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密》是一部關(guān)于德國女演員羅密·施奈德的傳記電影。電影講述了施奈德的一生,她是一位備受爭議的演員,直到去世后才得到德國人的認可。電影由德國、奧地利和法國三國聯(lián)合制作,潔西卡·史瓦茲飾演羅密·施奈德。故事發(fā)生在1982年的巴黎,施奈德在寫一封信給女性雜志的主編時突然心臟病發(fā)作去世。電影將于11月11日開始放映。
張愛玲曾經(jīng)感嘆:出名要趁早。不過,名氣大到成為一種負擔,不是誰都愿意承受的。13歲初登大銀幕、15歲主演《希茜公主》風靡全球的羅密?施奈德,一大心愿就是不要成為人們口耳相傳的故事。只因她癡迷巴黎、輕慢德國電影,德國人對她又愛又恨,直到她離世17年之后的2009年,才拍攝了傳記片《羅密》,在柏林舉辦她的個人影展( 12月5日至2010年5月30日)。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鼎鼎大名的羅密,既不想成為話題人物,又不愿隨波逐流,實際上已成為傳奇的一部分。造化弄人,有時候,缺啥就讓你缺到底,你有的則給你更多。
機遇、天分、合適的角色、優(yōu)秀的導演,對演員來說都可遇不可求,羅密?施奈德卻每一樣都碰個正著。這朵維也納最清新的玫瑰根本不需要表演,只需盡情揮灑天真爛漫的性靈,便將巴伐利亞公主的魅力植入觀眾的心底,成為皇家童話、親和力、上進心的代名詞。中國1988年上映《希茜公主》,與角色融為一體的羅密?施奈德,被無數(shù)少女奉為偶像。直到今天,維也納街頭關(guān)于希茜公主的紀念品,仍是包括中國在內(nèi)的各國游客的首選。
童話畢竟只是美好的愿望。大幕落下,與現(xiàn)實中的希茜公主一樣,甜美的容貌、夢幻般的成功和巨大的財富,都未給羅密帶來生活的幸福,二人的生活遭遇驚人地相似:苦澀的婚姻和愛情,喪子之痛,最后死于非命。
《羅密》試圖回答集天下艷羨于一身的羅密,為何距幸福那樣遙遠。寂寞的童年,過早的成名,來自繼父的性騷擾,情感、工作和稅務上的困擾,讓羅密在走馬燈似的“密友”和酒精之間徘徊。
1958年,成為公眾關(guān)注的焦點讓羅密不勝其煩,在給女友的信中寫道:“全德國都等著看你失去貞操,你能想象這是什么滋味嗎?”她拒絕百萬片酬也不愿繼續(xù)出演希茜公主,轉(zhuǎn)而與阿蘭?德龍聯(lián)袂主演《花月斷腸時》(Christine),轟動歐洲影壇,并在巴黎開始了與阿蘭?德龍長達5年的初戀。《羅密》有一個意味深長的特寫鏡頭:意大利著名導演盧奇諾親昵地拍了拍德龍的手,與羅密談話時則顯得有些冷淡。在盧奇諾的精心指點下,從未受過表演訓練的羅密,完成了從本色演出到演員的轉(zhuǎn)型。
作為“世紀羅曼史”,羅密和阿蘭?德龍這對金童玉女是歐洲大小娛記的追逐對象。有姑娘在夜店挑逗德龍,熱戀中的羅密挺身而出:“這個男人是我的?!钡慢埍硎舅粚儆谌魏稳耍_密竟馬上與這個姑娘熱吻,以此諷刺德龍并向他示威。影片的這個細節(jié)深刻地反映出這對戀人在性格及性取向上存在的鴻溝:深深地愛著對方,但卻都不甘示弱,不愿被對方所控制;羅密后來告訴母親,德龍是一個雙性戀者。她認為這一切都很正常。
羅密的演藝事業(yè)一帆風順:1970年主演《日常生活》,榮獲法國愷撒獎最佳女主角獎,1974年憑借《重要的是愛》在愷撒獎梅開二度。1975年的法國名片《老槍》,戲份不多的羅密風華絕代,令傷心欲絕的男主角極具說服力。同時,羅密的個人生活不幸透頂:差點讓她自殺的初戀,兩次失敗的婚姻;1981年7月5日,14歲的兒子戴維被柵欄上的鐵尖刺穿大腿動脈-----愛子以如此慘烈的方式撒手人寰,給了羅密最致命的一擊。德龍聞訊趕到她的身邊,但已無法使留下遺書的羅密擺脫夢魘。
1982年5月29日,必須借助大量酒精和安眠藥才能入睡的羅密,離開了給她帶來巨大榮耀和無盡痛苦的世界。德龍為羅密安排料理一切,寫下著名悼詞《別了,我的布蓓蕾》:
“你曾說過,你對生活一無所知,但演起電影來卻得心應手。人們很難懂得這一點:一個演員越是偉大,他在生活中的表現(xiàn)就越是笨拙?!保ㄔd新民周刊)
這篇影評有劇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