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劇評可能有劇透
末世錄觀罷。三先天中唯圣行者最愛。劍子次之。儒門龍首嘛..暫且按下不表。
大師實(shí)在是很萌。大師的萌要細(xì)細(xì)品。大師不同於劍子。劍子的腹黑有時候很是精妙但不免世故圓滑,老江湖味重。大師就不同了。有一說一,耿直不阿。這樣的人才更顯可愛可貴。
法藏論道口白說來也並非是記錄的重點(diǎn)。大師的萌點(diǎn)也不僅於此。不過是錄下口白 僅留作備用。
沙呵七相「證佛者已齊,現(xiàn)在宣佈,法藏論道開始。先請淨(jìng)琉璃菩薩與莫松罕阿闍梨出題?!箿Q(jìng)琉璃「請教佛子與佛劍分說,請兩位各自闡述自己殺生與護(hù)生之法」。
三教罪人「連說法印都出來了,很認(rèn)真喔。」
淨(jìng)琉璃「先請佛子開示殺生之意義」
梵剎伽藍(lán)「殺生,由基、意趣、行為、究竟,四種內(nèi)容構(gòu)成?;?,對象;意趣,奪去生命之意念;行為,殺生之過程;對方已死,則為究竟?!?br>淨(jìng)琉璃「又何謂護(hù)生之法?」
梵剎伽藍(lán)「護(hù)生非止保護(hù)生靈,更是廣施恩澤,愈病治殘,斷絶惡念,皆是護(hù)生之法?!?br>
莫松罕「且請教佛劍,你的殺生護(hù)生之道」
佛劍「吾與佛子皆同也?!?br>莫松罕「那聖行者殺人嗎?」
佛劍「不殺人」
莫松罕「佛碟所染血腥,是何?!?br>佛劍「是罪業(yè)」
莫松罕「聖行者如何斬斷罪業(yè)?」
佛劍「眾生再入眾生道。」
莫松罕「一體本具體之體,眾生皆吾生之生。凡眾生,過去父母,未來諸佛。如何評斷是否該再入眾生道?」
佛劍「再入眾生道,由眾生決定」
莫松罕「請問佛劍分說,殺生念起,可否為護(hù)生之意?」
佛劍「不能也?!?br>莫松罕「既然不能,為何你自言殺生為護(hù)生?」
佛劍「如有一人,欲殺人為惡。殺一人不足,殺十人;殺十人不足,殺百人。惡業(yè)累積,終至無間。因果相循,若在他未殺之前,斷因果,此人此生不再為惡;入輪迴,重啟佛性便無罪業(yè)。此為殺生抑為護(hù)生?!?br>莫松罕「嗯?!?br>三教罪人「哈哈哈哈哈。說的好。我殺的都是罪惡之徒,就算被殺的時候沒罪,以後也會犯罪。我了斷因果,便是大菩薩??旆帕宋?。我無罪啦?!?br>權(quán)九江「罪人,你殺人全為一己之私,毫無半分善念,怎能相提並論。」
莫松罕「我沒問題了。」
沙呵七相「第一道題已了,請證佛者出第二道題?!?br>
楚王孫「第二道題。請問佛子,何謂因果?」
梵剎伽藍(lán)「所作者因,所受者果?!?br>楚王孫「如果有一善人,救人無數(shù),卻被惡人殺害。惡人奪其金銀,榮華富貴,安老終身。此何因果也?」
梵剎伽藍(lán)「富貴者,或前生善緣,或今生負(fù)債;殺人者,或前生惡緣,或來世償還。因果未熟,所以不明也?!?br>楚王孫「因果如此難斷,請問佛子如何排解?」
梵剎伽藍(lán)「唯有皈依」
楚王孫「嗯?!?br>權(quán)九江「請問佛劍,殺人有報嗎?」
佛劍「緣起性空,自然有報?!?br>權(quán)九江「若被殺者,前世有因,今世當(dāng)斷。今世不還,後世難道就能避免嗎。如此因果,如何計(jì)較?」
佛劍「不昧因果,佛劍願受?!?br>權(quán)九江「來世不償?」
佛劍「果報成熟,自然償還?!?br>權(quán)九江「嗯?!?br>三教罪人「換我出題了。我問你們兩個和尚,佛能斷因果嗎?」
梵剎伽藍(lán)「佛不能斷因果?!?br>三教罪人「我手中有一團(tuán)絲線,不見頭尾,不知起終,亦不知數(shù)量也。要如何分解?」
佛劍「一劍而下,便得分解?!?br>三教罪人「分解是分解了,絲線都斷去,我要它何用。既然知道無用,何必分解」
佛劍「知可為,知不可為。是為或不為?!?br>梵剎伽藍(lán)「絲線所繫,是善惡兩端。惡果未必不為善因。絲線一斷,卻是重頭再起。理清源頭,自能分解?!?br>三教罪人「對對對。照你講的,惡果未必為善因。快放了我,讓我去種善因?!?br>佛劍「雖是從頭再起,勝卻惡業(yè)糾纏。」
梵剎伽藍(lán)「因果相系,絲線糾纏。無可解,無不可解。」
三教罪人「我問完了。」
沙呵七相「論道已畢,現(xiàn)在請各位證佛者投票,議定雙方之高下?!?br>淨(jìng)琉璃「斷了生念,雖是斷絶惡業(yè),亦是斷了善行。絲線所繫,是善惡兩端,吾認(rèn)為佛子所言為是。」
莫松罕「吾與菩薩所思相同?!?br>權(quán)九江「淨(jìng)琉璃與莫松罕阿闍梨,皆是慈悲為懷。但誰為無辜生民著想。被殺者何其無辜。我以為佛劍作法正確?!?br>楚王孫「吾經(jīng)商多年,見過太多世面。世上有恩將仇報者,有怙惡不悛者,都不是佛法所能感化。佛劍覺悟入地獄之決心,亦是大慈悲之心?!?br>沙呵七相「嗯?!?br>金妍華妃「現(xiàn)在是二比二。三教罪人,看你的想法了?!?br>而後因佛牒被盜,法藏論道被迫中止。佛劍亦追兇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