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吳秀菁
類型:電影
制片地區(qū):中國臺灣
年份:未知年
評分:0.0分
上映時間:2009
片長:分鐘
對白語言:普通話
更新時間:2022-05-21 22:40:21
備注:已完結
豆瓣ID:5031678臺灣荷蘭鄭家軍:荷蘭時期臺灣圖像
劇情簡介:這部紀錄片,是公共電視首度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籌備處合作,以1662年1月25日“國姓爺”鄭成功發(fā)動的這場決定臺灣命運的大炮戰(zhàn)為主軸貫穿全局,剖析十七世紀在世界舞臺初綻光芒的臺灣,荷蘭人為何在臺灣建造商館,另一個重要焦點在介紹一般人極為陌生的“荷蘭聯(lián)合東印度公司”檔案史料和幾位元經年研究這段臺灣史的學者,他們如何克服語言的障礙,長期從浩瀚的檔案文獻中,抽絲剝繭的解讀、勾勒出四百年前臺灣的面貌。 西元1505年,葡萄牙人在印度設總督府,開始對東方的殖民和經濟貿易。1565年西班牙人已佔據(jù)菲律賓,以呂宋島作為對日本和中國海上貿易的根據(jù)地。到了十七世紀初期,荷蘭人在海上的勢力逐漸強大,便在1602年成立“聯(lián)合東印度公司”開始進軍亞洲,和葡、西兩國爭奪海權?!奥?lián)合東印度公司”由六個荷蘭的城市共同組成,他們擁有強大的船隊和貿易能力,甚至可以代表荷蘭政府出兵和建立殖民地,他們在各據(jù)點建立商館,進行貨物貿易?! 『商m人兩度進佔澎湖未果,1624年遂選定大員─現(xiàn)在的安平,建造城堡,作為貿易的根據(jù)地,開始往後38年的殖民經濟,直到1662年鄭成功登臺。短短38年之間,除了以大員(安平)作為貿易轉運站,荷蘭人幾乎踏遍臺灣全島,有紀錄可查的原住民村舍全島竟多達三百多個,遠至淡水、宜蘭,下達臺東、小琉球。隨船而來的荷籍牧師更積極到原住民部落傳教,甚至用原住民的語言編寫了羅馬拼音的聖經。 當年因為交通不便,配合季風航行,從歐洲到亞洲動輒七、八個月,因此“荷蘭聯(lián)合東印度公司”為了確實掌握殖民地的一舉一動,要求各分據(jù)點的總督逐日記下殖民地所發(fā)生的點滴事情,以日誌的形式寄往當時的巴達維亞(現(xiàn)在的印尼雅加達)再轉送回荷蘭母國。這些從十七世紀初到十八世紀末荷蘭東印度公司亞洲各據(jù)點與總公司聯(lián)絡所留下的日誌資料,四百年來一直被慎重保存在海牙檔案館裏,這些日誌集結而成的巨冊排列起來竟長達一公里又兩百公尺,包括有書信、日記、報告和決議;其中關於臺灣的“熱蘭遮城日記”就有厚厚四大冊,“巴達維亞城日記”中也有不少和福爾摩沙有關的紀錄?! ≡缭谌論?jù)時期,日籍史學者便相當重視這些史料,曾經遠赴荷蘭抄寫檔案企圖解讀臺灣的過去,後來雖因戰(zhàn)爭而中斷研究工作,卻也在臺大圖書館留下為數(shù)極豐的荷文資料。這些古荷文檔案,在少數(shù)研讀臺灣史的學者的苦心鑽研之下,陸陸續(xù)續(xù)出土。曹永和院士、江樹生先生、荷蘭人包樂史便是參與編輯整理出版熱蘭遮城日記荷文版的學者,近年江樹生先生更將之翻譯成中文版面世。 “雙方都要把所造成的一切仇恨遺忘?!边@是西元1662年荷蘭人交給鄭成功的合約中的第一條。第一次讀到這份合約的文字內容時,令人震撼不已,那是雙方在物資艱困的條件下互相對峙苦戰(zhàn)九個月之後所簽訂的條約,第一條卻是要忘卻仇恨。幾百年來我們始終認為荷蘭人遞交降書給鄭成功,離開臺灣。直到1990年,致力文化傳承的漢聲雜誌計畫將這些難懂的史料用深入淺出和生動的繪圖方式出版,邀請遠渡重洋、浸在古荷蘭文中已經十七年的學者江樹生,重新翻查檔案,才赫然發(fā)現(xiàn)三百三十年前鄭成功曾經也遞交了一份合約給荷方,不僅讓古文件從檔案中出土,也重新為這段歷史定位。幾百年來,仇恨早已煙消雲(yún)散,然而這段歷史卻不該再被遺忘! 公視特別邀請曾以“回家”一片入圍金馬獎的資深紀錄片導演吳秀菁執(zhí)導本片。對於這場決定臺灣命運的海戰(zhàn),我們不想按照一般歷史紀錄片按年代敍述的方式進行,嘗試以電腦動畫來復原當年的熱蘭遮城和荷蘭軍艦與戎克船發(fā)生激烈炮戰(zhàn)的場面。為了忠實呈現(xiàn)史實,我們遠赴荷蘭四個博物館拍攝相關的史料,多次向顧問請益、和動畫師溝通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和預算內得到最好的成果呈現(xiàn)。
Copyright ? 2020-2025 www.syjgw181.com [天龍影院]