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生水》是一部充滿了愛情、家庭、傳記、歷史和古裝元素的電視劇。故事主要圍繞著范榛這個人物展開,他是第一藏書樓天一閣的主人,同時也是叔涵的養(yǎng)父。叔涵與范榛的好友林正公的女兒林若云私下里訂下了終身,然而這個秘密最終被揭穿,導致林若云不幸溺水身亡,而叔涵也不得不離開家園,開始了漂泊流浪的生活。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叔涵遇見了一個名叫明妮的女子,他驚訝地發(fā)現(xiàn)明妮與林若云長得幾乎一模一樣。隨后,叔涵不可抑制地陷入了對明妮的情感之中。與此同時,叔涵的姐姐被迫嫁給了林正公的大兒子林少卿。然而,戰(zhàn)爭的爆發(fā)給這個家族帶來了巨大的沖擊。日軍的入侵使得天一閣的藏書四散流失,家族也從繁榮走向了衰敗。在混亂的戰(zhàn)爭中,叔涵與明妮失散了。叔涵遠赴歐洲尋找明妮的下落,卻發(fā)現(xiàn)她已經(jīng)身患重病,生命垂危?!短煲簧吠ㄟ^展現(xiàn)范榛一家的命運變遷,揭示了戰(zhàn)爭對人們生活的巨大影響。同時,劇中的愛情故事也讓人感受到了深深的情感共鳴。這部電視劇不僅僅是一部古裝劇,更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傳記劇,讓人們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源自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是為“河圖”。
河圖以十數(shù)合五方,五行,陰陽,天地之象。圖式以白圈為陽,為天,為奇數(shù);黑點為陰,為地,為偶數(shù)。并以天地合五方,以陰陽合五行,所以圖式結構分布為:一與六共宗居北方,因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二與七為朋居南方,因地二生炎,天七成之;三與八為友居東方,因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四與九同道居西方,因地四生金,天九成之;五與十相守,居中央,因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以上是我在百度上的查詢,這些生硬的文字自是不能與生動綿長的電視演繹相提并論,可是這樣的演繹定然需要一個這樣的解釋,這樣的一個深厚的文化背景,也賦予了這部戲以人文意義。
一直都很喜歡黃磊,一臉的少年不羈,天性叛逆??墒怯质呛苡兴枷氲母易鞲覟檎摺T谀莻€我最喜歡的年代,清末民初,有點復古,又有點現(xiàn)代,他總是飾演一個生活在封建正統(tǒng)的大家族里,心里卻想著出去闖蕩的浪蕩游子,父輩的包容與睿智放飛了他,等他在外面歷練的傷痕累累,心甘情愿的回到故里,當年的心高氣傲,當年的放蕩不羈,當年的叛逆囂張全部融化在父親蒼老的一聲“回來就好,回來就好”母親的一抹淚水中,從此責任道義又回到了他身上,他本就是有魄力有膽識的人,只是這樣的回歸讓他天性收斂,更加穩(wěn)重大氣。就像橘子紅了,他守住了家族的聲譽,就像天一生水,他守住了天一閣。
寧波天一閣,登閣一睹是天下讀書人的夢想。古人對于讀書人的敬重以及對于理想的堅守是現(xiàn)代人永遠都無法想像的。他們可以祖祖輩輩守著一座裝滿書的樓,可以為這么一座樓拋棄親人,愛人,前途,聲望,權利,地位......這是一座藏書樓,可它也是一種信仰,是千千萬萬讀書人的信仰,是天下愛書人的信仰。寧波范家世世代代用他們的一生去守護天下讀書人的信仰,他們處變不驚,他們寧靜致遠,他們襟懷坦蕩,他們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人,可是面對所有的誘惑,范家的子弟都是發(fā)乎于情止乎于禮。就是為了這些他們看的比命都重的祖上藏書。民國初年,天一閣失書數(shù)冊,武徒范臻尋書未果,一夜白頭。劇中演繹,即使是叛逆的范叔涵,為了書的安全,毅然帶著全家老小前往天一村避難。一別數(shù)年,再次攜書回到司馬第匾前,物是人非。他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一個人的輪回,為人夫,為人父,失去妻子,失去兒女,他無怨,對著大哥,對著天一閣,淡淡的一句,我回來了,書回來了。
伯清,仲淇,叔涵,季泓,韻漣。天一閣要遠離火光,因為怕走水,所以五個孩子的名字里都有水,他們用最質樸的方式保佑著天一閣。天一生水,對天一閣永遠都是好兆頭。同樣,天一閣也蔭庇著范家的子子孫孫,所有寧波城愛護天一閣的人。在那個大院子里,那道鎖上的門永遠是一個禁忌,只有守閣人接替時才會祭壇開閣,而且女人永遠不能登閣。所以生性活潑的仲淇,叔涵不甘于就這么望著它,高不可及。他們有自己的夢想腹地--涵淇樓,直到仲淇死去,叔涵永遠記著他們的約定,用賭博的錢,點點滴滴的堆砌著他們的夢想,看似那么的叛逆,可是這樣的叛逆也是因了天一閣才有了存在的理由,因為得不到天一閣,所以他們要造一個天一閣給自己。叔涵攜著仲淇的生命活了下去,他更加的叛逆更加的不拘小節(jié),這樣的行為在大家族里是不被允許的,所以他逃離了,可是隱忍的父親望著他遠去的背影,知道有一天他回來的,他的兩個兒子一起回來,撐起天一閣,實現(xiàn)他書歸天下的夙愿。
古時的大宅都是有好幾進的。在所有場景里,我最喜歡的就是,兩個人隔著好幾進院子回望,父子,兄弟,夫妻,情人,那樣的深深的凝望再配著場外慢而悠長的憋住所有情感的音樂,這樣的場景時時回蕩在我的心中。因為我喜歡中國文化的深邃,那院子的深度吸引著人們往里面去探。站在院子里,天井邊上,聽著鴿子成群飛翔時那種眩耳的聲音,街邊偶爾一聲叫賣聲,除此之外,一切都是靜謐的。所以,這時的回望根本不用彼此出聲,就可以了解對方的思想,呼吸著對方身上散發(fā)出的氣息,游子的味道,真愛的味道,友情的味道,一切的一切都是失去多年又瞬間獲得,所以是欣喜的,是感激的。
不得不提的還有劇中的音樂,不論是片頭的《如果》,還是片尾的《藏愛》,都太好的詮釋了這部戲的感情基調。尤其是插曲,淡淡的,暖暖的,流淌在整個故事中,流淌在天一閣中,流淌在我心中......
最后一幕,是叔涵穿過長長的墓碑群最后坐在一棵樹下,默默的自述,這注定是一個悲劇,然而每個人不管前半生經(jīng)歷了什么,他們終是長眠于愛的環(huán)境里,他們是笑著的......失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連回憶都失去,那樣蒼白的人生就不值得憑吊了吧。
坐在樹下,陽光透過樹葉散亂得灑在身上,聽,遙遠的回響......
永遠的天一閣,永遠的天一生水...
2010年10月6日。天一閣,我們?nèi)绱私咏愫臀覊糁幸粯?。防火道的天空,細細的穿梭了一個世紀。
于天一歸來這篇影評有劇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