11天后,亨利八世和簡·塞穆結(jié)婚。
亨利八世好像對侍女有特殊的偏好,第二任王后是第一任王后的侍女,第三任王后是第一任和第二任的侍女。
簡·塞穆也是外貌平平不入洞房決不上床的那種,不過她比安妮白、比安妮溫順、比安妮人緣好、比安妮會收買人心,當(dāng)然她也不是什么善主,她屢次讓安妮在公共場合失控自己則扮演純潔小白兔博得同情。不過這個小白兔在產(chǎn)下小王子十幾天后就死了,亨利八世在知天命的年紀(jì)得子喪妻,大喜大悲之下他認(rèn)定簡·塞穆是他此生的最愛。
此后媒人蜂擁而至,其中包括英國都鐸王朝統(tǒng)治時代最有影響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改革家克倫威爾,不過這次他求功心切了,他把德國克里夫斯公主安妮夸得天仙一般,加上一幅美如圣母般的畫像,亨利八世馬上下旨要迎娶這位公主。公主和她的哥哥百般推拖還是沒拗過大英國王的熱情。
待到亨利八世見到公主的真身,反映強烈不亞于賈寶玉揭開寶姐姐的紅蓋頭,先是大吵大鬧,勉強入了洞房又立即悔婚。安妮公主也如寶姐姐一般溫良有涵養(yǎng),同意了離婚,得了善終。有人說安妮公主的智慧甚至在寶姐姐之上,男的千方百計尋找休妻的理由,女的卻暗示恩愛無比,且對前妻的子女寵愛有加,在世人面前品行也完美無缺。
至于媒人克倫威爾,亨利八世沒輕饒了他,專門找了個學(xué)徒不精的劊子手拿把鈍斧在他脖子上練功。
與安妮公主辦完離婚手續(xù),亨利八世在同一個月迎娶了第五任王后,剛滿15歲的美女凱瑟琳·霍華德,說她天真也好,說她輕浮也好,都不足以砍頭,可惜她信天主教,成為英國大主教的眼中釘。雖然比起第二任王后受審之時的墻倒眾人推,凱瑟琳·霍華德至少還有國王的寵愛,可惜這個臃腫肥胖的老國王的自信心已極度脆弱,他甚至不敢面見美女怕自己會心軟。小姑娘前言不對后語的歇斯底里加上情夫在重刑之下描述的春宮畫卷,讓國王悲憤成疾,無法在行刑書上簽字,主教為免節(jié)外生枝,伙同國會借用國王的圖章把凱瑟琳·霍華德送上了斷頭臺。連同當(dāng)年凱瑟琳·霍華德進宮的眾多保舉人和監(jiān)護人也沒能逃過此劫,不過他們都是極其富有的老貴族,國王在失去一個王后的同時變得無比富有。
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亨利八世對娶妻一事心灰意懶。直到凱瑟琳·帕爾的出現(xiàn),她相貌普通卻學(xué)識淵博,連大主教都很敬重她的學(xué)問,她有點類似寫《女誡》的班昭,極其推崇婦道。有人甚至贊美她是歐洲文藝復(fù)興時期理想女性的代表,知性與母性的完美結(jié)合。而且她也到了行事穩(wěn)重的中年,之前有過兩次忘年婚姻和豐富的遺產(chǎn),遺憾的是她深知伴君如伴虎,不肯親近王顏,再者她也有了心上人,就是第三任王后的哥哥,著名的美男子托馬斯·塞穆。
亨利八世一氣之下給托馬斯·塞穆派了個閑職支到海外不得回國,凱瑟琳·帕爾被迫嫁入王宮。
凱瑟琳·帕爾當(dāng)了王后,也沒放松學(xué)習(xí)研究,甚至還借亨利八世的名出版了兩本書,旁征博引論述宗教改革的成功,要知道亨利八世自己文筆也不錯,曾經(jīng)親自撰寫聲討路德教派的檄文。不過,比起他老婆來,還是略遜一籌。
凱瑟琳·帕爾膝下無子,她承攬了伊麗莎白、瑪麗、和愛德華王子的教育。伊麗莎白、瑪麗都對她敬仰有加。
當(dāng)然宗教改革反對派也曾謀劃推翻她,國王也聽信讒言給她下了逮捕令,不過凱瑟琳·帕爾的智慧對付這些還是游刃有余的,而且她的追隨者也跟革命烈士一樣忠貞不二,打死不說。
1547年她終于平平安安地把亨利八世送終。
至于凱瑟琳·帕爾、托馬斯·塞穆和伊麗莎白之間眾說紛紜的八卦,那就是后話了。
第一季的后半截節(jié)奏轉(zhuǎn)慢,反復(fù)說明圍繞離婚事件各方的觀點和利益,讓人不耐煩起來。加上不喜歡主角的長相,我已經(jīng)失去興趣跟了。
同一時期的影片還有:
http://www.douban.com/doulist/38478/
The Other Boleyn Girl
2007年出品,亨利八世的情婦之一、第二任王后安妮·博林的姐姐,看介紹似乎導(dǎo)演要給她翻案。
Lady Jane / 九日皇后 / 夢斷英倫
1986出品,1554年,英國歷史上最短命的美女女王簡·格雷,外祖母是亨利八世的妹妹,偽造遺囑繼承王位,后陰謀敗露被瑪麗女王廢黜,關(guān)入倫敦塔后斬首
伊麗莎白 / Elizabeth / 伊麗莎白一世
1998出品,重點講述1554年-1558年她登基前后的風(fēng)云。被逮、被審、登基、謀殺、政變、戰(zhàn)爭威脅、求婚、愛情。
Elizabeth I / 伊麗莎白一世傳奇
2005年出品,她在位后期1587-1563年的兩段愛情、戰(zhàn)爭、宮廷陰謀。和《大明宮詞》的后半截對比看會很有趣。這篇影評有劇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